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城的硝煙終於散儘,蘇州的富庶與繁華在戰火後顯出一絲殘破與蕭索。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深秋,朱元璋攜核心文武,親臨這座新克的重鎮。
站在曾是張士誠王府的殿宇前,朱元璋屏退左右,隻留田娃陳遠)一人相伴。
“田娃,”朱元璋望著南方,目光卻仿佛已越過千山萬水,“陳友諒、張士誠皆已授首,這江南之地,總算姓朱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後的空茫,以及望向北方時的深沉凝重。
田娃默默點頭,他知道,這位雄主心中的天地,從來就不限於東南一隅。
“可是,仗打完了,俺這心裡,卻更不踏實了。”朱元璋轉過身,眼神銳利地看向田娃,“元廷雖爛到了根子裡,可地盤還在,騎兵還在。擴廓帖木兒、李思齊那些軍頭,個個擁兵自重。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走?”
這便是即將決定天下命運的北伐戰略的初次探討,發生在這座剛剛易主的城池之中。
回到應天後,正式的軍事會議在吳國公府朱元璋此時爵位仍是吳國公)的大堂內舉行。氣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肅。
核心文武悉數在列:徐達、常遇春、湯和、廖永忠、俞通海等武將,李善長、劉伯溫、以及地位日益凸顯的田娃等文臣謀士。
朱元璋開門見山:“江南已平,中原未複。北伐之事,關乎華夏氣運,諸位有何高見,儘可暢所欲言。”
李善長作為文臣之首,率先出列,他的擔憂務實而具體:“國公,我軍連年征戰,將士雖有銳氣,亦顯疲態。新得張士誠之地,戶籍、田畝、民心,皆需時間梳理安撫。庫府錢糧,雖有所獲,然支撐大軍遠征千裡,消耗必是天文數字。元廷雖衰,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擴廓帖木兒等輩仍擁驍騎於秦晉。倉促北伐,若糧道被截,或頓兵堅城之下,後果不堪設想。在下愚見,當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根基徹底穩固,再圖北上不遲。”
他的話音剛落,常遇春便洪聲反駁:“李先生此言,未免太過謹慎!如今我軍氣勢正盛,橫掃東南,無人能擋!正該乘此大勝之威,北定中原!元廷內部爭權奪利,各自為戰,正是一盤散沙!若等他們緩過勁來,豈非坐失良機?末將願為前鋒,率精銳直搗大都,必取元帝首級獻於麾下!”
徐達沉吟片刻,開口道:“遇春勇猛,世所罕見。然李先生所慮,亦是老成謀國。北伐非同小可,地理、氣候、敵情皆與我南方水網之地迥異。我軍步卒與水師經多年曆練,已稱精銳,火器亦頗有規模,然深入北方平原,與虜騎野戰,機動性確是其短板。末將以為,北伐勢在必行,但需謀定而後動,不可浪戰。”
雙方意見各有擁躉,爭論不下。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田娃身上,帶著詢問與期待。
田娃走到那張愈發詳儘的北方地圖前,心中已然有了成熟的方略。他知道,自己必須提出一個能融合穩健與進取,並能最大化發揮己方優勢的完整戰略。
“國公,諸位,”田娃聲音清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李參議此時應稱李善長實際官職,如參議)欲穩根基,常將軍欲揚兵威,皆是為我軍考量,言之有理。然北伐之戰,非僅軍事較量,更是政治、經濟、民心的總角逐。故,戰略須揚長避短,步步為營,更要高舉義旗,爭取人心!”
他手指地圖,條分縷析:
“我軍之長,在於軍紀嚴明,步卒善戰,水師稱雄,更有日益犀利的火器為依仗。我軍之短,在於騎兵不足,不善平原曠野馳騁。元廷之弊,在於政治腐敗,軍閥割據,民心離散,其長在於騎兵機動。”
“因此,”田娃的手指重重落在山東,“第一步,當先取山東!山東毗鄰我境,元軍守備空虛,且拿下山東,可撤除大都之東南屏障,使其門戶洞開。此地河網尚存,我可部分發揮水師優勢,協助轉運。此階段,由徐達大將軍統率以步卒為主的十萬精銳,配屬部分水師,穩紮穩打,清除障礙,如同伐木,先去其枝葉。”
接著,手指西移,指向中原腹地:“第二步,旋師河南,平定汴梁、洛陽!奪取河南,可隔絕關中元軍與大都聯係。此階段,需步、騎、炮協同,尤其注意防範擴廓帖木兒自山西側擊。攻克要地後,必須分兵扼守潼關!此乃天下咽喉,鎖住潼關,便將李思齊等關中元軍主力困於西陲,使其不得東出,為我主力徹底解除後顧之憂!”
最後,他的手指堅定地按在大都的位置上:“第三步,待山東肅清,河南底定,潼關在手,側翼無憂!屆時,我大軍水陸並進,自山東、河南兩路合圍大都!元廷至此,外無援兵,內乏戰心,民心儘失,已成甕中之鱉!破城,指日可待!”
他環視眾人,最後看向朱元璋,語氣鏗鏘:“此‘三步走’戰略,看似迂回,實則最為穩妥,也最為迅猛!如同築堤蓄水,水勢既成,則一瀉千裡,無可阻擋!此為正兵之道,以堂皇之勢,碾碎胡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頓了頓,他聲音愈發深沉:“然,僅憑刀兵,猶有不足。必須廣發檄文,昭告天下,申明我軍乃‘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之仁義之師!使北地漢人知我師所向,非為殺戮,乃為解民倒懸!此攻心之上策,可令元廷統治根基崩塌,可令其士卒無心戀戰,其效力,更勝十萬雄兵!”
“驅逐胡虜,恢複中華!”這八個字再次如同驚雷,震響在殿堂之中。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臉上因激動而泛光,眼中充滿了決斷與激賞:“善!大善!田參政之策,層層遞進,謀慮深遠,真乃北伐必勝之藍圖!就這麼定了!”
他目光掃過全場,威嚴下令:“即日起,全力備戰!徐達、常遇春,整訓步騎,精選兵卒,目標十萬!廖永忠、俞通海,整頓水師,檢修戰艦!各匠作營,由田參政統一調度,全力趕製火銃、火炮、火箭及各類攻城器械!李參議,統籌各州府錢糧,確保軍需供應!”
最後,他凝視田娃:“伯溫先生與田參政,共擬《諭中原檄》,此文即為北伐之魂魄,務必字字千鈞,動人心魄!”
“謹遵國公令!”眾文武轟然應諾,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在殿中凝聚。
北伐的宏圖,終於在反複權衡與深入謀劃後,清晰地鋪陳開來。一場決定華夏命運的遠征,即將拉開序幕。田娃知道,他和他的知識,將在這最後的、也是最輝煌的舞台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喜歡我的發小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的發小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