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鎮並未急於入主那昔日的皇宮。
南京城破的第二日,天色微明。
他一身素服,玄色滾龍紋的王袍之外,罩著一件簡單的麻布孝衣,神情肅穆,率領著許雪亭、鐘誌靈、殷錦等一眾龍驤軍高級將領,以及數千名龍驤軍精銳,馬蹄踏過尚殘留著血跡的街道,徑直朝著鐘山方向而去。
目的地——大明孝陵!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後之陵寢!
大明王朝的龍脈所在!
數百年來,孝陵曆經風雨,見證了大明的興衰榮辱。
清妖入關之後,孝陵雖未遭大規模破壞,但也日漸荒廢,失去了往日的尊崇與威嚴。
今日,朱鎮,這位大明太祖高皇帝的血脈,龍驤軍的攝政王,便要以一場最莊重,也最盛大的祭禮,告慰太祖在天之靈,宣告大明的……回歸!
隊伍行至孝陵神道之前,朱鎮翻身下馬。
他目光掃過那些早已殘破,卻依舊透著一股皇家威嚴的石人石馬,以及那通往陵寢的漫長神道,眼神之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有對先祖的敬仰,有對故國淪喪的悲憤,更有……一種舍我其誰,重任在肩的決然!
“王爺!”許雪亭上前一步,聲音帶著幾分激動,“孝陵守陵的那些韃子奴才,以及附近駐紮的少量綠營兵,已被我軍將士……儘數肅清!”
“如今的孝陵,已然……乾淨了!”
“好。”朱鎮點了點頭,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孝衣,邁開腳步,踏上了那條通往太祖陵寢的神道。
許雪亭、鐘誌靈等一眾將領,以及數千龍驤軍將士,皆是神情肅穆,緊隨其後。
他們的腳步聲,在寂靜的神道之上回蕩,仿佛與曆史的足音,重疊在了一起。
沿途的石像生,曆經數百年風霜,依然屹立。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或威武,或溫順,仿佛在默默注視著這支前來祭拜的鐵血之師。
文臣武將的石像,更是栩栩如生,似乎在等待著新的君王,帶領他們重鑄大明輝煌。
朱鎮每走一步,心中的那股使命感,便愈發沉重一分。
他仿佛能感受到,太祖高皇帝那雙洞察世事的眼睛,正在九天之上,注視著他。
終於,隊伍抵達了孝陵的主體建築——享殿之前。
享殿雖已不複當年的金碧輝煌,但那宏偉的規製,那朱紅的宮牆,那琉璃的瓦當,依舊彰顯著大明開國之君的無上威嚴。
朱鎮停下腳步,目光落在享殿正中那塊書寫著“孝陵”二字的巨大匾額之上,久久不語。
“備祭品!”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早已準備好的香案、祭品,被一一抬了上來。
三牲、五穀、時鮮果蔬、醇香美酒……
朱鎮親自上前,點燃三炷兒臂粗細的高香,雙手高舉過頭,對著享殿的方向,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
他身後的龍驤軍眾將士,亦是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神情肅穆,行大禮參拜。
“不肖子孫朱鎮,叩見太祖高皇帝!”
朱鎮聲音洪亮,回蕩在空曠的享殿之前,帶著幾分哽咽,更帶著一股……鐵血的決然!
“自崇禎先帝蒙難,神州陸沉,韃虜竊據中華,奴役我漢家百姓,毀我衣冠,斷我傳承,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幸賴蒼天有眼,祖宗庇佑!不肖子孫朱鎮,率領龍驤義師,曆經百戰,驅逐韃虜,光複南京!”
“今日,特來孝陵,告慰太祖高皇帝在天之靈!”
“孫兒在此立誓!”朱鎮猛地抬起頭,眼中精光暴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響徹雲霄!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明疆土!”
“敢有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孫兒定當竭儘所能,掃清寰宇,恢複漢家江山,重鑄大明輝煌!讓我炎黃子孫,永享太平!讓我華夏文明,永耀萬邦!”
“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他每一個字,都如同金石擲地,鏗鏘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念!
他身後的數千龍驤軍將士,聽著朱鎮這番慷慨激昂的誓言,皆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