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九月,秋意初染京華,上海卻仍殘留著夏末的溽熱。陳遇站在上海水產大學現上海海洋大學)的校門前,望著與北方截然不同的校園景致,深吸了一口混合著潮潤水汽與桂花清香的空氣。
他的行李很簡單,除了必備的生活用品,便是幾本精心包裹的釣具設計筆記和一本厚厚的日記本。寢室是標準的四人間,比中學的306宿舍寬敞些,也更為獨立。三位室友來自天南地北:一個是爽朗的東北小夥趙強,父親是漁業公司的;一個是略帶靦腆的江蘇考生李文博,戴著厚厚的眼鏡,書卷氣十足;還有一個是本地上海人周凱,打扮時髦,一進來就給大家發城隍廟的五香豆。
“陳遇?你這名字有意思。哪兒人啊?也喜歡釣魚?”趙強一邊麻利地鋪床一邊搭話,看到他行李裡露出的釣線軸。
“嗯,江東省的。喜歡。”陳遇笑著點頭,沒有多提過往的輝煌,此刻的他,更像一個純粹因愛好而選擇這裡的新生。
“太好了!以後有伴了!我跟你說,崇明島那邊釣鯔魚絕了!”趙強立刻來了精神。
周凱則對陳遇那台看起來頗為老舊的筆記本電腦感興趣:“喲,哥們兒,還自帶電腦?厲害啊。不過你這型號有點老了,回頭我帶你去數碼廣場逛逛?”
李文博則默默整理著一書架的生物學教材,偶爾推推眼鏡,好奇地打量著新室友們。
陳遇感受著這新鮮又陌生的集體氛圍,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期待,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空蕩。他知道,此刻的北京,孫宇應該正在清華園裡感受頂尖學府的學術壓力,張偉在北航的實驗室裡眼花繚亂,王小虎可能在北理工的車間裡擺弄新設備,而莉莉……
想到莉莉,他拿出新買的ic電話卡,走到了宿舍樓下的公用電話亭。撥通那個早已爛熟於心的號碼,聽著漫長的等待音,他的心跳竟有些加速。
“喂?你好?”電話那頭傳來莉莉清亮又帶著一絲急切的聲音,背景音是嘈雜的寢室喧鬨。
“莉莉,是我,陳遇。你到學校了?一切都順利嗎?”陳遇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
“陳遇!”莉莉的聲音瞬間充滿了驚喜,背景音也似乎遠了些,像是她捂住了話筒或是走到了陽台,“我剛到寢室,正想著一會兒給你打電話呢!北京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學校好大,就是報到的人太多了……你呢?上海熱不熱?室友怎麼樣?”
一連串的問題拋過來,帶著毫不掩飾的關切。陳遇靠著電話亭,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細細地回答著她的每一個問題,從天氣、室友,到學校的布局、即將開始的新生教育。
“我們寢室四個女生,兩個北京的,一個四川的,人都挺好的。”莉莉說著,語氣輕快,“就是……有點想你……們大家了。”最後幾個字,聲音稍稍低了下去,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澀。
陳遇的心像是被羽毛輕輕拂過,一種溫暖而酸澀的情緒蔓延開來。前世,他忽略了太多這樣的瞬間,將她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我也很想你,莉莉。”他鄭重地說,聲音低沉而清晰,“非常想。”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莉莉極輕的、帶著笑意的回應:“嗯。”
一種無言的默契通過電話線連接了南北兩座城市。他們又聊了聊各自的見聞,聊了聊對大學的憧憬,約定了每周至少通兩次電話,要多寫信莉莉堅持說手寫的信更有溫度)。
掛斷電話後,陳遇握著發燙的話筒,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分彆,並沒有讓情感變淡,反而像拉開了弓弦,讓那份深藏心底的在意變得更加清晰、更加迫切。
大學生活很快步入正軌。陳遇如饑似渴地投入到專業學習中。《魚類學》、《水生生物學》、《養殖水環境化學》……這些前世他嗤之以鼻、認為與“釣魚”無關的理論知識,如今在他眼中變成了解鎖魚類真正習性的寶典。他才知道,自己前世那些“餌料不行”、“釣點不對”的抱怨多麼可笑——他甚至連對象魚在不同季節、不同水溫下的攝食偏好和棲息水深都一無所知,隻會盲目追求裝備。
他不再滿足於課堂知識,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或是跑到學校的養殖試驗基地,一看就是大半天,仔細觀察魚類的行為,向基地的管理老師傅請教實踐經驗。他的認真和那股鑽勁兒,很快引起了專業課老師蔣教授的注意。
“陳遇,你對魚類行為觀察很細致啊,有點超越本科一年級的水準了。”一天下課後,蔣教授叫住他,“係裡有個關於不同餌料對鯽魚攝食行為影響的小課題,你有沒有興趣參與?”
陳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將興趣與學術結合的機會。
與此同時,他與莉莉的電話和書信往來愈發頻繁。莉莉會跟他抱怨微觀經濟學的枯燥,分享參加學生會麵試的趣事,也會在夜裡想家時給他寫信。陳遇則跟她講述他的魚類觀察筆記,分享上海的小吃,還有對未來的種種想法。每次收到莉莉那娟秀字跡的信件,他都會反複讀上好幾遍,然後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國慶節前夕,莉莉在電話裡說:“陳遇,國慶節我們放七天假呢。”
“我們也是。”陳遇心中一動,一個念頭冒了出來,“莉莉,要不……我來北京看你?”
電話那頭瞬間安靜了,隻能聽到莉莉微微急促的呼吸聲。
“真的嗎?”她的聲音裡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喜,但又很快猶豫起來,“可是……國慶節車票很難買吧?而且來回路上就要兩天,太辛苦了……”
“沒關係,我來想辦法。”陳遇的語氣異常堅定。重生一世,他不想再錯過任何能守護她、讓她開心的機會。
掛掉電話,陳遇立刻衝向學校的訂票點。果然,前往北京的車票早已售罄。但他沒有放棄,想起毛蛋認識的一個跑長途貨運的師傅。幾經周折,他終於搞到一張國慶前一天晚上出發的站票。
將近二十個小時的站立旅程,車廂裡擁擠不堪,空氣汙濁。但陳遇靠著車窗,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燈火,心裡卻是一片火熱,沒有半分疲憊。他的背包裡,裝著給莉莉買的上海特產梨膏糖和一些她愛吃的零食,還有一本他這些日子整理的《常見淡水魚習性及釣法淺析》手稿,那是他準備送給她的禮物。
火車在第二天傍晚緩緩駛入北京站。陳遇拖著發麻的雙腿,隨著人潮擠出出站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個踮著腳尖、焦急張望的熟悉身影。
莉莉也看到了他,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用力地揮舞著手臂。
秋日的北京,夕陽正好,金色的光芒灑在熙熙攘攘的站前廣場,也勾勒出女孩欣喜雀躍的輪廓。陳遇穿過人流,快步走到她麵前,千裡的疲憊在四目相對的瞬間煙消雲散。
“你怎麼真的來了……”莉莉看著他,眼圈有些發紅,語氣裡是藏不住的心疼和喜悅,“累壞了吧?”
“不累。”陳遇搖搖頭,目光溫柔地落在她臉上,“看到你就不累了。”
周圍是喧囂的人聲車鳴,但他們仿佛隻聽得見彼此的心跳。分彆一月,積攢的思念在此刻化為實質。莉莉輕輕接過他手裡的一個包,手指不經意地觸碰到他的手背,兩人都微微一頓,一種微妙而甜蜜的氣氛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走,我先帶你去我們學校看看!孫宇、張偉他們聽說你要來,都說要過來聚聚呢!”莉莉努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自然,但微紅的臉頰和發亮的眼睛泄露了她內心的激動。
“好。”陳遇笑著點頭,很自然地跟上她的腳步。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偶爾交彙在一起。新的城市,新的生活,以及一段正在快速升溫、彼此都小心翼翼珍惜著的感情,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陳遇知道,大學的四年,將是他礪劍的關鍵時期,而有了莉莉的陪伴,這條奮鬥之路將不再孤單。他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會如何更好地去愛,去守護,去兌現重生時許下的諾言。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