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數碼時代的漣漪與實驗室的硝煙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154章 數碼時代的漣漪與實驗室的硝煙

第154章 數碼時代的漣漪與實驗室的硝煙(1 / 1)

大四學年的序幕拉開,307寢室的氛圍與以往截然不同。過去的書本堆疊間,如今夾雜著“旭遇”工作室的技術圖紙、產品樣品和會議筆記。學業與事業的界限變得模糊,卻又在彼此的滋養中愈發清晰。

陳遇的日程表精確到了小時。白天,他穿梭於教室、圖書館和實驗室,如饑似渴地吸收著《水產工程材料學》、《漁業機械設計》等專業課程的知識,並將其與“虎煌”的實踐相互印證。晚上,他則化身為“旭遇”的遠程技術總監,通過電話和郵件與省城的父親陳平、毛蛋溝通生產細節,與北京的孫宇、張偉、王小虎探討技術難題,還要審閱周凱起草的市場分析報告和李文博建立的力學模型。重生的緊迫感讓他恨不得將一分鐘掰成兩瓣用。

趙強將對釣魚的熱情全部傾注到了他的畢業設計——《幾種天然植物提取物對鯽魚、鯉魚誘食效果的評價及其在環保餌料中的應用研究》上。他幾乎泡在了學校的水產動物營養實驗室,小心翼翼地配置著各種提取物溶液,設計著迷宮實驗裝置,記錄著實驗魚類的攝食行為變化,那股認真勁兒讓導師都刮目相看。他的“人體風味檢測儀”鼻子和舌頭)也有了用武之地,常常能提出一些讓李文博都覺得有趣的假設。

李文博的《基於“虎煌”複合材料的輕量化高強度釣具部件結構優化設計》課題,則將他嚴謹的學術風格發揮到了極致。他不僅大量查閱國外最新的複合材料論文,還利用學校機房那台安裝了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5.4版本,2000年發布)的高性能計算機相對當時而言),對陳遇他們帶回的“虎煌”材料性能數據進行模擬計算,試圖從理論上找到最優的結構設計方案。他常常為了一個微小的參數調整,在機房一坐就是半天。

周凱的《新材料初創企業“旭遇”案例)市場切入與品牌建設策略研究》則讓他如魚得水。他不僅動用了所有的人際關係網絡進行市場調研,更是成為了互聯網的積極擁躉。他頻繁出入網吧學校機房網絡限製較多),在海角社區、西祠胡同等當時流行的論壇的財經、創業、釣魚版塊潛水,搜集信息,甚至小心翼翼地嘗試發出一些試探性的帖子,了解潛在客戶群體對“虎煌”這類產品的認知和期待。他還開始研究當時剛剛興起的電子商務網站如易趣網),思考著未來線上銷售的可能性。他的時尚嗅覺也用在了正途上,開始著手設計“旭遇”的ogo和產品手冊的視覺風格。

新事物的漣漪悄然蕩入他們的生活。周凱率先裝備了那部摩托羅拉v60,雖然價格不菲,但彩屏和和弦鈴聲帶來的優越感,以及更清晰的通話質量,讓他在信息獲取和對外聯絡上確實快人一步。他甚至還用手機那30萬像素的攝像頭雖然後來被張偉吐槽精度還不如實驗室的顯微鏡)拍下了產品手冊的初稿設計,彩信發給陳遇看儘管經常因為網絡問題發送失敗)。

更重要的新工具是u盤。在陳遇的強烈建議下,工作室斥“巨資”購買了兩個64b的朗科u盤當時閃存盤的領導品牌之一)。這徹底改變了他們的數據交換方式。李文博龐大的有限元模型數據、孫宇發來的複雜算法參數、張偉的控製程序更新、周凱設計的產品手冊大尺寸圖片文件,終於告彆了需要壓縮分割成十幾張軟盤才能攜帶或郵寄的窘境。雖然容量依舊有限,且價格昂貴,但其便捷性和可靠性帶來了效率的極大提升。毛蛋也終於不用再為那一堆容易損壞的軟盤而頭疼了。

然而,技術的道路從未平坦。就在團隊以為“虎煌2.0”工藝已然穩固時,一個新的、極其隱蔽的問題浮出水麵。

一批交付給農機廠周工的新型號部件,在廠內進行的疲勞測試中,出現了早期開裂的現象,雖然不是全部,但廢品率顯著高於協議要求。

消息傳回,工作室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陳平師傅眉頭緊鎖,反複檢查著生產記錄,確認每一步操作都嚴格遵循了規程。毛蛋急得嘴角起泡,這批訂單金額不小,更是維持與農機廠良好合作關係的關鍵。

陳遇第一時間通過電話了解了情況,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讓父親將出現問題的部件樣品以及對應批次的所有原始數據記錄立刻用最快的方式寄到學校。

包裹到達那天,307寢室臨時變成了一個緊急技術分析室。問題部件擺放在桌子中央,那細微的裂紋在燈光下仿佛嘲諷的嘴角。

“所有宏觀工藝參數看起來都沒有異常。”李文博推著眼鏡,對比著數據記錄表,“溫度、壓力、時間都在控製範圍內。”

“難道是材料本身的問題?”趙強猜測,“這批次的原料有問題?”

陳遇沉思著,拿起一個廢件,仔細感受著斷口:“不像。強度數據是達標的,問題出在耐疲勞性上。這更像是……內部存在微應力集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微應力?”周凱不太理解這個術語。

“就是材料內部看不見的、不均勻的應力,”李文博解釋道,“在交變載荷下,它會成為裂紋萌生的起點。”

“如何檢測?如何避免?”陳遇看向李文博和通過電話連線的)孫宇、張偉。

孫宇的聲音從功放裡傳出,依舊冷靜,但語速稍快:“常規檢測難以發現。需要從更微觀的層麵分析。可能是樹脂固化度在局部區域的微小差異,或者纖維與樹脂界麵結合狀態的波動。需要更高精度的工藝控製。”

張偉言簡意賅:“當前傳感器精度不足,無法捕捉固化過程微變化。需升級更高精度熱電偶及壓力傳感器。或研發新的間接監測算法。”

問題指向了現有技術條件的極限。這不是操作失誤,而是工藝本身還不夠“完美”所隱藏的深層次問題。

挑戰空前嚴峻。這不僅關係到眼前的訂單,更關係到“虎煌”材料在高可靠性工業應用領域的聲譽和未來。

陳遇沒有慌亂。重生的經曆讓他習慣了麵對困境。“爸,毛蛋哥,立刻暫停這批型號的生產。對所有庫存原料和半成品進行複檢。孫宇,張偉,麻煩你們立刻搜集所有關於複合材料微應力形成機理及控製的最新文獻,尤其是國外的前沿研究。文博,集中精力分析現有數據,嘗試建立微應力與宏觀工藝參數之間的統計關聯模型,哪怕隻是相關性分析也好。凱子,做好與農機廠周工的溝通工作,坦誠問題,告知我們正在全力解決,爭取時間。強子,你……”

他目光掃過趙強,忽然靈光一閃,“……你認識生物係那邊做電子顯微鏡掃描的同學嗎?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借用電鏡觀察一下斷口形貌,看看能不能找到線索!”

陳遇的臨場指揮,條理清晰,分工明確,將突如其來的危機轉化為一場多線並進的科研攻關。團隊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沒有人抱怨,隻有全力以赴的決心。

接下來的日子,307寢室和遠在北京的孫宇、張偉都進入了廢寢忘食的狀態。李文博的電腦幾乎24小時運行著模擬程序;陳遇抱著厚厚的英文期刊穿梭於圖書館和國際文獻傳遞服務處;趙強真的通過關係聯係上了生物係的電鏡實驗室,軟磨硬泡爭取到了寶貴的上機觀察時間;周凱則不斷與周工保持溝通,用真誠和專業的態度穩住了客戶。

孫宇和張偉從清華和北航的圖書館、數據庫裡挖掘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論文。張偉甚至嘗試編寫了一個基於模糊邏輯的算法,試圖從現有的、看似無規律的工藝數據中挖掘出與微應力可能相關的隱藏模式。

終於,在電鏡照片上,他們觀察到了一些極其細微的、不同於正常區域的界麵剝離現象。結合孫宇找到的一篇關於“固化過程溫度場均勻性對界麵性能影響”的論文,以及張偉算法挖掘出的“升溫速率與壓力保持時間的一個特定組合區間”與不良率存在弱相關性,問題的根源被逐漸縮小範圍。

問題的根源被鎖定在熱壓罐內部大型構件如模具本身)在快速升溫過程中吸熱導致的瞬時、微小溫度場不均勻,這種不均勻在宏觀測溫點上難以體現,卻足以影響樹脂局部的固化交聯反應和界麵應力狀態。

“需要降低大型模具的升溫速率,或者在程序上增加一個針對特定模具的‘溫度均衡等待階段’。”陳遇做出了判斷。

這是一個需要經驗和膽識的決定,意味著要犧牲一部分效率來換取極致的質量穩定性。

陳平師傅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肯定地說:“遇仔,你判斷得對。以前做精密件的時候,也講究個‘火候’要透、要勻。我這就調整工藝參數,下一爐小批量試產看看!”

新的工藝參數被嚴格執行。雖然生產周期延長了幾個小時,但隨後生產出的部件,經過檢測和初步的疲勞測試,性能穩定性和一致性得到了顯著提升!送往農機廠複檢後,完全達到了要求標準。

危機解除。

這場意外的技術風波,雖然帶來了短暫的焦慮和額外的成本,卻像一次高壓淬火,讓團隊的技術能力、解決問題的流程以及客戶危機處理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升。他們不僅解決了一個潛在的技術隱患,更積累了對“虎煌”材料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精細的控製手段。

經此一役,陳遇深感技術研發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在團隊內部提出,必須建立更係統、更前沿的技術預研機製。他讓孫宇和張偉定期整理國內外複合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讓李文博關注新的檢測分析技術;甚至鼓勵王小虎在機械設計上更大膽地嘗試新結構、新工藝。

“我們不能隻滿足於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要能看到下一步的方向。”陳遇在團隊會議上說,“也許下一步,我們就該考慮更高性能的‘虎煌3.0’,或者探索‘虎煌’在完全不同領域的應用可能性。”

他的目光,已經越過眼前的學業和訂單,投向了更遙遠的未來。數碼時代的漣漪正層層蕩開,而實驗室裡的無聲硝煙,淬煉著他們奔向未來的鋒芒。大學最後一年的挑戰與機遇,正以更複雜、更深刻的方式展開。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