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綠色環保產品認證中心”派出的審核小組,在一個晴朗的周一早晨,抵達了旭遇產業園。一行五人,為首的是一位名叫安德森的金發中年男人,身材高大,表情嚴肅,眼神如同精密儀器般不帶任何感情。他身邊的四位成員,兩男兩女,也都是一副公事公辦、不苟言笑的模樣。
陳遇親自在園區門口迎接,態度不卑不亢。林莉、孫宇、趙強、王小虎等核心管理層陪同在側。
“安德森先生,歡迎來到旭遇。”陳遇微笑著伸出手,“我們非常重視這次審核,也相信我們的‘綠色垂釣係統’能夠經得起任何標準的檢驗。”
安德森與陳遇輕輕一握,語氣平淡:“陳先生,我們中心秉持客觀、公正、獨立的原則。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審核,希望貴公司能夠全力配合。”
“這是自然。”陳遇側身引路,“我們已經為各位準備好了臨時辦公室和所需的全部資料通道。各位可以隨時前往任何你們認為需要審核的區域。”
審核的第一站,毫無懸念地指向了趙強的餌料研發實驗室和生產車間。
安德森和他的團隊如同最細致的偵探,戴著白手套,拿著高倍放大鏡、便攜式成分分析儀、取樣袋和各種記錄表格,開始了近乎苛刻的檢查。
他們仔細核對著每一批“自然之息”原料的采購清單、產地證明、農殘和重金屬檢測報告。趙強早有準備,厚厚的文件夾裡,記錄著每一種草藥、穀物的來源,甚至還有部分原料種植地的土壤和水質檢測報告。
“這種紫蘇葉,來自黔東南山區,海拔八百米以上,無任何工業汙染。”趙強指著一份報告,語氣帶著自豪,“俺們跟當地合作社簽了協議,保證原料的純正。”
安德森麵無表情地記錄著,隨即要求查看原料倉庫。倉庫內乾淨整潔,溫濕度嚴格控製,不同原料分區域存放,標識清晰。審核組成員隨機抽取了幾種原料,現場進行快速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
接著是生產車間。趙強設計的全封閉、自動化生產線展現在審核組麵前。從原料清洗、破碎、發酵、萃取到混合、造粒、包裝,整個流程幾乎看不到人工直接接觸物料。
“俺這生產線,參考了製藥行業的標準!”趙強嗓門洪亮,帶著技術人員特有的執著,“溫度、濕度、壓力、時間,全是電腦精準控製!就怕有一點不穩定,影響了餌料的狀態和味道!”
審核組成員仔細檢查著設備運行記錄、清潔消毒記錄、中間體質量控製點數據。他們甚至要求查看廢水處理係統的運行日誌和排放監測數據。
“廢水?”趙強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俺這生產線,幾乎零工藝廢水!清洗設備用的是高壓蒸汽和食品級消毒劑,循環使用!有點冷凝水也都收集起來用於廠區綠化了!不信你們去看回收記錄!”
安德森示意一名組員去核實。結果確如趙強所言,餌料生產環節的廢水產生量極低,且全部合規處理或回用。
一天的審核下來,饒是安德森這般嚴肅的人,眼神中也偶爾會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訝異。他顯然沒料到,“旭遇”在環保細節上能做到如此極致。
晚上,審核組下榻的酒店房間內。
“安德森先生,他們的記錄太完美了,幾乎挑不出毛病。”一位女審核員低聲彙報,“無論是文件還是現場,都像是精心排練過一樣。”
安德森看著窗外“旭遇”園區依然亮著的點點燈火,緩緩道:“完美的背後,要麼是真正的實力,要麼就是極高明的偽裝。繼續查,重點轉向他們的碳纖維生產和釣竿製作環節。那裡,才是能耗和潛在汙染的大頭。”
第二天,審核組的目標轉向了王小虎負責的生產車間,尤其是“虎煌”碳布生產和“軒轅”係列釣竿的製作區域。
碳纖維生產,尤其是石墨化高溫爐,確實是能耗大戶。安德森團隊仔細核查了每台設備的能耗數據、電網負荷記錄,甚至調閱了園區近一年的總電費賬單。
“王廠長,據我們所知,傳統的碳纖維石墨化過程,能耗極高,且可能產生一定的溫室氣體和粉塵。”安德森看著王小虎,語氣平淡地拋出問題。
王小虎黝黑的臉上滿是認真,他拿出一份改造方案圖紙和驗收報告:“俺們知道這個問題。所以去年就投了一大筆錢,跟高校合作,對所有的石墨化爐進行了餘熱回收和煙氣淨化係統改造。這是改造方案和第三方機構的能效提升及減排評估報告。數據顯示,改造後綜合能耗降低了百分之十八,顆粒物和硫氧化物排放遠低於國標最嚴限值。”
他帶著審核組來到爐體旁,指著複雜的管道係統:“看,這些熱量回收回來,一部分給園區供暖,一部分用於其他需要預熱的工序。廢氣經過這套係統,出來的基本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汽了。”
安德森仔細查看著報告和現場設備,不時提出一些專業且刁鑽的問題。王小虎雖然不善言辭,但對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回答得磕磕絆絆卻數據準確,反而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釣竿卷製車間,審核組對使用的樹脂產生了興趣。
“你們使用的環氧樹脂,固化劑成分是什麼?voc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如何?”安德森問。
孫宇早已準備好資料:“我們使用的是與吉化聯合研發的低粘度、低溫固化改性環氧樹脂體係。其固化劑采用了新型胺類化合物,voc含量極低,且固化過程無需高溫,進一步降低了能耗。這是樹脂和固化劑的sds材料安全數據表)以及第三方揮發性檢測報告。”
審核組隨機抽取了正在使用的樹脂樣品,準備帶回進行獨立檢測。
連續兩天的高強度審核,“旭遇”方麵應對得滴水不漏。無論是文件記錄還是現場管理,都展現出了遠超普通企業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周凱策劃的“綠色旭遇,透明之旅”媒體開放日活動也同步進行,不少受邀前來的記者和釣友在參觀後,都自發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見聞,對“旭遇”的環保理念和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
輿論的天平,開始明顯地向“旭遇”傾斜。
然而,陳遇和張偉都清楚,對手絕不會就此罷休。真正的殺招,往往隱藏在光明正大的審核流程之外。
第三天下午,就在審核接近尾聲時,張偉的監控係統捕捉到了一條異常信息。
“遇哥,發現一個可疑信號。”張偉的聲音透過加密電話傳來,帶著一絲冷峻,“有一個匿名ip,正在通過多層跳板,嘗試滲透我們研發中心的內部服務器,訪問權限不高,但目標很明確,指向了‘虎煌’4.0項目的非核心但涉及部分工藝參數的文件庫。”
“能追蹤到源頭嗎?”陳遇眼神一凜。
“對方很狡猾,用了肉雞網絡,源頭暫時無法精確定位,但攻擊模式和數據流向的特征,與我們之前記錄的、疑似與日利有關的網絡活動有高度相似性。”張偉回答,“另外,我們安排在審核組下榻酒店外圍的被動監控設備,捕捉到安德森的一名助理,在昨晚曾短暫離開酒店,與一個身份不明的男子在附近咖啡館有過短暫接觸。無法獲取談話內容,但行為可疑。”
“聲東擊西?”陳遇立刻明白了對方的策略。明麵上用合規審核吸引注意力,暗地裡卻試圖通過網絡攻擊竊取核心技術!甚至可能想利用審核組內部的人員做文章,比如,在“旭遇”提供的樣品或環境中“製造”出某些“問題”。
“加強網絡防禦,設置蜜罐,引導他們訪問我們準備好的、經過處理的‘技術資料’,讓他們自以為得手。”陳遇迅速下令,“同時,通知內保部門,加強對審核組入住樓層及園區重點區域的非乾擾式監控,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也防止有人做手腳。注意,絕對不能與審核組發生任何正麵衝突,一切要在暗中進行。”
“明白。”張偉簡練回應,立刻部署。
與此同時,陳遇讓林莉以公司名義,邀請審核組全體成員共進一次非正式的工作晚餐,地點就在園區內部的高級餐廳,由毛鳳英和趙梅親自掌勺,用的是食堂自種的有機蔬菜和可靠的食材來源。席間,陳遇和林莉隻談風土人情,介紹企業文化,絕口不提審核事宜,態度熱情而坦蕩。
安德森雖然依舊嚴肅,但緊繃的表情似乎緩和了一些。席間,那位被監控到與外人有接觸的助理,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晚餐後,陳遇接到張偉的後續報告。
“網絡攻擊方已經‘成功’獲取了我們預設的、含有微小邏輯錯誤和標記的‘虎煌4.0初期廢棄方案’的部分文件。預計他們會如獲至寶。酒店那邊,那名助理回到房間後沒有異常舉動,但與他接觸過的陌生男子,我們的人已經跟上,正在核實身份。”
“很好。”陳遇嘴角微揚,“讓他們先高興一會兒。把重點放在盯住那個助理和陌生男子身上,看看他們接下來還有什麼戲碼。”
第四天,也是原定審核的最後一天。安德森團隊進行了最後的資料複核和閉門討論。
下午,安德森代表審核組,向陳遇及“旭遇”管理層進行了初步的口頭反饋。
“陳先生,林女士,以及各位‘旭遇’的管理層。”安德森的語氣依舊平穩,但措辭明顯謹慎了許多,“經過我們團隊這幾天的全麵審核,我們認為,‘旭遇’公司在環保理念、管理體係以及具體實踐上,確實投入了大量資源,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在‘自然之息’餌料的全生命周期環保控製,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麵,走在了行業前列。”
他頓了頓,話鋒微轉:“當然,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可以進一步提升的方麵,比如部分老舊設備的能效仍有優化空間,部分環保數據的在線監測和實時傳輸係統可以更加完善。這些我們會在最終的書麵報告中詳細列出。”
陳遇認真聽著,點頭表示接受:“非常感謝安德森先生和各位專家的辛勤工作和寶貴意見。我們一直認為,環保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沒有終點。您提到的這些方麵,我們會立刻納入改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