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滌蕩心靈的祭祀之舞過後,眾人心緒仍久久不能平靜。
太子曆古峰笑著對大家說道:“今日我等真是眼福耳福皆不淺,得見萬芳大家驚世舞姿,聞聽璃月夫人天籟之音,此等享受,怕是皇城中的達官貴人們也求之不得啊!”
眾人聞言皆笑,氣氛重新變得輕鬆熱鬨起來。
“走吧,在去個好地方,那裡可以對著美景,對酒當歌!走走走!跟著我!”在“向導”淩美的帶領下,大家沿著清幽小徑,前往她早已計劃好的休息地用膳。
這一路上,驚蟄的目光總是不自覺地飄向萬芳。
方才舞蹈帶來的震撼與那份莫名的熟悉感,讓他對這個神秘的少女充滿了探究欲。
而萬芳,似乎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驚蟄的關注,偶爾回首,目光與驚蟄相遇時,不再是之前的惶恐或恭敬,而是帶著一絲羞澀、一絲欣喜,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愫,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麵,漾開淺淺漣漪。
這細微的互動,自然逃不過恩琪和敖子諾的眼睛。
恩琪抿嘴一笑,溫柔地挽住驚蟄的右臂,輕輕靠著他,看似親昵,實則巧妙地擋住了他看向右前方的視線。
另一邊的敖子諾更是直接,她“哼”了一聲,一把抱住驚蟄的左臂,幾乎整個人掛在他身上,琥珀色的龍眸故意瞪得大大的,瞅著驚蟄,仿佛在說:“不許看!隻看我們!”
驚蟄被這兩位夫人一左一右“挾持”,頓時哭笑不得,隻好收回目光,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卻是一片溫暖與莞爾。眾人在後麵看著這有趣的一幕,皆是忍俊不禁。
說說笑笑間,來到一處高台。
此台以原木搭建,古樸大氣,視野極佳,名曰“鹿鳴台”。
立於台上,整個龍牙穀的壯麗景色儘收眼底,遠山含黛,近水蜿蜒,龍牙石遙遙在望,令人心胸開闊。
太子命隨從將帶來的精美食盒與美酒一一擺開。
宮廷禦製的點心小巧玲瓏,香氣撲鼻,陳年佳釀醇厚甘冽,還未開壇已引人垂涎。眾人圍坐台邊,就著無敵美景,享用美食佳釀,隻覺得快意無比,連日來的奔波疲憊一掃而空。
酒過三巡,氣氛愈加熱烈。年紀最小的風天嘯看著眼前壯闊景象,隻覺胸中豪情湧動,猛地站起來,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如此美景,如此佳釀,豈能無詩?小爺我今日詩興大發,且聽我吟來!”
他略一思索,一手叉腰,一手指點江山,頗有幾分他父親劍聖的風采,吟道:
“龍牙擎天勢巍峨,穀深流翠蕩清波。
少年意氣臨高台,儘攬風雲入酒歌!”
詩句雖略顯稚嫩,卻充滿了少年人的豪邁不羈,引得眾人齊聲叫好。
受此感染,紫綰也盈盈起身,紫瞳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笑道:“天嘯弟弟好氣魄!那姐姐我也來獻醜一首!”
她望向遠處的飛仙境霧氣,吟道:
“霧鎖雲繞仙蹤渺,虹橋暗度接天曉。
莫道九淵多險惡,且看魔女笑芳華!”
詩句帶著魔族的灑脫與狡黠,又暗合此地景色,同樣贏得滿堂彩。
驚蟄見大家興致高昂,便笑著提議:“既然如此,那不若我們今日便以此穀此情此景為題,每人賦詩一首,以為紀念,如何?”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
接下來,周秋燕作了英氣勃勃的詩,夜無憂作了戲謔中帶著灑脫的詩,幽影作了一句極其簡潔卻意境深遠的短詩,恩琪作了溫柔婉約的詩,連淩美都作了一首充滿魔族異域風情的詩。
太子曆古峰沉吟片刻,也作了一首格局宏大、隱含帝王之氣的詩。
最後,輪到了萬芳。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目光聚焦在她身上。這位剛剛以舞驚豔全場的少女,在詩詞上又將有怎樣的表現?
萬芳緩緩站起身,走到高台邊緣,眺望著整個峽穀。清風拂起她的裙擺和發絲,背影顯得有些單薄,卻又異常堅定。
她沒有立刻吟詩,而是從袖中取出了一管白玉般的短笛,橫於唇邊。
一縷清越悠遠、帶著淡淡哀愁的笛音流淌而出,先為她的詩鋪墊了一層蒼涼而美麗的底色。
隨後,她朱唇輕啟,歌聲與笛音相和,竟是一首長詩:
“龍隕之地兮,幽穀蒼蒼,
爪痕深深刻玄黃。
飛仙霧漫兮,虹橋彷徨,
似見英魂舞霓裳。
虎嘯峽深兮,怒濤湯湯,
猶聞戰鼓震八荒。
神牙屹立兮,萬民祈望,
香煙繚繞寄悲腸。
妾本蓬蒿兮,飄零孤芳,
心似明月照寒江。
強權相逼兮,風雨如狂,
幸得君子護身旁。
願效龍神兮,衛我鄉邦,
雖死猶生誌昂揚。
更祈天公兮,賜予鸞凰,
得遇知音訴衷腸。
不負韶華兮,不負情長,
攜手共度九淵霜!”
她的歌聲婉轉悱惻,如泣如訴。
長詩不僅描繪了峽穀的壯美,融入了龍神的傳說,更訴說了自身的飄零與不幸,表達了對強權的控訴,對守護的向往,最後,更是大膽而含蓄地流露出一份對真情、對知音的深深渴望與祈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字字珠璣,句句含情。
一曲終了,笛音嫋嫋散去,萬芳眼中已噙滿淚水,卻帶著一種釋然與勇敢的光芒。
整個鹿鳴台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