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雙線作戰(一)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14章 雙線作戰(一)

第114章 雙線作戰(一)(1 / 2)

秋風卷著梧桐葉,沙沙作響,九月的校園迎來了新的學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於“旭遇”團隊的成員們而言,這個學期注定要在課堂與夢想之間進行一場艱苦的拉鋸戰。

上海水產大學,陳遇的課程表排得密不透風。《魚類營養學》、《水生生物化學》…這些專業核心課程難度陡增,實驗報告的要求也更為嚴苛。更讓室友周凱瞠目結舌的是,他居然“膽大包天”地選修了機械係開設的《工程材料學》。

“老陳,”周凱叼著牙刷,泡沫橫飛地吐槽,“你這跨界跨得是不是有點過於奔放了?打算給大黃魚配上碳纖維鎧甲,還是準備用環氧樹脂給養殖池做防滲漏?你這知識結構,快趕上咱們學校水產標本館裡的拚接怪了!”

陳遇一邊飛快地把《材料科學基礎》筆記本塞進已經鼓鼓囊囊的書包,一邊無奈地笑笑:“興趣,純屬個人興趣,多學點總沒壞處。”他無法解釋,這本書裡關於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章節,對他理解環氧樹脂與碳纖維的界麵結合機理有多關鍵。於是,他的日常變成了在圖書館找一個僻靜角落,左邊攤開《水產動物生理學》,右邊是《複合材料工藝學》的複印資料和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大腦如同高性能雙核處理器,被迫在“魚腸子”和“碳纖維”之間進行高頻切換。寢室熄燈後,充電台燈那點微弱的光亮,不僅用來趕寫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更多時候是就著那點光,給遠方的夥伴們寫信,字跡潦草地交流進展,傾訴雙線作戰的巨大壓力。

北京的林莉,腳步同樣匆忙。大二的《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像兩座陡然拔地而起的高峰,全英文的案例教材和晦澀的法律條文讓她不敢有絲毫鬆懈。她的書包裡,總是並排放著學校課本和那個貼滿了“魚與冰晶”ogo卡通貼紙的“旭遇”專用筆記本——裡麵密密麻麻記滿了品牌構思、市場分析筆記、財務報表基礎以及下次與劉總會麵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種數據支撐。

室友看著她深夜還在台燈下咬著筆杆,研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忍不住感歎:“莉莉,我強烈懷疑你在同時修讀兩個學位,一個對外經貿的正經文憑,一個‘旭遇總裁魔鬼訓練營’的隱形證書。”林莉揉揉發酸的眼睛,笑了笑:“沒辦法嘛,‘公司’業務需要,總得有人操心這些。”她清楚自己負責的“軟實力”——財務規劃、對外溝通、品牌形象,同樣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更為重要。

清華園的孫宇和北航校園裡的張偉,則幾乎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獻給了各自的實驗室和機房。孫宇除了要應對材料係本身就已經堪稱“地獄難度”的課業和實驗,所有碎片時間都用於研讀能找到的一切與碳纖維相關的期刊文獻和外文資料。他那嚴謹到近乎苛刻的思維習慣,使得他整理的文獻摘要、數據表格和問題清單條分縷析,邏輯嚴密得如同精密儀器產出。張偉則沉迷於優化那台遠程熱壓罐的控製程序邏輯,試圖編寫一個更穩健、能自適應補償的數據采集與處理算法,最大限度減少人工記錄的誤差和延遲,他的沉默之下,是對代碼世界近乎偏執的完美追求。他們的信,常常帶著北京深秋的寒意和通宵達旦後的疲憊,字跡卻工整清晰,閃爍著因技術思路突破而帶來的興奮光芒。

北京理工大學,王小虎的“戰場”則截然不同。機械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這些課程讓他這個實操派叫苦不迭。

“哎呀媽呀!這比掄大錘難多了!”他常在電話裡跟陳遇抱怨,“遇哥,那圖紙畫得我眼睛都快瞎了!還有那力學題,啥應力應變,俺就知道俺的肱二頭肌很strain緊張)!”

但虎子有虎子的辦法。他把自己當成設備,把作業零件當成“旭遇”的產品,畫圖時念叨著“這倒角得光滑,不然拉線”、“這厚度得夠,不然承重不行”,居然歪打正著,理解了不少抽象概念。他還憑借著在“旭遇”工作室練就的動手能力和“社交牛逼症”,很快混熟了學校金工實習廠的老師傅,時不時能溜進去蹭點邊角料練手,甚至偷偷用小型機床給“旭遇”加工了幾個急需的小零件,寶貝似的寄回省城,附言:“遇哥!俺自個兒車的!北理工精度,杠杠的!”當然,沒敢告訴老師是私活)。

雖然天各一方,但團隊的紐帶卻通過一封封越來越厚的信件和價格日益昂貴的周末長途電話緊緊相連。每個周日晚上,成了雷打不動的“電話會議”時間。大家會約好時間,跑到各自學校的公共電話亭或想方設法借用宿舍樓下的電話,由毛蛋從省城發起“呼叫轉移”又是一筆額外開支),進行一場跨越千裡的線上會議。

“遇仔!北京信號咋樣?聽得到嗎?我這邊聲音吵不吵?”毛蛋)

“莉莉聲音清楚!宇哥?偉哥?虎子?你們那邊怎麼樣?北京秋天乾燥,記得多喝水!”陳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孫宇張偉到了!虎子你小點聲!你那邊呼呼的風聲我都聽見了!是不是又剛踢完球?”毛蛋再次維持秩序)

“嘿嘿,剛跑完三千米,爽!遇哥,啥指示?”王小虎)

“先說正事!遇仔,你那邊關於樹脂黏度測試的最新數據出來沒?孫宇等著建模用…”毛蛋把話題拉回)

就在這樣的忙碌、期待與略顯拮據的溝通中,第一個利用改造後熱壓罐進行碳纖維預浸料壓製的實驗日,終於到來了。恰逢國慶假期,陳遇、王小虎死活請假出來)、孫宇擠出三天時間)都得以趕回省城。張偉因一個重要實驗無法離開,林莉也因家教和社團活動難以脫身,但他們的心都係於此。

實驗在理工大學材料係一個相對偏僻安靜的舊實驗室進行。張誌成教授派了一名踏實可靠的博士生在場指導和安全監督。陳遇、孫宇、王小虎、毛蛋、以及特意趕來的技術顧問——父親陳平,早早等候在此。空氣中彌漫著環氧樹脂那特殊而略帶甜膩的氣味,更彌漫著一種無聲的緊張與期待。

按照孫宇通過信件和電話反複推敲確定的第一個工藝方案主要基於張教授提供的基礎參數和他們的理論計算),他們如同進行一項神聖的儀式,小心翼翼地將浸潤了樹脂的碳纖維布那些寶貴的、毛蛋費儘口舌搞來的t300原絲邊角料)按照預設的鋪層方向鋪設進模具中,然後如同對待易碎的珍寶般,將其緩緩送入那台曆經維修、寄托了無數希望的熱壓罐。

“程序都設定好了嗎?溫度曲線、壓力曲線、保溫時間,再逐項核對一遍!”陳平戴著老花鏡,表情異常嚴肅地叮囑。孫宇立刻上前,再次仔細核對觸摸屏上的參數。

“核對無誤。”孫宇推了推眼鏡。

王小虎搓著手,緊張地咽著口水,在原地小幅度的踱步,大氣都不敢出,仿佛生怕自己的呼吸乾擾了設備的運行。

“開始吧。”陳遇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夥伴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臉,然後沉聲下達了指令。

孫宇按下了啟動按鈕。熱壓罐發出一陣低沉的嗡鳴聲,加熱係統開始工作,壓力表指針緩緩上升。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自覺地湊近那小小的觀察窗,儘管裡麵其實什麼都看不清楚。陳平拿著筆記本和筆,準備按預設的時間間隔記錄儀表讀數儘管係統已能自動記錄,但他堅持要人工備份,求個心安)。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實驗室裡隻有設備運行的輕微聲音和眾人自己緊張的心跳聲。

然而,就在升溫階段,意外就不期而至。觸摸屏上顯示的內部溫度,在艱難地達到某一個點後,上升速度明顯變慢,嚴重滯後於設定曲線,甚至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平台。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