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毛蛋帶著改進後的炮台支架來到水庫。他利用技校的實訓車間,用鋁合金加工出了新設計的支架。
試試看,他有些緊張地看著陳遇安裝新支架,重量隻有原來的三分之一,但是強度我測試過,完全沒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遇熟練地架好釣竿,調節著新支架的角度和高度:這個萬向節真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樣來回搬動支架了。他輕輕一擰快速鎖緊裝置,哢嗒一聲,支架就牢牢固定住了。
太厲害了!莉莉試過後驚喜地說,再也不用找石頭墊腳了!這個角度微調的功能真好用。
毛蛋臉上泛起紅光,又從工具包裡掏出幾個小配件:其實...我還想了幾個其他的改進方案。這個是餌料盆支架,可以固定在釣箱上;這個是竿止改良版,用了高摩擦係數的矽膠材料...
整個下午,毛蛋像個專業的產品經理,仔細記錄著每個使用反饋。他甚至拿出個小本子,記下萬向節阻尼需要加大、鎖緊手柄需要防滑紋這樣的改進意見。
周一回到技校,毛蛋直接去找了專業課張老師。
老師,我想把畢業設計改成釣具配件改良相關的,他拿出這幾天畫的草圖和一遝改進記錄,您看這個想法可行嗎?
張老師仔細看了圖紙,又試了試毛蛋帶來的樣品,驚訝地說:很有創意啊!把機械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得這麼好!這個萬向節結構讓我想起了機床夾具的設計原理。
得到老師的肯定,毛蛋更加堅定了信心。他開始係統地學習機械設計知識,課餘時間都泡在實訓車間和圖書館。他發現,當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時,連最枯燥的理論課都變得有趣起來。
從此,毛蛋在技校裡成了小名人。他不僅專業課成績突飛猛進,還組建了一個釣具改良興趣小組。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小組吸引了不少同學參加,連高年級的學長都來打聽。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學的這些東西還能用在興趣愛好上,小組活動時,一個同學感慨地說,感覺學習都有動力了。
毛蛋笑著分享自己的心得:我表弟說,釣魚和學習是相通的。現在我覺得,任何技藝都是相通的,關鍵要找到那個連接點。
一個月後,市技校舉辦年度技能大賽。毛蛋的多功能釣具支架係統參加創新設計組的比賽。決賽那天,他特意請陳遇和莉莉來現場觀摩。
下麵宣布創新設計組一等獎,評委老師的聲音在禮堂回響,獲獎作品是:《基於萬向節快速鎖緊原理的多地形釣具支架係統》,設計者:電工專業三年級,毛旭同學!
掌聲如雷般響起。毛蛋走上領獎台時,眼睛有些濕潤。他從評委手中接過獎杯,深吸一口氣,看向台下的陳遇和莉莉。
這個獎杯有你們的一半,頒獎典禮結束後,毛蛋激動地對兩人說,是你們讓我明白,技校生也能做出成績來!以前總覺得比不上你們這些重點中學的,現在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賽道。
陳遇認真地說:毛蛋哥,你這個設計比很多市麵上的產品都好用。程老師說過,釣魚最後修煉的是心性,你現在的心性,已經是個真正的匠人了。
晚上,陳遇在日記中寫道:
今日見毛蛋哥領獎,方知任何努力都不會白費。他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人生各有賽道,貴在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釣魚如此,人生亦如此。程老師說得對,釣魚之道在於明理,毛蛋哥雖不專精釣技,卻以另一種方式參透了這門藝術。
想起毛蛋哥在技校實訓車間裡忙碌的身影,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的專注,還有改進設計時的那份執著,我突然明白: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發光發熱。毛蛋哥找到了機械設計與釣魚愛好的結合點,這何嘗不是一種知行合一?
正如程老師所言:道、法、術、器,毛蛋哥正在的層麵深耕,而這同樣是釣魚之道重要的一環。沒有好的器具,再高的技藝也難以充分發揮。今晚與毛蛋哥長談,他說還要繼續改進設計,爭取申請專利。這份執著與熱忱,令人動容。
月光如水,灑在靜謐的廠區大院裡。毛蛋的摩托車靜靜地停在牆角,車把上掛著的獎牌在月光下閃閃發光。明天,他還將騎著這輛摩托車,繼續往返於技校和廠區之間,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尋找屬於自己的精彩。
而此刻的毛蛋,正在台燈下仔細繪製著新的設計圖。圖紙旁邊,放著一本翻舊了的《機械設計基礎》,書頁間夾著不少寫滿筆記的紙條。他的眼神專注而明亮,那是一種找到人生方向後的篤定與從容。
窗外的梧桐樹上,幾隻晚歸的鳥兒輕聲鳴叫,仿佛在為他加油鼓勁。在這個普通的秋夜裡,一個技校生的夢想正在悄悄生根發芽,而這一切,都源於對釣魚的熱愛,對技藝的追求,以及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
毛蛋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話:人生就像釣魚,重要的不是釣到多少魚,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什麼樣的自己。現在,他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