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遇”釣魚培訓基地內,淬煉依舊。汗水與歡笑,專注與競爭,構成了這裡不變的底色。然而,與往日封閉訓練不同,一股隱隱的興奮與緊張情緒在隊員們之間流動——他們即將迎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公開挑戰賽。
消息是周凱放出的。作為宣傳總監,他深諳“饑餓營銷”與“實戰造勢”之道。在他的策劃下,“旭遇三叉戟指三支戰隊)迎戰八方釣友”的內部交流賽公告,悄然出現在國內幾家大型釣魚論壇和“旭遇”官方社群平台。公告措辭謙遜,聲稱是“向廣大釣友學習、檢驗訓練成果”,但“旭遇”和金招牌以及“釣聖”程老爺子坐鎮的消息,還是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
公告一出,基地內部頓時炸開了鍋。
“啥?這就要比賽了?還是公開的?”“掠食者”戰隊的劉星差點從路亞練習池邊跳起來,手裡擬餌差點又飛出去,“韓教練知道了不得扒了我們的皮?我‘之’字遛狗步還沒練利索呢!”
“遇龍”戰隊的孫小海則是對著鏡子反複練習揚竿後的“帥氣的”控魚姿勢,嘴裡念念有詞:“到時候鏡頭肯定多,我得穩住,得像默哥那樣,雲淡風輕……”旁邊一個隊員無情戳破:“得了吧小海,你先把程老說的‘穩如磐石’練好,彆到時候魚一發力,你跟著魚一起跳水裡就行!”
李默作為“遇龍”戰隊的核心,表現得出奇冷靜。他依舊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日常訓練,隻是在訓練間隙,會拿著筆記本,反複研究對手可能使用的釣法和餌料特點。他的沉穩感染了不少隊友,讓大家躁動的心稍稍安定。
“旭日”戰隊的周小波壓力最大,他不僅要參賽,還要負責部分現場解說和互動直播。這幾天他對著鏡頭說話都快形成肌肉記憶了,連做夢都在念叨:“各位釣友,歡迎來到……哎呀,這口播還是不夠自然……”
訓練場上,教練們的鞭策也更加嚴厲。
程老爺子巡視“遇龍”戰隊釣位,目光如電:“公開賽,丟的不是你們自己的人,是‘旭遇’的臉麵!是老頭子我的招牌!李默,你窩子做得不錯,但補窩的時機還要再精準半分!孫小海!你那浮漂調得靈不像靈,鈍不像鈍,神仙難釣午時魚,你這是在考驗魚的智商還是考驗我的耐心?重調!”
路亞池邊,老韓的嗓門依舊洪亮:“趙猛!擬餌落水聲能不能小點?你是怕魚不知道你來了嗎?溫柔!要像對待初戀一樣對待每一次拋投!劉星!抽停節奏!節奏!說了多少遍,不是讓你抽搐!”
就連一向“煙火氣”十足的餌料實驗室,氣氛也嚴肅了許多。趙強把三支戰隊的餌料師和重點培養對象叫到一起,召開了“戰前餌料保障會議”。
“都聽好了!”趙強雙手叉腰,圍著操作台踱步,表情是少有的鄭重,“這次來的,不是省油的燈!肯定有琢磨咱們餌料路數的!所以,基礎款要穩,招牌款要狠,秘密武器……”他壓低聲音,從鎖著的櫃子裡拿出幾個貼著不同顏色標簽的小瓶子,“……要陰!哦不,要出奇製勝!”
錢小磊眼睛緊緊盯著那些小瓶子,呼吸都急促了幾分。李默則仔細記錄著趙強對每種“秘密武器”適用魚情和水情的講解。
“小磊,”趙強點名,“你負責‘遇龍’戰隊基礎款和一款針對猾鯉的‘軟黏刺客’,狀態必須給我拿捏死!”
“明白,強叔!”錢小磊用力點頭。
“小默,”趙強看向李默,“你心思細,嗅覺靈,‘掠食者’那邊需要一款針對活性不高鱸魚的‘緩沉逗引’軟餌,味型要淡而持久,動作要騷,這事交給你琢磨。另外,‘旭日’戰隊直播互動時需要一款視覺效果好的‘彩虹散炮’,你協助他們餌料師搞定。”
“好的,強叔。”李默沉穩應下。
趙強看著這兩個他最看好的年輕人,拍了拍手:“行了,都動起來!彆給俺老趙丟人!誰要是關鍵時刻掉鏈子,以後就彆想進我這實驗室的門!”
眾人一哄而散,各自忙碌。實驗室裡再次彌漫起各種複雜的氣味,但這一次,空氣中更多了一份臨戰前的凝練。
就在基地為公開賽緊鑼密鼓準備的同時,“旭遇”總部,“軒轅”項目組也進入了攻堅階段。
孫宇和李文博幾乎住在了實驗室。那批珍貴的石墨烯改性碳纖維樣品,如同嬌貴的公主,對溫度、壓力、樹脂配比、固化曲線都極其敏感。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循環往複。
“不行,第三批次固化後,界麵結合處還是出現了微觀裂隙。”李文博看著電子顯微鏡下的圖像,眉頭緊鎖。
孫宇推了推眼鏡,盯著電腦屏幕上複雜的應力模擬數據:“是我們的鋪層設計在應對這種新材料各向異性時考慮不足。需要重新優化鋪層角度序列,在保證主受力方向模量的同時,兼顧橫向韌性,減少內應力集中。”
“這意味著幾乎要推倒重來。”李文博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就重來。”孫宇的語氣沒有絲毫動搖,“‘軒轅’必須是完美的,至少是無限接近完美。否則,我們無法兌現對陳總的承諾,也無法真正站在行業之巔。”
兩人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屬於技術人的執拗和堅定。沒有多餘的話語,他們再次埋首於數據和圖紙之中。實驗室的燈光,常常亮到東方既白。
然而,暗流並未因表麵的忙碌而停歇。
張偉的辦公室裡,信息不斷彙入。那家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對日利散股的吸納仍在繼續,動作更加隱蔽。而針對“旭遇”的匿名技術詢盤,也變換著方式再次出現,這次瞄準的是“旭遇”新一代漁輪研發中使用的某種特殊軸承供應商。
更讓張偉警覺的是,他布控的網絡安全係統成功攔截了一次針對“軒轅”項目組外圍協作單位——一家精密模具廠的定向網絡滲透嘗試。攻擊手法極其高明,幾乎繞過了常規防禦,若非張偉提前布設了陷阱,後果不堪設想。
“對方顯然知道‘軒轅’計劃的存在,並且急於獲取相關情報。”張偉向陳遇彙報時,語氣凝重,“雖然這次攔截成功,但打草驚蛇了。他們接下來可能會更謹慎,或者……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陳遇站在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著樓下井然有序的廠區和遠處初具規模的培訓基地,沉默片刻,問道:“內部篩查情況如何?”
“核心研發團隊背景乾淨,忠誠度毋庸置疑。但項目涉及的外協單位較多,人員複雜,存在泄密風險點。另外,”張偉調出一份人員流動報告,“上個月,一名負責‘掠食者’係列普通型號生產的基層技術員離職,理由是回鄉發展。但他離職前一段時間,曾多次試圖打探‘軒轅’項目的風聲,雖然被擋了回去,但行為可疑。我們正在追蹤他的動向。”
陳遇點了點頭:“加強內部保密教育,尤其是對接觸‘軒轅’項目,哪怕是邊緣信息的人員。外協單位那邊,偉哥你親自去溝通,簽訂更嚴格的保密協議,並安排一次全麵的安全核查。至於那個離職的技術員……”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光,“盯緊他,看看他回去‘發展’什麼。”
“明白。”張偉領命,頓了頓,又問,“公開賽在即,基地那邊的安保是否需要升級?”
陳遇沉吟道:“適度加強即可,不要影響比賽氛圍和隊員心態。重點是核心研發區和關鍵生產區域。對手的目標是技術,暫時不會對一群孩子下手。讓凱子那邊,按原計劃宣傳,甚至可以適當高調,吸引外界目光,某種程度上也能起到掩護作用。”
張偉心領神會:“聲東擊西,我明白了。”
公開賽的日子終於到來。
“旭遇”培訓基地人頭攢動,彩旗飄揚。不僅聞訊而來的釣魚愛好者擠滿了觀摩區,多家行業內媒體和釣魚自媒體人也架起了長槍短炮。周凱穿著印有“旭遇”ogo的定製馬甲,穿梭在人群中,指揮著攝像團隊,忙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興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