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一觸劫雷,便將其吞沒,幾息之間,那道雷霆已被徹底化解。
神光未止,繼續攀升,悄然融入劫雲之下,驟然炸裂,化作龐然陰陽魚。
陰陽魚覆蓋整片器劫。
劫雲翻滾,雷聲咆哮,卻被太極陰陽之力牽引,隨之轉動。
雷霆與劫雲皆被太極陰陽魚吞噬,先天器劫頃刻消弭。
這久違的先天器劫,驚動了昆侖山上的三清。
親眼目睹魯智以善屍一指化出太極陰陽魚,將器劫徹底抹除,三清皆難掩震驚。
“又是一次先天器劫加身於善屍。”
“這太極之道,已臻化境。”
元始開口問道:“依兄長所見,魯智師侄對太極大道的領悟,已達幾成?”
老子神情震動,脫口而出:
“九成!”
“九成?這未免太過驚人。”元始難以置信。
老子語氣堅定:“九成無疑。
我所悟太極大道,不過八成火候。
而他方才那一指,威力遠超於我。
絕非八成之境,必是九成無疑。”
“這……”元始驚歎:“真可謂後發先至,超越前人。”
“師侄之悟性,遠非我等可及。
他在時空之道、血之大道上的造詣,也都逼近九成。”
“他參悟如此眾多的大道,不知最終將以哪一道證得混元大羅。”
“不急,用不了多久,便能見分曉。”
首陽山。
善屍渡劫之後,緩緩落回魯智的三畝慶雲之上,端坐於天之花中。
魯智收起慶雲,輕笑著起身。
“總算完成善屍重鑄。
下一步,便是斬出自我屍。
唉,還得參悟盤古幡,麻煩得很。
話說,用哪條大道來斬出自我屍呢?”
魯智陷入思索。
他所悟大道眾多,皆可為憑。
氣運之道、功德之道、混亂之道、輪回之道、生命之道、死亡之道、劍之之道……皆是選擇。
這些大道與時空大道、太極大道相比,終究遜色一籌。
魯智有意融合兩道,或多道合一,以斬出自我屍身。
“是效仿人書,合生命與死亡大道?
還是參照混沌鐘,融混亂與秩序大道?”
他一時難以抉擇,心神遊移。
“時間飛逝,轉眼洪荒已過兩萬餘年。
距離一元之數,僅餘七八千年。”
魯智決定暫緩斬屍,先將人族安頓妥當。
他曾推演天機,想知自己介入之後,巫妖之戰將如何演變。
可即便在混沌珠中反複演算,也無法窺得天機半分。
有某種不可測的偉力,遮掩了命運軌跡,將未來隱入迷霧。
能將天機攪亂至此,唯有天道出手。
無法推演結果,魯智不敢妄斷巫妖之戰的勝負。
但從天道大勢來看,兩族極可能兩敗俱傷。
不周山仍有傾塌之危。
那山是洪荒支柱,一旦倒塌,天穹將崩,天地動蕩。
一場大劫,恐難避免。
人族位於洪荒東部,亦會波及。
魯智自身氣運,也將受損。
思索再三,他決定再為人族煉製一批陣盤,以保七八千年後的劫難中,人族無恙。
“剛將太極大道參悟到九成,不妨煉製一批太極殛雷盤。”
魯智神識掃過洪荒東部,統計人族部落數量。
刹那間,所有部落儘在神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