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跨校聯誼與“QQ”上的風波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48章 跨校聯誼與“QQ”上的風波

第148章 跨校聯誼與“QQ”上的風波(1 / 1)

寒冬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而逐漸褪去淩厲,春天的氣息開始在上海濕潤的空氣裡悄然萌動。新的學期伊始,校園裡除了常規的課程,各種社團活動也重新活躍起來。

三月的一個周五下午,周凱神神秘秘地衝進307寢室,臉上洋溢著興奮的光芒,手裡拿著一張色彩鮮豔的海報。

“兄弟們!重大利好!天大的好消息!”他把海報“啪”地一聲拍在桌上,引來正在看書的李文博和擦拭釣具的陳遇、趙強的目光。

海報上畫著抽象的跳舞男女剪影,標題醒目:“春之邂逅——上海水產大學&華東紡織工學院跨校聯誼舞會”。下麵寫著時間地點:周六晚七點,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備注:備有茶點,無需舞伴,輕鬆參與。

“聯誼舞會?還是跟華紡?”趙強眼睛立刻亮了,扔下擦了一半的魚鉤就湊過來,“華紡的姑娘……聽說又時尚又水靈!凱子,你這情報工作可以啊!”

李文博推了推眼鏡,看了一眼海報,語氣平淡:“跨校交流有助於拓展視野,了解不同學科背景同學的思維方式。但從時間成本收益率來看,不如去圖書館預習下周的《水產微生物學》。”

周凱立刻反駁:“文博哥!這你就不懂了!這叫社交投資!人際關係也是生產力!再說了,咱們天天不是實驗室就是圖書館,再不出去走走,都快成水產標本了!老陳,你說對不對?”他把希望寄托在陳遇身上。

陳遇對舞會本身興趣不大,但他想起林莉。這種場合,她如果在,大概會喜歡那種輕鬆熱鬨的氛圍。他笑了笑:“出去放鬆一下也好,就當是學期初的調劑。不過,”他話鋒一轉,帶著點調侃看向周凱,“你這‘社交投資’的動機,恐怕不那麼純粹吧?”

周凱嘿嘿一笑,也不否認:“互利互惠嘛!我都打聽好了,華紡這次來的主要是服裝設計和紡織工程專業的,跟咱們這天天和魚腥味打交道的可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正好見識見識。”

最終,在周凱的極力鼓吹和趙強的強烈附和下,連李文博也被“或許可以討論一下功能性紡織材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可能性”這個理由勉強說服,決定一起去看看。陳遇想著給林莉寫信是的,他們依然保持著頻繁的書信往來)時有新素材可寫,也便同意了。

舞會當晚,學生活動中心被裝飾一新,彩帶氣球點綴其間,燈光調得比平時昏暗柔和了許多。一台cd機正在逐步取代磁帶機成為校園舞會新寵)播放著時下的流行歌曲,從任賢齊的《春天花會開》到羽泉的《最美》,氣氛營造得相當不錯。

水產大學和紡織工學院的同學們起初還有些拘謹,分坐兩邊,偶爾好奇地打量對方。但隨著組織者宣布自由交流開始,以及幾輪集體遊戲下來,場麵逐漸熱絡起來。

周凱如魚得水,很快就和幾個穿著入時、談吐大方的華紡女生聊在了一起,從時裝潮流侃到麵料科技,逗得對方笑聲不斷。趙強則有點手足無措,他被一個活潑的短發女生邀請跳了一支快節奏的舞,差點把人家鞋踩掉,紅著臉躲到一邊猛喝汽水。李文博果然找到了一個戴著厚眼鏡、看起來同樣學術氣息濃厚的男生,兩人在一旁認真地討論著什麼,似乎真的在聊紡織材料。

陳遇拿了一杯橙汁,靠在角落的柱子上,微笑著看著眼前的場景。他很享受這種作為觀察者的狀態。他氣質沉穩,長相俊朗,雖然隻是簡單穿著乾淨的毛衣和牛仔褲,卻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有幾個華紡的女生竊竊私語後,推搡著一個看起來很大方的女生過來邀請他跳舞。

“同學,能請你跳支舞嗎?”女生落落大方,笑容明媚。

陳遇禮貌地欠身,略帶歉意地晃了晃手中的杯子:“不好意思,不太會跳,怕踩到你。謝謝邀請。”

女生略顯失望,但也很得體地笑了笑走開了。這一幕恰好被周凱看到,他趁機溜過來,低聲說:“老陳,可以啊!行情不錯!不過你也太不給麵子了,好歹跳一個嘛!”

陳遇笑著搖頭:“真不擅長這個。你們玩得開心就好。”

他更多的興趣在於觀察兩個學校學生截然不同的氣質。華紡的學生普遍更注重外表,談論的話題也更偏向時尚、藝術和都市生活;而水大的學生則顯得更樸實些,話題總在不經意間繞回專業相關。這種碰撞很有趣。

舞會中途,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大家開始互相留下聯係方式。除了傳統的宿舍電話號碼和bp機號,一個新鮮的名詞被頻繁提及——qq號。

騰訊oicq後更名為qq)在1999年推出後,依托強大的社交屬性,在高校學生中迅速風靡起來。雖然個人電腦普及率依然不高,但學校周邊的網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申請一個qq號,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虛擬頭像和昵稱,在線上聊天,成為了當時最時髦的交友方式。

周凱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和幾位新朋友互換了qq號,還熱情地幫趙強也申請了一個雖然趙強完全搞不懂那玩意兒怎麼用)。連李文博也在那位學術男生的建議下,記下了一個號碼,美其名曰“方便日後交流學術資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華紡的女生,可能就是剛才邀請陳遇未果的那位,在同伴的鼓勵下,又走了過來,這次直接拿出了紙筆:“同學,能留個你的聯係方式嗎?qq號也行。”她眼神裡帶著期待和一絲挑戰的意味。

周圍響起幾聲善意的起哄。陳遇愣了一下。他當然知道qq,工作室為了聯係業務也申請了一個號,主要由毛蛋打理,他自己幾乎不用。他並不想在這種場合留下私人聯係方式,正斟酌著如何委婉拒絕。

就在這時,活動現場負責播放音樂的同學,大概是接到了什麼指示,忽然加大了音量,一首旋律輕快、在當時極具傳唱度的歌曲響徹大廳——正是陳慧琳的《不如跳舞》。熱烈的節奏瞬間點燃了現場,更多人的湧入舞池,注意力被轉移。

陳遇趁著這個空檔,對那位女生抱歉地笑了笑,指了指音響的方向,示意太吵聽不清,然後順勢轉身走向了擺放茶點的長桌,巧妙地避開了這個難題。他拿了塊小蛋糕,心裡想著,回頭得跟林莉說說這個小插曲,她聽了不知會作何反應。

聯誼舞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回寢室的路上,周凱意猶未儘,喋喋不休地分析著哪位女生更有深度,趙強則還在回味那支踩了腳的舞和免費的汽水。李文博若有所思,似乎真的在考慮紡織材料應用於漁網耐磨性的課題。陳遇則覺得輕鬆而有趣,這確實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那個小小的插曲並未完全結束。

幾天後,陳遇像往常一樣,在周末晚上去學校機房,查看工作室的電子郵箱eai的使用逐漸增多,尤其對於需要傳輸文檔和圖紙的業務聯係),並處理一些事務。他登錄了工作室那個很少使用的qq,果然看到毛蛋的留言,彙報了一些省城的業務情況。

處理完正事,他正準備下線,忽然一個係統提示音響起——是一個陌生的好友申請。驗證信息寫著:“華紡舞會,橙汁同學。”

陳遇微微皺眉,立刻明白了過來。他想了想,點開了對方的個人資料一個可愛的卡通頭像,昵稱叫“纖纖”),然後移動鼠標,選擇了忽略該申請。

他並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他關掉qq,打開了一個新的ord文檔,準備給林莉寫郵件。他決定把舞會的事情,包括這個小插曲,原原本本地告訴她。在他看來,坦誠比回避更能避免麻煩。

他在郵件裡詳細描述了舞會的熱鬨,室友們的糗事,也提到了被人邀請跳舞和最後被要聯係方式的事,並強調自己已經明確拒絕且未通過任何陌生人的好友申請。寫完檢查了一遍,他才點擊了發送。

北京的春天風沙依舊很大。林莉在宿舍樓下的機房查收郵件時,看到了陳遇這封長長的“彙報信”。起初,她看著陳遇描述舞會的細節,看著趙強踩腳、周凱侃大山,還忍不住笑出聲。但看到後麵,尤其是“橙汁同學”和qq好友申請那段,她的嘴角慢慢抿了起來。

一種微妙而陌生的情緒,像是吃了一顆沒熟透的梅子,悄悄在心裡泛開。她知道陳遇很優秀,吸引人注意是正常的,他也坦誠地告訴了自己。但……想到有彆的女生在舞會上那樣大方地邀請他,還試圖通過更新的聯係方式接近他,她心裡就有點不是滋味。

她盯著屏幕看了好久,然後移動鼠標,打開了oicq的登錄界麵她也有qq號,主要用於和班裡同學以及周凱等人聯係,但和陳遇反而很少用,他們更習慣郵件和電話)。她看著那個灰著的、陳遇工作室的企鵝頭像,猶豫了一下,最終沒有說什麼。她關掉了qq,給陳遇回了一封郵件。

郵件裡,她先是開心地回應了舞會的趣事,叮囑趙強下次跳舞前先練練基本功,誇周凱是“社交天才”,對李文博的學術跨界表示敬佩。然後,在郵件的最後,她貌似隨意地加了一句:

“看來某人的‘行情’確實很好嘛~(皺鼻子的表情)不過,‘橙汁同學’的眼光倒是不錯。ps:北京今天風好大,沙子都快吹進機房了,心情都不晴朗了。”

陳遇在機房看到這封回信,尤其是最後那看似調侃實則暗藏小刺的一句,以及那個手打的“(皺鼻子的表情)”,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忍不住低笑起來。他幾乎能想象出林莉皺著鼻子、略帶嬌嗔打下這行字的樣子。

這種帶著點小醋意的反應,非但沒讓他覺得麻煩,反而心裡泛起一絲奇異的甜。他知道,這是她在乎的表現。

他立刻回複:“行情好壞與我無關。橙汁再解渴,也比不上家裡泡的茶對味。ps:上海今晚月色很好,可惜風裡沒有沙子,隻有……某隻小貓隔著千裡傳來的‘殺氣’?放心,qq號一年到頭也登錄不了幾次,它隻認識毛蛋和客戶。”

郵件發出去沒多久,林莉的回複就來了,隻有簡短的一句:“哼!算你識相!(吐舌頭表情)我去看書了!”

看著這回複,陳遇知道,這場因跨校聯誼和新興通訊方式引發的小小風波,算是煙消雲散了。但這也提醒了他,在這個聯係越來越便捷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也需要更加細心和坦誠地去維護。

而此刻,遠在北京的林莉,看著屏幕上陳遇的回複,尤其是“家裡泡的茶”那個比喻,嘴角終於忍不住彎了起來,剛才那點小情緒早已不翼而飛。她心情轉晴,甚至輕聲哼起了那天舞會上聽到的《最美》的調子。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