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爺子指著投影上趙猛斷竿的瞬間,問道:“猛子,你現在再回頭看,這一竿,除了發力過猛和風浪影響,更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趙猛經過幾天的沉澱,已經冷靜了許多,他想了想,回答道:“是……是心急了。看到機會,就想一口吃成胖子,忘了控製,忘了留餘地。”
“沒錯!”程老爺子肯定道,“高手相爭,勝負往往就在這‘餘地’之間。你的技術,你的力量,是矛,是劍;但你的心態,你的控製,是盾,是鞘。有劍無鞘,容易傷己;有盾無劍,則無法克敵。上次是斷竿,下次可能就是跑魚,是誤判。這根弦,要時刻繃著,但不能繃得太緊,緊了易斷,要的是那種外鬆內緊的韌勁。”
秦老爺子則對李默說道:“默小子,你這次穩住了,很好。但你的穩,有時候過於求穩,少了點破局的銳氣。就像一把好刀,光有厚重刀背不夠,還得有鋒利的刀刃。該出手時,要有趙猛那股子狠勁,隻是要把這狠勁,用在精準的時機和角度上。”
他又看向其他隊員,一一指出他們的不足和需要強化的方向。兩位老爺子的點評,一針見血,既有嚴厲的敲打,也有殷切的期望。
隨後,訓練內容也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更多模擬極端天氣、複雜魚情和突發狀況下的抗乾擾訓練和戰術應變演練。要求隊員們在高壓環境下,依然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和精準的操作。
基地的生活區,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隨著“旭遇”產業園配套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核心員工家屬入住,生活氣息愈發濃厚。小花園裡,經常能看到毛鳳英、趙梅帶著安安曬太陽,劉倩、蘇婷等年輕媽媽們交流育兒心得,希希、牛牛、朵朵、曉曉等孩子們追逐嬉戲。
這天傍晚,陳遇難得準時下班,回到“遇龍苑”。剛出電梯,就聽到家裡傳來熱鬨的聲響。推開門,隻見客廳裡,林莉正抱著安安,毛鳳英和趙梅在廚房忙碌,希希和牛牛趴在地毯上拚裝著那艘巨大的樂高釣魚船,已經初具雛形。王小虎的妻子蘇婷和孫宇的妻子蘇雨晴也在一旁坐著聊天,曉曉安靜地玩著積木。
“爸爸!你回來啦!”希希第一個發現他,興奮地跑過來,“看!我們的船快好了!牛牛哥哥幫了大忙!”
“遇哥陳總。”蘇婷和蘇雨晴笑著打招呼。
“小遇回來啦?正好,飯馬上好!”毛鳳英從廚房探出頭。
這溫馨喧鬨的場麵,讓陳遇心中一暖。他放下公文包,走過去看了看孩子們的“工程”,又逗了逗林莉懷裡的安安。小家夥似乎真的認得他了,看到他就咧開嘴笑,伸出小手要抓他的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到沒,安安跟爸爸最親了。”林莉笑著把女兒往他懷裡送。
陳遇小心翼翼地接過女兒,感受著那軟糯的小身子和淡淡的奶香,一天工作的疲憊和緊繃的神經,瞬間鬆弛下來。這就是他奮鬥的意義,守護這份觸手可及的煙火幸福。
吃飯的時候,大家圍坐一桌,氣氛輕鬆愉快。聊著孩子的趣事,家長裡短,偶爾也提及一些公司不涉及機密的事務,充滿了生活氣息。
“虎子這幾天,天天泡在實驗室那邊,說是要跟孫工他們搞什麼新東西,神神秘秘的。”蘇婷笑著說道,語氣裡帶著理解和支持。
“男人嘛,就該有點事業心。”毛鳳英給陳遇夾了塊紅燒肉,“就是彆太累著。”
陳遇笑著點頭,心裡卻明白,王小虎和孫宇他們,此刻正在為“旭遇”的明天爭分奪秒。而這份寧靜溫馨的家庭生活,正是他們所有努力所要守護的珍貴財富。
晚飯後,孩子們繼續去拚他們的釣魚船,女人們收拾著碗筷,陳遇抱著安安在陽台上看夜景。園區裡燈火通明,研發中心和生產車間的燈光尤其明亮,如同黑夜中指引方向的星辰。
林莉收拾完,也來到陽台,站在他身邊。
“慕尼黑帶回來的技術,有把握嗎?”她輕聲問。
“科學實驗,沒有百分百的把握。”陳遇看著懷裡的女兒,語氣平靜但堅定,“但方向是對的,團隊是靠譜的,這就值得我們去拚。就像釣魚,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竿會不會中魚,但隻要你判斷標點正確,餌料對路,手法得當,就要有信心拋下那一竿。”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這次不單單是為了解決供應鏈的問題,更是在為我們自己鋪一條更長遠、更紮實的路。不能總指望彆人,關鍵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就像……就像給咱們這個家,打下更深的根基。”
林莉依偎在他身邊,看著遠處閃爍的燈火,柔聲道:“嗯,我信你。家裡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
夜色漸深,園區裡大部分的燈光陸續熄滅,隻有研發中心和生產車間那幾盞燈,依舊固執地亮著,如同暗夜中編織著希望與未來的螢火。
而在更深的暗處,那張由資本、技術和市場交織而成的無形之網,也仍在悄然收緊。柏林展會的臨近,上遊原材料的爭奪,都預示著下一輪更為激烈的碰撞即將到來。
但此刻,在“遇龍苑”溫暖的燈火下,陳遇抱著安然入睡的女兒,感受著身邊妻子的體溫,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力量。
落地,是為了更好地生根;而有了堅實的根,才能無畏任何風浪,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力生長。
喜歡重釣人生路請大家收藏:()重釣人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