旁觀的修士們噤聲不語,悄悄退後,唯恐受到牽連。
老子掐動手訣,試圖推演龍獄的具體位置。然而無論嘗試多少次,始終毫無頭緒,隻能模糊感知到龍獄確實存在。
元始同樣嘗試推演,結果依舊徒勞無功。
“竟能避開我們的探查,這龍獄必定隱藏著極大的危險。”
“既然推演不出,我們也難以營救魯智。”
老子皺眉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一計。“我們雖推演不出,但老師以身合道,必然能夠察覺。我即刻前往紫霄宮,請求老師相助。”
“我隨兄長同往。”
“我也一同前去。”
三清掃視周圍修士一眼,留下幾聲冷笑,隨即消失在混沌之中,直奔紫霄宮而去。
三清離去之後,蓬萊仙島門戶大開。
然而修士們無人敢靠近半步,生怕招惹上盛怒中的三清。
“龍族這次大難臨頭了。”
“有聖人作為師父,果然不可招惹。”
紫霄宮內,三清站立姿態中帶著幾分恭敬,但神情間仍隱約透著些許怒火。
老子向前躬身說道:“懇請老師出手相助,將徒兒魯智從龍獄解救出來。”
道祖鴻鈞垂下目光,平靜而深邃。他早已知曉燭龍將魯智放逐至龍獄一事,對此並未感到不滿,反而內心頗為喜悅。
共工新獲得的一萬巫寶雖經鴻鈞兩次推演,並非由魯智煉製,但之前的兩萬件巫寶確實出自其手。
這一行為直接打破了巫妖兩族之間的平衡,令鴻鈞對魯智心生芥蒂。因此,當魯智被囚禁於龍獄時,鴻鈞並無解救之意。
他心中暗忖,若將魯智釋放,難保其不會再次為巫族打造一千件上品巫寶。
即便數量有限,但加上原本已有的兩萬件,這對妖族無疑是一場災難。
於是,鴻鈞以平穩的語氣回應:“魯智持有先天五方旗護身,在龍獄之中性命無憂。待一元之後,自會脫困而出。”
三清聞言,皆明白了鴻鈞的意思——他希望魯智能被困在龍獄整整一元之久。直到巫妖量劫結束,鴻鈞才會親自前往龍獄將其放出。
見此情形,老子再度詢問:“老師是否確信魯智在龍獄不會有危險?”鴻鈞肯定地回答:“當然無礙。”
老子環視左右,元始與通天微微搖頭示意。
老子心領神會,隨後緩緩說道:“既然性命無憂,那麼困於龍獄倒是個閉關悟道的好機會。”三人向鴻鈞行禮告退,隨即離開紫霄宮,返回昆侖山。
途中,他們低聲交談:“老師顯然無意救助師侄。”
“他擔憂魯智日後繼續為巫族煉製巫寶。”
“或許這是多慮了,我們能夠約束魯智,他不會違背我們的意願。”
“等到巫妖量劫結束,再向老師請求援助吧。”話音落下,三清相視一眼,身影消失於昆侖山間。
視線轉向西方,昔日的須彌山已不複存在。接引與準提施展鞭山移石神通,將一座仙山搬至原址,並更名為靈山。
靈山之中,兩位聖人心情複雜,既有喜悅又懷揣憂慮。“龍獄曾囚禁過無數準聖大能,卻從未有人活著歸來。如今魯智被關入其中,必死無疑,這讓我甚感欣慰。”
“他還聯合三清欺騙了我們。玄元控水旗其實一直在蓬萊仙島,通天根本沒有得到,更談不上借給魯智。而魯智卻借此騙走了我的青蓮寶色旗。”
“不僅如此,七寶妙樹、十二品功德金蓮也被他牽連陷入龍獄。”
“我們應該想辦法進入龍獄,取出先天五方旗、鴻蒙量天尺、七寶妙樹、十二品功德金蓮以及諸多天材地寶,確保魯智永遠留在龍獄之內。”
“未來一萬年後,咱們前往昆侖山索取七寶妙樹與十二品功德金蓮。”
他們定會無言以對。
於是咱們效仿魯智的做法,要求三清用先天靈寶作為補償。
在這樣的對話中,接引和準提低聲偷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