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省工業廳韓立誠顧問後,陳遇站在略顯簡陋的辦公室窗前,望著窗外廠區內忙碌的景象,心中波瀾起伏。韓老帶來的不僅僅是幾句口頭鼓勵,更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旭遇’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更高層麵的視野。這對於一家剛剛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稱號、正努力向國家級‘小巨人’衝刺的年輕企業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東風。
林莉輕輕走到他身邊,將一杯熱茶遞給他,柔聲道:“韓老的話,意義不小。如果真能爭取到省裡的貼息貸款或專項補貼,我們第二條生產線的資金壓力會小很多。”
陳遇接過茶杯,指尖傳來的溫熱讓他思緒更加清晰。他轉身看向林莉,目光深邃:“莉莉,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這是官方對我們技術路線、發展方向的認可。‘漁火’為什麼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那些下三濫的手段?就是覺得我們根基淺,背後無人。現在,我們要讓所有人看到,‘旭遇’不僅技術過硬,更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的創新力量!”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你說得對。”林莉讚同地點頭,眼中閃爍著與有榮焉的光芒,“那我們接下來……”
“主動出擊!”陳遇斬釘截鐵地吐出四個字,“不能再讓‘漁火’牽著鼻子走了。他們舉報我們虛假宣傳?好,我們就借此機會,把我們的技術實力和合規性,徹底、公開地展示出來!同時,我們要利用好‘專精特新’和即將進入‘小巨人’培育庫的政策優勢,化被動為主動!”
他立刻召集核心團隊開會。片刻後,二樓會議室內,陳遇、林莉、孫宇、李文博、毛蛋、周凱、張偉,以及手上還纏著繃帶但堅持參與會議的王小虎齊聚一堂。連程曉風老爺子和秦老爺子也被請來旁聽。
陳遇沒有廢話,直接傳達了韓立誠顧問到訪的消息以及自己的判斷。眾人聞言,精神都為之一振。
“太好了!有政府支持,看‘漁火’還敢不敢那麼囂張!”毛蛋興奮地一拍桌子。
孫宇推了推眼鏡,冷靜分析:“政策支持是利好,但具體如何對接、如何申請,需要專業的規劃和準備。尤其是針對‘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的扶持政策,往往有特定的方向和門檻。”
李文博補充道:“我們的技術符合綠色製造、循環經濟的方向,這是很大的加分項。但需要係統性地整理材料,突出我們的創新點和社會效益。”
陳遇點點頭:“孫宇,文博,政策研究和申報材料準備,就交給你們兩位學霸。務必吃透省裡乃至國家層麵的相關扶持政策,儘快拿出一份詳細的申請方案,目標直指貼息貸款和技改補貼。”
“沒問題。”孫宇和李文博異口同聲,眼中充滿了挑戰的光芒。
“其次,應對‘漁火’的舉報。”陳遇目光轉向林莉和周凱,“莉莉,你負責內部資料整理,把所有專利證書、檢測報告、包括釣王杯組委會的抽檢報告,做成一個清晰的證據包。同時,主動邀請市質監局、工商局的專家來廠裡實地考察,全程開放,透明到底!我們要把這次調查,變成一次官方的‘現場認證’!”
林莉會意:“明白。我還會聯係幾家一直關注我們的主流媒體,適時進行客觀報道,讓公眾看清事實。”
“凱子,”陳遇看向周凱,“你的任務更重。除了配合莉莉做好媒體溝通,我還要你策劃一個大型活動——‘旭遇開放日暨‘遇龍’技術品鑒會’!”
“技術品鑒會?”周凱眼睛一亮。
“對!”陳遇站起身,走到白板前,邊寫邊說,“時間就定在工商局調查結束之後。邀請對象包括:現有和潛在客戶、行業專家、媒體記者、釣友代表,甚至……可以向‘漁火’發出‘友好’邀請!”
毛蛋一愣:“邀請他們?那不是引狼入室嗎?”
陳遇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就是要讓他們來!在眾目睽睽之下,在我們的主場,讓他們親眼看看‘遇龍’的技術和品質!我們要用絕對的實力,讓他們所有的詆毀不攻自破!同時,這也是向整個行業展示我們自信和開放姿態的機會!”
程老爺子聞言,捋須讚道:“好!遇仔這招高明!陽謀破陰謀,堂堂正正,才是王道!”
秦老爺子也嘿嘿一笑:“對頭!讓那些背後搞小動作的魑魅魍魎,在光天化日下現原形!”
陳遇繼續部署:“開放日當天,我們要設置幾個核心環節:一是技術展示區,由孫宇、文博講解‘虎煌’材料的原理和優勢;二是生產工藝參觀,由我爸和平叔帶領參觀車間,展示我們的質量管控;三是釣竿性能實測區,可以設置對比測試,讓來賓親手體驗‘遇龍’的手感;四是釣王杯冠軍經驗分享,由我和強子介紹比賽情況,重點突出裝備的可靠性。”
周凱飛快地記錄著,大腦已經開始飛速運轉,構思活動細節和宣傳方案。
“另外,”陳遇看向張偉,“偉哥,網絡安全不能放鬆。我估計,‘漁火’正麵受挫,可能會加大網絡攻擊力度。特彆是開放日前夕,一定要確保官網和內部係統萬無一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偉麵無表情地點點頭:“。已部署多重防護。實時監控。”
“最後,”陳遇的目光掃過所有人,最終落在王小虎身上,“新生產線的建設,是這一切的基礎。虎子,你手不方便,但腦子沒壞。設備安裝調試的方案,你和孫宇、文博多碰頭,把好技術關。毛蛋哥,設備進口和物流你盯緊點,儘快到位。”
王小虎用沒受傷的左手用力捶了捶胸口:“遇哥你放心!俺就是剩一隻手,也能把這事兒整明白!”
毛蛋也拍著胸脯:“日本那邊我都聯係好了,通關手續也在辦,保證以最快速度運回來!”
會議結束後,整個“旭遇”基地如同精密儀器般高速運轉起來。孫宇和李文博泡在政策文件和專利資料裡,開始起草一份厚實的項目申報書;林莉和周凱分工合作,一個負責對接政府部門和準備接待,一個開始策劃開放日的每一個細節,設計邀請函、布置會場、聯係媒體;張偉的“網絡運營中心”指示燈閃爍不息,防禦係統全麵開啟;車間裡,陳平師傅帶著工人們一邊維持現有生產,一邊開始清理規劃新生產線區域;王小虎則纏著孫宇和李文博,用左手笨拙地比劃著設備圖紙,積極參與討論。
陳遇作為總指揮,穿梭在各個環節之間,協調資源,解決突發問題。他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團隊中凝聚。前世的他,孤身一人,遇到困難隻會逃避抱怨。而今生,他擁有了一支目標一致、能力互補、信任無間的團隊,這讓他麵對任何挑戰都充滿了底氣。
幾天後,市質監局和工商局的聯合調查組如期而至。帶隊的是市質監局的一位副局長,姓王,麵色嚴肅。黃明遠不知從哪兒得到了消息,也陰魂不散地跟了過來,美其名曰“關注行業健康發展”。
陳遇和林莉親自在廠門口迎接,態度不卑不亢。
“王局長,各位領導,歡迎蒞臨‘旭遇’指導工作。”陳遇上前握手,語氣從容,“我們公司上下秉持開放透明的原則,全力配合調查。”
王局長微微點頭,目光掃過整潔的廠區和精神飽滿的員工,臉色稍霽:“陳總年輕有為啊。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核實一些群眾反映的情況,希望你們理解。”
黃明遠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插話:“王局長,您可得嚴格把關啊。現在有些企業,為了出名,什麼數據都敢吹。”
陳遇看都沒看黃明遠,直接對王局長說:“局長,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的所有技術資料和生產記錄都已備好,車間也完全開放,請各位領導隨意檢查。”
調查隨即展開。孫宇和李文博抱來了厚厚的專利證書、權威機構檢測報告、原材料進貨單、生產流程記錄、以及每一批“遇龍”釣竿的出廠檢驗數據。資料之齊全、規範,讓調查組的專家們都暗自點頭。
隨後,調查組進入車間。陳平師傅親自做向導,詳細講解每一道工序。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看到領導過來,雖然有些緊張,但操作一絲不苟。當調查組專家隨機抽取了幾支成品釣竿,現場進行簡單的彎曲度和重量檢測時,數據完全符合甚至優於宣稱的標準。
黃明遠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幾次想開口質疑,都被王局長用眼神製止了。
最後,調查組甚至調取了“遇龍”釣竿在釣王杯比賽前,由組委會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的抽檢報告,結果同樣是各項指標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