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路亞釣魚邀請賽的燙金邀請函,與一份來自國內釣王杯台釣巡回賽華東賽區的加急賽事通知,幾乎是前後腳送達了旭遇培訓基地。這兩份文件如同在平靜的湖麵同時投下兩顆重磅石子,激起的不是簡單的漣漪,而是洶湧的浪潮,瞬間讓整個基地的氛圍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張而又充滿鬥誌。
雙線作戰!這是旭遇戰隊自成立以來,首次麵臨同時應對國際、國內兩大賽事的嚴峻考驗,也是對戰隊建製和公司綜合運營能力的一次全麵檢閱。
戰略方向清晰無比:遇龍台釣戰隊主攻國內,深耕本土市場,穩固根基;掠食者路亞戰隊劍指國際,開疆拓土,揚名立萬;旭日綜合戰隊則需發揮其媒介特性,靈活穿梭於兩條戰線之間,負責內容創作、形象傳播與後勤支援。三條戰線,目標明確,分工協作,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呈幾何級數增長。
基地最大的理論教室裡,備戰會議的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陳遇端坐主位,左側是須發皆白、不怒自威的程老爺子,以及眯著眼、慢悠悠盤著核桃的秦老爺子;右側則是聲若洪鐘、麵容肅殺的老韓教練。三支戰隊的核心隊員——李默、趙猛、周小波、孫小海、劉星、錢小磊等人,以及管理層代表林莉、周凱、張偉遠程連線)悉數在列。
同誌們!陳遇的聲音打破了寂靜,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兵分兩路,各自為戰,但要擰成一股繩!這是我們‘旭遇’戰隊邁向成熟的關鍵一步!
他目光首先投向以李默為首的遇龍戰隊:華東賽區,是我們家門口的硬仗!對手,很多都是我們知根知底的老朋友,老對手;環境,是我們熟悉的山山水水。這一戰,沒有陌生的借口,隻有實力的碰撞!你們的任務,就是穩紮穩打,打出我們‘遇龍’的沉穩與紮實,必須扞衛我們在國內台釣領域的領先地位,鞏固根基!李默!
到!李默應聲而起,身姿挺拔,眼神清澈而堅定。
有沒有信心?
有!李默的回答簡潔有力,陳總放心,‘遇龍’必不負重托!穩紮穩打,寸土不讓!他身後的孫小海、錢小磊等人也紛紛挺直了腰板,眼神中充滿了躍躍欲試的戰意。
陳遇滿意地點點頭,目光隨即轉向以趙猛為核心的掠食者戰隊,語氣變得更加激昂:‘掠食者’!你們的戰場,在琵琶湖!那是亞洲頂級的路亞殿堂,彙聚了日本、韓國、東南亞各路頂尖高手!環境,是陌生的浩瀚湖麵;魚情,是複雜多變、狡猾謹慎的琵琶湖鱸魚!語言不通,規則可能陌生,甚至……可能還會遇到一些賽場之外的‘小麻煩’。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但這正是磨礪你們的最好機會!目標,不是給你們壓力非要拿個冠軍回來!而是要打出我們‘旭遇’路亞的淩厲與敏捷,打出中國年輕路亞釣手不畏強手、敢於亮劍的精神風貌!讓亞洲釣壇都看清楚,我們中國,不僅有悠久的台釣傳統,更有銳意進取的路亞新銳!趙猛!
到!趙猛猛地站起,如同一杆標槍,眼神銳利如鷹,聲音洪亮,遇哥!你就瞧好吧!管他什麼湖,什麼魚,什麼高手,俺們的‘掠食者’係列就是為征服而生的!保證完成任務,打出風格,打出水平!絕不給‘旭遇’丟人,絕不給中國釣手丟臉!他揮舞著拳頭,那股舍我其誰的霸氣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劉星等隊員也受其鼓舞,紛紛握緊了拳頭。
老韓教練在一旁抱著胳膊,洪亮的嗓門如同炸雷般響起:都給我把耳朵豎起來聽好了!出去了,你們肩膀上扛著的,不隻是‘旭遇’的ogo,更是中國路亞的臉麵!誰要是關鍵時刻慫了,軟了,技術變形了,回來老子第一個收拾他!練了這麼久的抗乾擾,彆到了真場上就成了軟腳蝦!
程老爺子緩緩撚著胡須,深邃的目光在李默和趙猛之間掃過,聲音平和卻帶著千鈞之力:台釣重‘守’,講究的是耐心布局,靜待時機,是‘穩如磐石’的功夫;路亞重‘攻’,追求的是主動出擊,隨機應變,是‘動如脫兔’的敏捷。然,無論攻守,其根基皆在於一個‘穩’字。心穩,則手穩;手穩,則竿穩;竿穩,則機會至。國內國外,賽場不同,對手不同,但這顆‘定心’,是一樣的道理。切忌心浮氣躁,被外物所擾。
秦老爺子慢悠悠地接口,目光卻瞥向了正在摩拳擦掌的趙強:老程說得在理。餌料之道,亦是如此。國內塘釣,水肥魚猾,俺那‘秘製腥魂’講究的是味道濃鬱,狀態持久,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琵琶湖那邊,水清魚精,強子鼓搗的‘自然之息’路亞款,追求的是味道自然,形態逼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路子看似不同,但內核相通,都是要摸準特定環境下魚的脾氣,投其所好。強子,兩邊你都得上心,可不能顧此失彼。
趙強立刻把胸脯拍得震天響,臉上洋溢著自信與興奮:二老放一百個心!俺老趙彆的不敢吹,在餌料這塊,那就是魚兒肚子裡的蛔蟲!國內這邊,‘秘製腥魂’的升級版俺早就備好了,保證讓‘遇龍’的小子們窩子發得又快又持久!日本那邊,‘自然之息’路亞款俺又做了微調,加了點……嘿嘿,秘密武器,保證那琵琶湖的鱸魚聞了就走不動道!兩邊,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戰略既定,整個旭遇培訓基地立刻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儀器,高速運轉起來,並且無形中被劃分成了兩個風格迥異卻又緊密聯係的備戰區域。
遇龍戰隊所在的台釣訓練區,彌漫著一種沉穩、紮實,近乎於禪意的氛圍。數個標準競技池畔,李默帶著隊員們進行著日複一日、看似枯燥卻至關重要的基礎練習。調漂,要求的是分毫不差的靈敏與穩定;做窩,講究的是精準投喂與節奏掌控;拋竿,追求的是如臂使指的流暢與落點精準;觀漂,考驗的是明察秋毫的專注與經驗判斷;揚竿,則需要瞬間爆發與沉穩控製的完美結合。程老爺子如同定海神針,背著手緩緩巡視,目光銳利如鷹,往往隊員自己都未曾察覺的細微角度偏差或發力瑕疵,都逃不過他的法眼,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針見血的指點。穩如磐石,動如脫兔這八個字,被他用最嚴苛的標準,烙印在每一個遇龍隊員的肌肉記憶裡。旁邊的餌料實驗室內,錢小磊在趙強的遠程指導下趙強主要精力放在國際賽餌料上),帶著幾個助手,針對華東賽區可能遇到的偏瘦水情和以鯽魚、鯉魚為主的對象魚,精心調配著秘製腥魂的不同狀態款和味型加強款,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略帶侵略性的濃鬱腥香,仿佛預示著國內賽場的激烈爭奪。
而與台釣區的沉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掠食者戰隊所在的區域,那裡充滿了動感、力量與國際化的緊張氣息。路亞訓練池中,水花四濺,擬餌破風之聲不絕於耳。老韓教練的咆哮是這裡的主旋律,他逼著趙猛、劉星等人反複練習各種複雜情況下的擬餌操控——快速搜索時的抽停節奏,精細作釣時的微操抖動,應對障礙區時的精準穿越與快速反應。他尤其加強了針對低壓、狡猾魚情的訓練,要求隊員們在魚口極輕極慢時,依然能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精準的操控力。力量!速度!節奏!應變!缺一不可!彆跟個娘們似的軟綿綿的!他的吼聲時常回蕩在池畔。理論教室裡,孫宇和李文博提供的琵琶湖詳儘資料被投放在大屏幕上,水文、氣象、魚情分析、甚至當地知名釣手的作釣習慣視頻,都被反複研究、討論。簡單的日語釣魚術語學習也被提上日程,由周凱找來的老師進行突擊培訓,雖然隊員們說得磕磕絆絆,但那份認真勁兒讓人動容。在另一間臨時改造的國際賽餌料準備室裡,趙強親自坐鎮,帶著核心助手,利用有限的國內替代水源,精心調試、封裝著準備帶去日本的自然之息路亞專用款,那股清新自然、帶著淡淡穀物酵香和果酸氣息的味道,與隔壁台釣區的濃鬱腥香形成了奇妙的對比與呼應,仿佛象征著兩條截然不同卻又並行不悖的征途。
而旭日戰隊的周小波,則成了連接兩個區域最忙碌的紐帶。他帶著他的小團隊,像辛勤的工蜂,穿梭於台釣池、路亞池、實驗室、會議室之間。拍攝遇龍隊員的沉穩訓練花絮,記錄掠食者隊員的激情備戰瞬間,采訪教練的戰術部署,甚至捕捉趙強研發餌料時那專注又略帶瘋魔的狀態。他還要同時策劃國內賽的線上線下直播方案,以及國際賽的跨洋內容傳遞、後期剪輯與多語言字幕添加方案,忙得幾乎是連軸轉,常常一邊啃著麵包一邊對著對講機布置任務,嘴裡念念有詞:瘋了瘋了,時間根本不夠用!要是能像孫悟空一樣拔根毛變出幾個分身就好了!國內賽的預熱片頭還沒最終定稿,日本那邊的地接流程還得再確認一遍……
管理層方麵,陳遇主持召開了數次協調會議,確保雙線作戰的後勤保障與戰略支援萬無一失。
雙線作戰,對我們整體的後勤保障和資源調配能力是巨大的考驗。陳遇看向林莉,語氣鄭重,莉莉,國內賽區相對簡單,距離近,協調方便,但國際賽那邊,人生地不熟,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是障礙。兩支隊伍的人員、物資、資金,你必須統籌好,確保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讓任何一邊的隊員感到被忽視或受了委屈。
林莉麵前攤開著厚厚的文件夾和筆記本電腦,她推了推眼鏡,冷靜而清晰地彙報:陳總放心。國內賽區,交通、住宿、當地協調都已安排妥當,成立了專門的保障小組跟進。國際賽這邊,我已經通過可靠渠道,聯係了日本當地一家信譽良好的地接社,負責機票、簽證、住宿、當地交通、翻譯以及符合隊員口味的飲食安排,並且製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突發疾病、證件丟失、惡劣天氣等情況的處理流程。資金方麵也做了充分預算和備用金安排,確保兩支隊伍都能心無旁騖地投入比賽。
凱子,宣傳層麵,這次是雙線並進,也是對我們品牌形象的一次立體展示。陳遇將目光轉向周凱,國內賽,宣傳基調要突出‘遇龍’戰隊的沉穩、傳承與底蘊,強調我們對本土釣壇的深耕與貢獻;國際賽,則要聚焦‘掠食者’戰隊的突破、進取與‘綠色垂釣’理念的跨文化輸出,展現我們國際化、現代化的一麵。風格可以因賽場而異,但‘旭遇’精神內核中那份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夢想的堅持,必須一以貫之,傳遞給所有受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凱早已按捺不住興奮,立刻打開投影,展示著他精心準備的宣傳方案:遇哥,方案初稿已經出來了!國內賽,我們策劃了‘遇龍·問道’係列專題,深度跟拍李默他們的備戰,結合程老、秦老的點評,突出台釣文化的深厚底蘊;國際賽,則是‘掠食者·破浪’行動,前期發布充滿懸念和探索感的預告片,賽中計劃采用多機位直播+隊員第一視角vog+無人機航拍的形式,全方位展示琵琶湖的風光與賽事的激烈,賽後還有深度複盤和隊員專訪!同時,我已經聯係了日本當地幾家有影響力的釣魚媒體和戶外運動平台,進行聯合報道和內容互換,確保我們的聲音能有效傳遞出去!
很好。陳遇點頭肯定,最後將視線投向遠程連線中的張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偉哥,安全是底線,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國內環境我們熟悉,安保壓力相對較小。重點是日本之行。你之前彙報的情況,我很在意。張偉在之前的通報中提到,其信息網絡監測到日利集團日本分公司的高層,近期與琵琶湖當地幾個有影響力的釣具經銷商,以及本次賽事組委會中一位負責釣位安排和現場協調的副部長,接觸變得異常頻繁,這絕不是一個好信號。
屏幕那頭的張偉,即便透過攝像頭,也能感受到他語氣的冷峻與沉穩:遇哥,情況確實需要警惕。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雖然無法獲取具體談話內容,但結合日利在國際標準事件上受挫,以及近期其市場份額被我們持續擠壓的背景,有充分理由懷疑,他們可能會利用主場優勢,在我們戰隊首次國際亮相的重要時刻,設置一些障礙。這可能體現在釣位安排、規則解釋、甚至現場裁判尺度等細微之處。我們已經針對性加強了隨行安保力量,明暗兩線配置,確保隊員人身安全和裝備安全。同時,信息小組會持續密切關注日方的一切動向,尤其是圍繞賽事組委會的相關人員動態。
陳遇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麵上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這是他深度思考時的習慣動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種盤外招,最難處理,也最容易影響隊員心態。這樣,偉哥,把我們合理的、基於事實的關切,通過非正式、但足夠可靠的渠道,委婉地傳遞給賽事組委會中與我們關係相對友善的那位理事。點到為止,隻需提醒他們注意維護比賽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確保所有參賽隊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即可,不必過度渲染,以免授人以柄。同時,叮囑老韓和隨隊管理人員,賽場上,鼓勵隊員們拋開雜念,全力以赴,用絕對的實力去說話!但私下裡,必須提高警惕,對任何異常情況保持敏感,及時溝通應對。
明白。尺度我會把握好。張偉簡練回應。
出征前夜,基地食堂再次舉辦了壯行宴。這一次的場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宏大,氣氛也更加複雜。兩支即將奔赴不同戰場的隊伍齊聚一堂,既有並肩作戰的豪情,也有一絲即將分離的淡淡感傷,更多的,則是壓抑在平靜表麵下的熊熊戰意。
趙強端著他那口標誌性的大鍋,裡麵是他號稱融彙了東西方誘魚精華、能通殺四海的出征必勝羹,嗓門震得食堂窗戶嗡嗡作響:來來來!國內的,出國的!都給我滿上!喝了俺老趙這碗湯,保證你們國內的漂像定海神針,穩如老狗!出國的,語言障礙瞬間突破,魚口猛得像餓了三天三夜的老虎!都彆客氣,管夠!
隊員們笑著圍攏過來,氣氛活躍了不少。王小虎則像個操心過度的老父親,分彆拉著兩支隊伍的裝備負責人,反複核對清單。對遇龍戰隊,他一遍遍確認浮漂的型號數量、釣線的線號匹配、魚鉤的規格大小,以及足夠的備用子線;對掠食者戰隊,他則著重檢查擬餌的種類是否覆蓋了所有可能的水層和魚情,特彆是那些為琵琶湖複雜結構準備的反底、防掛精細餌,以及路亞鉗、控魚器、抄網等輔助工具是否齊全、可靠。仔細點!再仔細點!出了門,東西不湊手,那可比丟了錢還難受!他黝黑的臉上寫滿了嚴肅。
陳遇和林莉抱著已經會清晰喊人、對周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小希希也來到了食堂。小家夥似乎感受到了不尋常的氣氛,格外乖巧地依偎在媽媽懷裡,烏溜溜的大眼睛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當看到李默和趙猛時,他興奮地揮舞著小手,奶聲奶氣地喊:默哥哥!猛哥哥!加油!拿冠軍!打敗大怪獸!稚嫩的童聲仿佛帶著某種魔力,瞬間衝淡了離彆的愁緒,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鬥誌。
陳遇沒有準備長篇大論的動員令,他隻是示意眾人安靜,然後舉起手中的酒杯,目光緩緩掃過即將出征的所有隊員、教練和後勤保障人員,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國內國外,都是戰場!是展示我們‘旭遇’人風采的舞台!拿出你們平日裡流下的汗水所換來的本事,沉著冷靜,勇於拚搏!我們,在這裡,等你們凱旋的捷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凱旋!
捷報!
震耳欲聾的呼應聲彙聚成一股強大的聲浪,衝出食堂,在基地的夜空中回蕩,仿佛連星光都為之震顫。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薄霧尚未完全散去,兩支出征的隊伍便在基地門口集結,準備分道揚鑣。
遇龍戰隊乘坐的大巴車旁,李默最後一次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隨身的裝備箱,確保每支浮漂、每卷釣線都安然無恙。他抬起頭,看向前來送行的陳遇、林莉等人,眼神沉穩如古井深潭,用力點了點頭。程老爺子和秦老爺子身著中式褂子,精神矍鑠,將在毛蛋的陪同下,隨隊前往華東賽區,親自坐鎮指揮。
掠食者和旭日戰隊奔赴國際機場的中巴車旁,氣氛則更加激昂一些。趙猛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熟悉的廠區景象,用力握了握拳,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劉星則坐在靠窗的位置,嘴裡還在無聲地默背著剛剛學會的幾句日語釣魚用語,臉上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周小波已經早早開啟了便攜直播設備,鏡頭掃過整裝待發的隊員和送行的人群,用略帶沙啞卻充滿激情的聲音向國內觀眾實時傳遞著出征的盛況:家人們!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旭遇’的勇士們!他們即將踏上遠征琵琶湖的征程!讓我們用彈幕為他們刷一波加油!老韓教練和張偉安排的安保人員分散在隊伍周圍,神色冷峻,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確保著登車過程的絕對安全。
陳遇和林莉抱著小希希,與毛蛋、王小虎、孫宇、李文博等留守的核心成員,一起站在基地門口,目送著兩輛車緩緩啟動,駛向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