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成為首富反而成了一種負擔_娛樂:離婚天仙,楊蜜帶娃找上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娛樂:離婚天仙,楊蜜帶娃找上門 > 第121章 成為首富反而成了一種負擔

第121章 成為首富反而成了一種負擔(2 / 2)

小楓愣住了。

“什麼叫‘應該算’,我就是特彆懂事!”

陸顏楓拍拍她肩膀:“對對對,小楓最懂事。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要聽話,不許哭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時間還要照顧妹妹。最重要的是,作業要按時完成!”

“如果老師告訴我你沒按時寫作業,等爸爸回來,我的大手可就要打腫你的小屁屁了。”

……

之後。

《咱們結婚吧》官方微博發布了開拍前的第一波宣傳。

《咱們結婚吧》即將開機,陸顏楓、楊蜜、胡哥、黃雷、熱巴、趙小骨……還有神秘大咖加盟!這個陣容你喜歡嗎?

這時,陸顏楓的人氣已經達到了頂峰。

自然,這是和他以前的情況作比較而言。

不少明星的熱度,都隻是曇花一現。

過段時間,熱度自然就淡了。

但陸顏楓不同。

自從他和楊蜜公開領證後,

這幾年,他的流量和熱度持續攀升。

每個階段都是新高峰,

下一個階段,更是高上加高。

如今,《狂飆》才播完不到兩個月,熱度還沒退去。他在劇中演的高啟強火遍全國,甚至掀起全民玩梗的熱潮。

連不少水產類股票都因此大漲。

同時,電影《滿江紅》還在熱映。

上映半個月,票房就破了33億。

貓眼預測,

最終票房很可能超40億。

雖然劇本有爭議,但票房是實實在在的。

一部開年最火的電視劇,

一部開年最火的電影,

再加上陸顏楓本身巨大的流量和人氣,

直接把他推上了巔峰!

所以新劇《咱們結婚吧》備受關注。

更何況,這部劇還是他和老婆一起打造的。

網友們正好可以看看這對真實又甜的cp。

很多年輕女孩都喜歡看cp,

隻要cp感強,劇就容易火。

哪怕是男男組合也沒關係。

而陸顏楓和楊蜜這對真夫妻的cp,誰不喜歡呢?

陸顏楓本身熱度就高,再加上真實夫妻的加成,

再加上全明星陣容和好劇本的助力,

這部劇還沒拍,就已經多次上熱搜。

現在,官方賬號又宣布即將開機,

直接引爆熱搜。

可以預見,這部劇一播出,熱度會有多高!

雖然題材不如《狂飆》吸引人,受眾也相對小,

但論熱度,未必比《狂飆》差。

“終於又看到陸老師和大蜜蜜一起拍甜劇了……”

“《咱們結婚吧》這名字聽起來就很甜。”

“陸老師之前曬娃太猛了,搞得全國生女兒率都漲了。現在又來拍《咱們結婚吧》,這是想提高結婚率啊?”

“好消息:這部劇可能會提高結婚率;壞消息:離婚率也會漲。所以這部劇等於白拍。”

“樓上分析得對。”

“有新劇追了,陸老師最近營業很積極,我喜歡!”

“這部劇拍完是不是就能安排三胎了?等著呢。”

“世界第十大謎題:陸老師和大蜜蜜的三胎是男是女。”

“我來預測一下,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就這兩種可能。”

“你這話說得,跟沒說一樣。”

……

另外,陸顏楓還公布了自己當導演的消息,

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還成了一個梗:

“陸顏楓導演把女主睡了!這是明目張膽的潛規則!”

……

開機宴上,

陸顏楓夫婦和一幫朋友邊吃邊聊。

作為陸顏楓的好友,大家都來捧場,

這既是人情,也是生意。

畢竟陸顏楓手裡有最搶手的劇本和資源,誰都想搭上這班車,

隻要他開口,誰也跑不了。

女主自然是陸顏楓夫婦,

電視劇圈的胡哥、黃雷、熱巴、趙麗影等明星演配角,

還請來了徐征、沈藤、鄧朝等電影大咖來客串小角色。

陸顏楓會優先安排拍完這些電影圈大佬的戲份,

因為他們檔期緊,戲又少,很快就能拍完。

在影視圈,這種人情客串很常見。

有時是為了給劇集增加熱度,

有時兩部戲在同一個基地拍,碰上了就請朋友來露個臉。

徐征摸著光頭,歎氣說:

“好久沒拍電視劇了。我以前走的是小鮮肉路線。”

“像《春光燦爛豬八戒》和《穿越時空的愛戀》這兩部劇,我印象特彆深。”

陸顏楓笑著說:“所以你火了,就不拍電視劇了。”

在電影圈真正站穩腳跟的大佬,一般不會再回去拍電視劇。要是哪天又開始拍電視劇了,那隻能說明他在電影圈還沒那麼火。

鄧朝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身體,笑著說:“我也有段時間沒拍電視劇了,今天來劇組,感覺像是回娘家,還挺新鮮的,有點小激動。”

陸顏楓笑著回應:“朝哥是不拍電視劇了,但你可是沒少上綜藝節目啊!”

很多有想法的明星,都不會輕易上綜藝節目。因為他們覺得,綜藝節目上多了,和觀眾之間就沒那麼有距離感了,演戲的時候容易出戲。

喜歡娛樂:離婚天仙,楊蜜帶娃找上門請大家收藏:()娛樂:離婚天仙,楊蜜帶娃找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