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鎮的聲音,如同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在大殿之內久久回蕩!
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比堅定的意誌與……舍我其誰的霸氣!
長平公主、鄭經、沐劍聲三人,皆被朱鎮這番慷慨激昂,氣吞山河的誓言,震得心神搖曳,目瞪口呆!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麵對那唾手可得的九五至尊之位,朱鎮竟然……會拒絕得如此乾脆!如此……決絕!
這……這需要何等的胸襟與氣魄?!
這需要何等的……定力與決心?!
“皇叔……”長平公主張了張嘴,想要再說些什麼,卻發現……任何的言語,在朱鎮這番擲地有聲的誓言麵前,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鄭經與沐劍聲,更是麵麵相覷,心中對朱鎮的敬佩,早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這是一位心懷天下,將家國大義置於個人榮辱之上的……真英雄!
“王爺……王爺高義!鄭經……拜服!”鄭經再次對著朱鎮,深深一揖,這一次,是發自肺腑,心悅誠服!
沐劍聲亦是熱血沸騰,激動地說道:“王爺壯誌淩雲,末將……願為王爺馬前卒,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鎮看著三人那被徹底折服的模樣,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皇侄女,鄭王爺,沐公爺,”他聲音緩和了幾分,卻依舊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稱帝之事,日後再議。”
“當務之急,是……整合力量,厲兵秣馬,為即將到來的……北伐大業,做好萬全的準備!”
他走到巨大的堪輿圖前,目光如炬,掃過那廣袤的神州大地。
“如今,江南已定,呂宋在握,我龍驤軍……已然擁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
“但,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他手指在地圖之上,重重一點,聲音變得冰冷起來:“吳三桂在西南,雖是困獸,但其麾下尚有數十萬兵馬,不可小覷!必須……儘快剪除,以絕後患!”
“北方的康熙小兒,雖然屢遭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八旗精銳,以及蒙古鐵騎,依舊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更何況……”朱鎮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我等真正的敵人,或許……並非隻有這些。”
他這番話,說得是意有所指,讓鄭經與沐劍聲皆是心中一凜。
唯有長平公主,似乎想到了什麼,那雙美麗的眸子之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皇叔放心!”長平公主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萬千思緒,對著朱鎮,鄭重地說道,“皇叔既有此等雄心壯誌,侄女……定當鼎力支持!”
她頓了頓,又道:“隻是……皇叔一日不登基,這大明的國號,便一日……名不正,言不順。日後頒行政令,號令天下,怕是……終究有所不便。”
“侄女懇請皇叔……給天下人一個期盼,給這風雨飄搖的大明……一個承諾!”
“待到皇叔掃平韃虜,光複北京之日,還請皇叔……莫要再推辭,登臨大寶,重開大明盛世!以慰天下臣民之心!”
她這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既有對朱鎮的體諒,也……暗含著一絲不容拒絕的堅持。
朱鎮看著她那充滿期盼與懇求的眼神,心中一軟,知道若再強硬拒絕,怕是……會寒了這位便宜皇侄女的心。
也罷。
不過是……一個承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