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試產攻堅?工藝破局_重釣人生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釣人生路 > 第278章 試產攻堅?工藝破局

第278章 試產攻堅?工藝破局(1 / 2)

“旭遇”研發中心附屬的小批量試產車間內,氣氛如同窗外連綿的秋雨,沉悶而壓抑。已經記不清是第多少批次了,那卷剛剛從紡絲機上卸下的、泛著灰褐色的生物質碳纖維原絲,此刻在孫宇眼中,卻如同一條擇人而噬的毒蛇,散發著令人沮喪的氣息。

檢測報告很快被送了過來,李文博隻看了一眼,便重重地歎了口氣,將報告遞給了身旁頭發淩亂、眼窩深陷的吳建國教授。

“還是老問題……”李文博的聲音乾澀,“模量和韌性數據依舊在預設範圍的下限邊緣波動,批次內的均勻性……唉,勉強及格都算不上。”

吳教授拿著報告,手指微微顫抖,他湊到燈光下,反複看著那幾個關鍵數據,嘴裡念念有詞,像是在與某個看不見的對手爭辯:“不對……邏輯上不該這樣……實驗室裡明明那麼穩定……催化劑的活性、反應時間、溫度……都核對過無數遍了……”

孫宇一拳砸在旁邊的儀器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嚇了旁邊操作的年輕技術員一跳。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頭的煩躁和無力感,聲音沙啞:“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前驅體的合成工藝我們優化了三次,紡絲機的溫控係統也請虎子帶人校準了不止五遍!為什麼一到放大生產,性能就像喝醉了酒一樣搖擺不定?!”

這已經是他們連續攻堅的第十三天。這十三個日夜裡,試產車間的燈火幾乎未曾熄滅。孫宇、李文博和吳教授吃住幾乎都在這裡,困了就在旁邊的休息室和衣而臥,醒了就繼續盯著數據,調整參數,分析失敗原因。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眼睛裡布滿了血絲,原本整潔的實驗室和車間,此刻也堆滿了各種樣品、記錄本和吃剩的泡麵盒子,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著化學試劑、汗水和焦慮的特殊氣味。

王小虎來過幾次,看著孫宇那副快要魔怔的樣子,想勸又不知從何勸起,隻能甕聲甕氣地保證:“老孫,設備這邊你放心,俺拿腦袋擔保,絕對沒問題!有啥需要調整的,你一句話,俺們車間二十四小時待命!”

連遠在青海、正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細節與省裡相關部門唇槍舌劍的毛蛋,都抽空打來了加密電話,語氣裡帶著擔憂:“遇仔,老孫他們那邊咋樣了?俺聽著聲音不對啊,你可彆讓他們累垮了!新材料重要,兄弟們的身體更重要啊!”

陳遇同樣心急如焚,但他知道,此刻自己不能亂。他強壓下親臨一線的衝動,每天通過視頻會議了解進展,更多的是給予信任和鼓勵:“老孫,文博,吳教授,彆慌,也彆鑽牛角尖。科學實驗允許失敗,也必然經曆失敗。我相信問題一定能找到,隻是時間問題。需要什麼資源,需要我做什麼,隨時開口。”

他甚至讓林莉以財務總監的身份,特批了一筆“攻堅專項津貼”,用於改善研發團隊的後勤,並嚴令食堂必須保證每天新鮮、營養的飯菜送到車間,毛鳳英和趙梅更是變著花樣地燉湯,希望能給這些熬更守夜的“孩子們”補補身子。

然而,精神的壓力和技術的瓶頸,並非幾碗熱湯就能化解。失敗的陰雲,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就在這看似山窮水儘的時刻,一個意想不到的“外援”,悄無聲息地發揮了作用。

這天傍晚,秋雨暫歇,天空露出一抹殘陽。陳平照例帶著他的“夕陽紅”巡邏隊——由幾位從紅星機械廠退休的老夥計組成,開始在園區內進行晚飯後的“遛彎”巡查。這是張偉加強安保後,陳平主動攬下的活兒,美其名曰“發揮餘熱,守護家園”。

他們穿著樸素的工裝,手裡拿著大號茶杯或蒲扇,看似漫無目的地在園區裡閒逛,聊著家長裡短,下著“盲棋”即口頭對弈,不動棋子),但一雙雙經曆過歲月洗禮的眼睛,卻敏銳地掃視著周圍的角角落落。

當巡邏到研發中心後牆,靠近試產車間通風管道出口的區域時,老鉗工李師傅忽然吸了吸鼻子,停下腳步,疑惑地“咦”了一聲。

“老陳,你聞聞,這味兒……是不是有點不對頭?”李師傅皺著眉,對陳平說道。

陳平也停下腳步,仔細嗅了嗅。空氣中除了熟悉的化學試劑味道,似乎還夾雜著一絲極其細微的、若有若無的黴濕氣。他抬頭看了看車間外牆那不斷排出輕微熱風的通風口,又看了看旁邊因連日陰雨而顯得有些濕潤的地麵和小水窪。

“走,進去看看。”陳平當機立斷,帶著老夥計們走向試產車間的側門。他們是“太上廠長”帶領的“夕陽紅”巡邏隊,進出車間暢通無阻。

車間裡,孫宇正對著一組剛出來的、依舊不理想的數據發呆,李文博和吳教授則在一旁激烈地討論著某個催化反應的副產物影響問題,誰也沒注意到這幾位老工人的到來。

陳平沒有打擾他們,而是在車間裡慢慢踱步,一雙銳利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仔細打量著每一台設備,每一處角落。他時而伸手摸摸機器的外殼,感受著溫度;時而蹲下身,查看地麵的清潔狀況;時而抬頭,感受著空氣的流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他走到那台關鍵的生物質前驅體合成反應釜附近時,腳步停了下來。他明顯感覺到,這裡的空氣,比車間其他區域要更悶熱一些,也更潮濕一些。他伸出手指,在反應釜旁邊的不鏽鋼支架上輕輕一抹,指尖感受到一層極其細微的、幾乎難以察覺的水汽。

陳平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他年輕時在紅星機械廠負責過精密儀器的安裝調試,深知環境溫濕度對一些敏感工藝的影響。他轉身走向車間的溫濕度計,看了一眼上麵的讀數,然後又走到門口,看了看掛在牆上的、顯示室外環境數據的電子屏。

一個細微的差異,引起了他的注意。車間內部的溫濕度計顯示,溫度恒定在25攝氏度,濕度保持在45左右,這符合工藝要求。但室外電子屏顯示,由於連日陰雨,室外濕度已經達到了85以上,而且傍晚氣溫有所下降。

陳平快步走到車間的通風換氣係統控製麵板前,仔細查看了設置。為了保證車間潔淨度,通風係統設定的是內循環為主,隻在特定時間進行短暫的新風補充。

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陳平的腦海。他立刻走到孫宇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正陷入沉思的孫宇嚇了一跳,抬頭見是陳平,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陳叔,您怎麼來了?”

“小孫,”陳平的表情嚴肅,指著反應釜那邊,又指了指通風口,“你覺不覺得,咱們車間裡麵,特彆是反應釜那塊兒,有點又悶又潮?跟實驗室裡的感覺不太一樣?”

孫宇愣了一下,下意識地感受了一下,點了點頭:“是有點……不過,車間溫濕度計顯示正常啊。實驗室是恒溫恒濕無菌環境,條件肯定比這裡好。”

“溫濕度計是好的,但它測的是車間大環境的平均值。”陳平耐心地解釋,帶著老技術工人的經驗之談,“你看,咱們車間為了保溫節能,通風主要是內循環。外麵下雨,濕度大,氣溫也降了。車間裡機器發熱,溫度高,這冷熱空氣在通風管道裡、在設備縫隙裡一交彙,就容易形成局部的高濕區,特彆是靠近通風口和發熱設備的地方!這種細微的差異,溫濕度計可能反映不出來,但對你們那些嬌貴的化學反應,對纖維紡絲時的固化過程,影響可就大了去了!”

他頓了頓,舉了個更通俗的例子:“這就好比咱們以前在機械廠加工精密零件,機床旁邊絕對不能放水杯,就是因為那點水汽,都可能讓零件生鏽或者尺寸出問題!你們這新材料,我看比那些精密零件還嬌貴!”

陳平的話,如同醍醐灌頂,瞬間驚醒了夢中人!

孫宇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溜圓,一把抓住陳平的胳膊:“陳叔!您……您再說一遍!局部高濕區?!溫濕度細微差異?!”

李文博和吳教授也被這邊的動靜吸引,圍了過來。聽完陳平的推測,李文博猛地一拍額頭:“對啊!我們一直盯著宏觀的工藝參數,忽略了生產環境放大後,空間尺度變大帶來的微環境不均勻問題!實驗室空間小,環境控製精準,幾乎不存在這種局部差異!但車間大了,設備多了,熱源分布不均,通風死角……這些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吳教授更是激動得胡子都在顫抖,他一把拉住陳平的手:“老陳!老陳同誌!你……你可是立了大功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們一直在分子結構、催化劑活性上打轉,沒想到問題可能出在最基礎的環境因素上!這種局部的高濕環境,很可能影響了前驅體合成時某些水解敏感基團的穩定性,或者在紡絲固化過程中,乾擾了溶劑的揮發速率和纖維的成型過程!對!一定是這樣!”

困擾團隊多日的迷霧,似乎被陳平這經驗性的一指,戳開了一個關鍵的缺口!

孫宇立刻行動起來,他找來更精密的便攜式溫濕度檢測儀,在車間的不同位置,特彆是反應釜周圍、紡絲機甬道內部、通風口下方等關鍵區域進行多點測量。

結果令人震驚!在反應釜背風側和紡絲機入口處,局部濕度竟然短時間內能飆升到60以上!而工藝要求的濕度上限是50!這種波動,正是導致纖維性能不穩定的“隱形殺手”!

問題根源找到了!接下來的方向就明確了許多。

陳遇在接到孫宇激動萬分的電話彙報後,立刻批示:不惜一切代價,解決環境控製問題!林莉那邊迅速協調資金,張偉聯係設備供應商,王小虎帶著工人配合安裝調試。

三天後,幾台高精度的工業級除濕加濕一體機和空氣循環係統被緊急運抵並安裝到了試產車間。通過對車間進行更精細的區域劃分和氣流組織設計,確保了關鍵工藝區域的溫濕度恒定,消除了局部高濕區和溫度不均的現象。

與此同時,吳教授基於對環境因素的重新認識,提出了一個更為精巧的“分段催化”改良方案。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