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省城的年味已經濃得化不開了。紅星廠家屬院裡,家家戶戶陽台上都掛起了臘肉香腸,空氣中彌漫著炒貨和炸丸子的香氣。室外嗬氣成霜,但寒意絲毫壓不住孩子們準備過年的興奮勁兒。
陳遇家廚房裡,毛鳳英正忙著炸年貨。陳遇在一旁打著下手。父親陳平則興致勃勃地在客廳裡整理著他的冰釣裝備——幾副短小精悍的冰釣竿、手工綁製的細小串鉤、一個嶄新的冰鑹。
“爸,您這裝備夠專業的。”陳遇笑著遞過一杯熱茶。
“那可不,”陳平頗有些得意,“紅星水庫這季節,冰層得有三四十公分厚,不用冰鑹根本彆想。對了,叫上毛蛋和小莉,你們仨不是跟程大師學過麼?正好讓我看看‘高徒’們的冰釣手藝。”
正說著,院門外就傳來了三輪摩托車的“突突”聲和毛蛋特有的大嗓門:“姑父!遇仔!莉姐!趕緊的,讓你們見識見識咱們‘旭遇’的最新研發成果!”
陳遇開門,隻見毛蛋開著一輛帶篷的三輪摩托,車鬥裡裝著好幾個大箱子。林莉也從隔壁出來,同樣裝備精良,笑著打招呼。
“啥成果?你小子又搗鼓出什麼了?”陳平好奇地問。
毛蛋得意地拍著一個大背包:“最新款冰釣帳篷!輕便防風,一鍵速開!還有這個,便攜式小煤氣爐,冰上煮麵、燒熱水,美滋滋!咱再也不用啃凍成石頭的乾糧了!”他儼然把這次冬釣當成了新產品實地測試。
“程大師座下三大弟子,配上咱們自家的‘高科技’,今天這水庫裡的魚怕是在劫難逃了。”陳平看著這陣勢,哈哈一笑。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紅星水庫。水庫像一麵巨大的鏡子被封存在厚厚的冰層之下,冰麵覆蓋著未化的積雪,反射著刺眼的白光。早有釣友分散在冰麵上。
“走著!我知道個老釣位!”毛蛋在前帶路,很快選定了位置。他率先展示新裝備,把那頂橘紅色的帳篷往冰上一放,一拉一抖,果然迅速撐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避風堡壘。接著他又拿出防潮墊、煤氣爐和小鍋,儼然一個冰上移動營地。
“可以啊毛蛋!這裝備太舒坦了!”林莉驚喜道,率先鑽進去感受了一下,“一下子就不冷了。”
陳平也嘖嘖稱奇:“這小子,腦子是活絡!”
安營紮寨完畢,毛蛋主動掄起冰鑹,“哐哐”幾下,力道十足,很快就在帳篷內外鑿好了幾個冰洞。陳平用冰笊籬熟練地將碎冰撈淨。
林莉取出她的碳素冰釣竿,動作麻利:測水深、調漂、掛上紅蟲,每一個步驟都乾淨利落,帶著專業範兒。“師傅說冰釣找底是關鍵,差一厘米可能就沒口。”她邊說邊精準地找到了底。
“莉姐第三名不是白拿的!瞧這架勢!”毛蛋一邊布自己的多鉤串鉤一邊打趣自己,“我這第十名的,就負責搞搞後勤,廣種薄收吧!”他把串鉤插在帳篷外的冰洞裡。
陳遇也拿出竿,他的動作相比林莉稍顯沉穩,不疾不徐。他這次準備了他的“秘密武器”——一款根據近期所學,結合程曉峰講的餌料思路調配的濃腥拉餌。
陳平看著三個年輕人專業又各具特色的準備,滿意地點點頭,布好自己的傳統釣組,然後坐在帳篷裡的小馬紮上,點起一支煙,儼然一副評委觀賽的架勢。
比賽似乎無聲地開始了。
最先上魚的果然是林莉。她那細敏的浮漂一個輕點,隨即乾脆利索地下頓!她手腕一抖,竿尖彎起,一尾銀鯽直接被飛出了冰洞。
“漂亮!這手法,儘得真傳!”陳平讚道。
陳遇的特製餌料很快也發了威,浮漂動作不斷,接連上魚,個頭似乎比林莉的還要稍大一些。他控魚沉穩,透著一股冠軍的淡定。
毛蛋的串鉤終於也有了動靜,鈴鐺嘩啦一響,他興奮地收線,結果拉上來一掛水草。“嘿!這魚還學會偽裝了?”他自嘲地笑笑,引得帳篷裡一片歡樂。
這時,毛蛋展示的第二件神器——煤氣爐派上了用場。他燒上一鍋水,扔進幾塊薑和紅糖,很快,帳篷裡便充滿了薑糖水的辛辣甜香。他又煮了一鍋方便麵,熱乎乎的麵條下肚,冰上的嚴寒被徹底驅散。
“舒坦!這才叫冰釣啊!”毛蛋吸溜著麵條,滿臉陶醉,“咱這裝備,必須火爆!”
陳平喝著熱薑糖水,看著孩子們的表現,尤其是陳遇和林莉那份專注與技藝,眼中滿是欣慰。
下午,陳遇的餌料優勢愈發明顯,甚至釣上一條不小的鯉魚,引得陳平都放下竿過來看。“好家夥!這餌料可以啊!有點程大師當年那‘絕殺餌’的意思了!”
林莉也釣獲頗豐,她嘗試著“逗釣”,效果不錯。
收竿回家時,夕陽將冰麵染成了金紅色。收獲頗豐,陳遇在數量和個頭上略勝一籌,林莉緊隨其後,毛蛋雖然魚獲少些,但成功測試了新裝備,心滿意足。
回去的路上,三輪摩托和自行車在積雪的路上前行。陳遇載著林莉,騎得穩穩的。
“陳遇。”
“嗯?”
“今天真好,像回到了培訓班那時候,但又不一樣。”
“嗯,”陳遇迎著夕陽,嘴角上揚,“以後每年冬天,我們都來。帳篷、爐子、魚竿,還有你。”
冰釣的歡樂、技藝的切磋、創新的成果、親情的溫暖,還有那份在小小帳篷裡愈發清晰和默契的情愫,都隨著車輪,滾向那炊煙升起、燈火溫暖的家。年的味道,在收獲的喜悅和陪伴的溫情中,愈發濃鬱醉人。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