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微風帶著槐花的甜香,輕輕拂過市一中的校園。距離全市中學生運動會和學科競賽都隻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校園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緊張而熱烈的備戰氣氛。
每天下午放學後,操場就成了最熱鬨的地方。各個項目的運動員們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著針對性訓練。王小虎在短跑道上反複練習起跑和衝刺,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完美。他的進步肉眼可見,起跑反應時間越來越短,衝刺時的姿態也更加標準。
虎子,注意擺臂!體育老師大聲指導著,對!就是這樣!保持住!
鉛球訓練區,陳遇正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調整技術動作。
記住,力量要從腳下發出來,通過腰胯傳遞到上肢。老師示範著動作,上學期你的成績很好,但這學期對手更強,要突破自己。
陳遇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將鉛球抵在頸側。他回憶著上學期比賽時的每一個細節,感受著身體的發力順序。滑步,轉身,推出——鉛球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落在遠處的沙坑裡。
好!老師滿意地記錄著成績,比上周又遠了十公分!保持這個狀態!
與此同時,在教學樓的教室裡,競賽小組的同學們也在埋頭苦讀。數學競賽組裡,孫宇和陳遇經常為了一道難題討論得麵紅耳赤。
我覺得這個解法太繁瑣了,陳遇指著孫宇的草稿紙,如果用反證法可能會更簡潔。
孫宇推推眼鏡:但是反證法需要的前提條件太多,不如直接推導來得穩妥。
張偉則在一旁默默地記錄著他們的討論要點,時不時插上一句:根據往屆試題分析,這種類型的題目出現頻率是23,建議重點掌握三種以上解法。
莉莉參加了英語競賽組,每天都要背誦大量的單詞和句型。有時候她會偷偷溜到數學組教室門口,看著陳遇專注解題的側臉出神。
喂,看什麼呢?同桌周婷碰碰她的胳膊,笑著打趣。
莉莉臉一紅:沒、沒什麼。就是在想這道完形填空該怎麼選。
周婷意味深長地笑了:是嗎?我看你是在想某個人吧?
訓練和學習之餘,少年少女們的關係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有時候陳遇訓練結束後,會發現自己的水壺已經裝滿了溫水;有時候莉莉在圖書館學習到很晚,會發現不知誰在她書包裡塞了個蘋果。
一個周五的傍晚,陳遇在鉛球訓練時不小心扭到了手腕。體育老師簡單處理後建議他休息幾天。
可是馬上就要比賽了……陳遇有些著急。
欲速則不達,老師嚴肅地說,好好休息,才能以最佳狀態參賽。
回宿舍的路上,陳遇悶悶不樂地甩著受傷的手腕。莉莉不知從哪裡冒出來,遞給他一管藥膏。
這是我媽從醫院開的,治扭傷很管用。她輕聲說,晚上記得抹上,按摩五分鐘。
陳遇愣了一下,接過藥膏:謝謝。你怎麼知道我……
全操場都看見你扭到手了,莉莉抿嘴一笑,以後小心點,彆那麼拚命。
第二天訓練時,陳遇發現自己的鉛球不知被誰仔細擦拭過,上麵還貼著一張小小的便利貼:加油!沒有署名,但那清秀的字跡他一眼就認出來了。
競賽組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周都要進行模擬測試,排名時刻在變化。有一次數學模擬考,陳遇因為粗心錯了一道大題,排名掉到了第五。
沒關係,放學後孫宇安慰他,下次注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