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混合了焦糊、化學試劑和某種不可名狀氣味的“芳香”,如同擁有生命般,頑強地附著在“旭遇”工作室的每一寸空氣裡,甚至滲透到了牆壁和木頭的紋理中。路過門口的鄰居們無不掩鼻疾走,眼神怪異。趙老板好幾次欲言又止,最後忍無可忍,拎著一瓶空氣清新劑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毛蛋說:“毛蛋啊,你們這搞的是高科技還是生化武器?再這麼下去,我這五金店的扳手都要生鏽了!”
毛蛋隻能陪著笑臉,心裡苦不堪言。這“破爛回收再利用”計劃,成本是省了點,但對環境和友鄰關係的破壞力簡直是核彈級彆的。
實驗室裡,氣氛依舊凝重且味道感人。根據孫宇的分析,他們調整了配方,降低了初始加熱溫度,還弄來個舊電烤箱對混合料進行預熱。王小虎負責預熱環節,結果第一次就設錯了溫度,差點把一盆珍貴的雖然是垃圾變的)短切碳纖維混合料烤成鍋巴,弄得工作室煙霧繚繞,不知道的還以為裡麵在煉丹。
“俺這不是想讓它熱得均勻點嘛…”王小虎頂著一臉黑灰,委屈巴巴。
陳遇捂著額頭:“虎子,咱這是精密…呃…相對精密的實驗,不是東北烤冷麵…”
第二次實驗,在更加小心翼翼的氛圍中開始。味道似乎比上次小了一點,但開罐之後,結果依舊令人沮喪——樣品倒是沒那麼粘手了,硬度也上來了,但性能測試結果一出來,連孫宇都沉默了。
抗彎強度隻有t300連續纖維的百分之三十,脆得跟餅乾似的,一掰就斷,斷口參差不齊,裡麵的纖維似乎根本沒和樹脂好好結合。
“這…這玩意兒做出來的杆子,怕是連魚線都撐不住吧?”毛蛋拿起一塊碎片,輕輕一捏就碎了,欲哭無淚,“咱們忙活半天,就搞出一堆高級一點的…粉筆?”
連續的失敗和刺鼻的氣味,讓團隊士氣低落到了穀底。連最樂觀的王小虎都蔫了,對著那堆“失敗品”發呆:“遇哥,咱這‘變廢為寶’,是不是方向錯了?這寶…有點廢啊…”
陳遇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重生的知識儲備裡,也沒有這種極致土法的細節啊。難道這條路真的走不通?
就在一片愁雲慘霧中,一直負責遠程數據監控和程序優化的張偉,突然發來一條簡短的消息:“發現異常數據點。第7號實驗即第二次實驗),雖然整體性能差,但在保溫階段中期,壓力出現一次微小異常波動+0.05pa),持續時間3秒。波動結束後,對應區域的溫度傳感器讀數有輕微滯後性上升。疑似局部反應加劇。”
這個發現太細微了,幾乎被淹沒在海量的失敗數據裡。但張偉就像最精密的雷達,把它捕捉到了。
孫宇立刻跟進分析:“壓力微小波動可能導致樹脂局部流動加劇,短暫改善纖維浸潤?但為何整體效果不佳?建議:嘗試主動引入可控的微小壓力波動,模擬此效應,但需精確控製幅度和時機,避免整體失控。”
這個建議太過大膽和前衛,幾乎像是在走鋼絲!
“壓力波動?這怎麼控製?”毛蛋傻眼了,“那老熱壓罐能穩住就不錯了,還主動讓它波動?萬一波動大了,不就炸了?”
王小虎卻來了興趣:“這個俺懂!就跟揉麵一樣!不能光傻壓,得揣!得摔!麵才勁道!”
陳遇看著王小虎,又看看張偉和孫宇的遠程建議,一個瘋狂的念頭再次湧現。是啊,也許他們之前太追求“穩定”了,對於這種不均勻的廢料和難以掌控的樹脂體係,反而需要一點“混亂”的藝術?
“爸!張偉的程序能實現這種精確的微小壓力波動嗎?”陳遇問道。
陳平皺著眉頭:“理論上…改改參數應該可以。但那破罐子的密封性和響應速度…有點懸。得試試才知道,風險不小。”
就在他們糾結是否要進行這場高風險實驗時,林莉那邊帶來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他們工作室“臭”名遠揚,居然傳到了學校裡。幾個化工係的學生聽說有幾個學長在搞“極端條件下的複合材料回收利用”,味道還很“特彆”,好奇心起,居然組團跑來“參觀學習”了!
於是,一幕奇特的景象出現了:一群戴著厚厚口罩、表情既好奇又痛苦的學生,圍在工作室門口,探頭探腦地看著裡麵一群像是從煤礦裡爬出來的人,在煙霧繚繞預熱烤箱又有點過火)中操作著各種奇怪的設備。
“學…學長…你們這是在…”一個膽子大的學生捂著鼻子問。
王小虎頓時來了精神,叉著腰,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俺們這是在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看見沒,這些破爛,”他指著那堆碎片,“經過俺們鬼斧神工的改造,就能變成…變成…”
他一時卡殼,拿起一塊最新的“餅乾”樣品,想演示一下,結果稍一用力,“哢嚓”一聲,樣品在他手裡斷成兩截。
現場一片寂靜。
王小虎麵不改色:“…變成…教學用具!看!這斷口多麼清晰!充分說明了界麵結合的重要性!同學們要引以為戒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生們:“……”
毛蛋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場意外的“鬨劇”反而衝淡了之前的沮喪。陳遇看著那幫年輕學生既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忽然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