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聲音帶著一絲憐憫,卻依舊堅定,“真正的力量,在於掌控,包括掌控自己的情感。若因愛而生癡,因癡而生妄,因妄而造孽,那這愛,便成了毀滅的源頭,玷汙了它本來的美好。”
他踏前一步,與雲稷的距離更近,目光如炬:“雲稷,你若問我何為愛?”
“我告訴你,愛是克製,是守護,是尊重與成全。”
“你口口聲聲說愛她,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將她推得更遠,都在傷害她。”
“現在,告訴我,你所謂的愛,還剩下什麼?除了帶給她的痛苦和這一身傷痕,還剩下什麼?”
字字誅心!雲稷如遭雷擊,怔怔地站在原地,腦海中回蕩著驚蟄的話語,對比著自己的行為。
他那建立在偏執與占有之上的“愛”的堡壘,在這一刻,轟然倒塌。他看著自己沾滿塵埃與暗黑血跡的雙手,看著不遠處生死不明的恩琪,一股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悔恨與空虛將他徹底淹沒。
他輸了。
不是輸在力量,而是輸在了對“愛”的理解上。
“是啊!我所謂的轟轟烈烈,在驚蟄那看似平靜卻蘊含至理的守護麵前,顯得如此幼稚和……可悲。”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兩行滾燙的液體,終於從眼角滑落。
是淚?
是血?
或許,是他那扭曲愛意最後的分崩離析。
驚蟄看著他,知道這場關於“愛”的論道,已經有了結果。“有些因果,無需刀兵,言語亦可了斷。有些成長,源於失敗,痛徹心扉後方能醒悟。”
他不再多言,轉身,走向他此生最重要的守護。
眼看驚蟄與雲稷之間那場關於“愛”的論道似乎告一段落,但恩琪妹妹重傷瀕死、奄奄一息的慘狀如同尖刀剜在敖子諾心頭。她看著驚蟄雖然道心升華,言辭間充滿智慧與包容,但這份“寬容”在她看來,對那個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而言,太過仁慈!
她的脾氣本就是龍族公主的驕傲與戰士的剛烈結合,愛憎分明,殺伐果斷。此刻,怒火與對姐妹的心疼徹底淹沒了她的理智。
“夠了!”
敖子諾一聲嬌叱,龍威如同實質般炸開,手中屠龍刀爆發出撕裂虛空的九彩龍炎!她一步踏前,刀鋒直指呆立原地的雲稷,龍眸之中沒有絲毫溫度,隻有冰冷的殺意:
“驚蟄與你論道,是他的氣度!但我敖子諾,沒那份閒心與你掰扯什麼是非對錯,什麼是愛!”
“我隻知道,你擄我姐妹,傷她性命,令她如今生死不知!此乃血仇!”
“任你巧舌如簧,任你情有可原,任你悔恨萬千——”
她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龍族不容置疑的霸道:“傷我摯愛親族者,唯有一死,方可謝罪!”
話音未落,她根本不給任何人反應的時間,屠龍刀攜著焚儘八荒的龍炎與必殺的意誌,化作一道撕裂天地的九彩長虹,悍然劈向雲稷的頭顱!這一刀,含怒而發,沒有絲毫留情!
麵對這必殺的一刀,雲稷臉上卻露出了一種近乎解脫的平靜。
他聽著敖子諾那充滿恨意與殺機的話語,看著那璀璨卻致命的刀光,心中那無儘的悔恨、痛苦、不甘與失落,仿佛找到了最終的歸宿。
他慘然一笑,竟隨手將手中那柄象征著權力與力量的青龍偃月斷魂刀,“哐當”一聲扔在了地上。
他微微昂起頭,閉上了那雙曾充滿偏執與熾熱的眼眸,用儘最後的力氣,帶著少年人特有的、絕望後的倔強與驕傲,對著敖子諾,也仿佛是對著自己宣告:“罷了……”
“既然……終究是得不到……”
“那麼……我便離開吧……”
他放棄了所有抵抗,坦然地迎接死亡的降臨,仿佛這是一種對自身過錯的終極救贖,也是一種對那份無望愛戀的最後告彆。
就在屠龍刀的鋒刃即將觸及他脖頸肌膚,龍炎已然灼燒到他金色發絲的刹那——
“住手。”
一道平和、溫潤,卻仿佛蘊含著宇宙生滅、萬物運轉至理的聲音,如同春風化雨般,悄然在每個人心底響起。
沒有絲毫威壓,卻讓敖子諾那凝聚了全身龍源之力的一刀,硬生生僵在了半空,再也無法落下半分!
整個祭壇大殿的時間與空間,仿佛在這一刻被按下了暫停鍵。
緊接著,無量毫光自虛空綻放,並不刺眼,卻仿佛能照徹人心最深處的角落,驅散一切陰霾與偏執。
光芒中,兩道身影緩緩凝聚。
左側男子,身著樸素青袍,麵容年輕俊朗,眼神溫潤如同蘊含諸天星海,嘴角帶著一絲看透萬古的淡淡笑意,正是創世之主——啟源天尊·明燈。
右側女子,風華絕代,氣質空靈聖潔,依偎在明燈身側,眉眼間滿是慈悲與智慧,花令儀神君。
他們並未散發任何迫人的神威,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道”的體現,讓在場所有生靈,從暴怒的敖子諾、心如死灰的雲稷,到剛剛明悟道心的驚蟄,都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仿佛看到了宇宙真理的化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燈的目光先是溫和地掃過驚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微微頷首,隨即落在了準備赴死的雲稷身上。
“癡兒。”他輕輕一歎,聲音中帶著無儘的包容與指引,“求不得,便求毀滅?毀滅他人,或毀滅自己,便是解脫麼?”
雲稷抬起頭,看著這位傳說中的至高存在,嘴唇翕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明燈不再看他,而是將目光望向虛空,仿佛在對在場所有人,乃至對這方天地眾生宣講他的“道”:
“汝等可知,吾立此新世,推行‘大愛之道’,其意為何?”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靈魂深處:“此‘愛’,非僅汝等小兒女間之情愫纏綿。”
“親情之愛,是血脈相連,是父母無私哺育,是子女反哺承歡,是家族傳承之紐帶。”
“友情之愛,是誌同道合,是危難時舍身相護,是順境中直言勸諫,是並肩同行之砥礪。”
“師徒之愛,是傳道授業,是傾囊相授之無私,是尊師重道之感恩,是文明傳承之火炬。”
“同族之愛,是守望相助,是麵對外侮時的同仇敵愾,是延續族群繁榮的共同責任。”
“乃至眾生之愛,是對天地萬物的敬畏與憐憫,是飛鳥遊魚,是草木枯榮,皆有其存在之理,需以仁心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