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將靈異時代真相毫無遮掩地公之於眾,
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潑進了一瓢冷水,瞬間引發了劇烈的連鎖反應。
最初的全國性恐慌與黃金搶購潮之後,
在接下來的一周裡,一種更加危險的社會情緒開始蔓延,並且不斷發酵。
擔憂與恐懼依然是主流,大多數人選擇緊閉門戶,減少不必要的出行,
抱著僥幸心理祈禱厄運不要降臨到自己頭上。
然而,在這片惶恐的底色之上,另一股暗流開始洶湧而動。
總有一些人,
或是懷揣著不切實際的“中二”英雄夢,渴望獲得超越凡俗的力量;
或是身處絕境,走投無路,將駕馭厲鬼視為改變命運的唯一稻草;
又或是天生的賭徒,被那極低的成功率和巨大的回報所誘惑……
他們開始主動且瘋狂地探尋那些在網絡上,在街頭巷尾流傳的各類“靈異事件”線索。
廢棄醫院深夜的腳步聲,老宅鏡中的異樣倒影,某段公路特定時間會出現的搭車“人”……
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成了這批“探險者”眼中的藏寶圖。
他們帶著廉價的攝像設備,從各個地方高價購得的少量黃金製品,
甚至隻是赤手空拳,憑借一腔孤勇或絕望,踏入了未知的險地。
每個人都幻想著自己會是那個萬中無一的“幸運兒”,
能夠成功駕馭厲鬼,從此擺脫平庸,掌控靈異的力量。
社交媒體上甚至短暫出現過“馭鬼者挑戰”的荒謬話題,
儘管很快被平台封禁,但其反映出的群體性癲狂可見一斑。
結果,往往是殘酷的。
雖然絕大多數人遭遇的不過是自己嚇自己的烏龍,或是某些心懷叵測者編造的謊言。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確實誤打誤撞闖入了真實的靈異事件。
警察係統的力量在龐大的信息量和驟然增加的壓力下左支右絀,
根本來不及對每一起傳聞進行核實分析和封鎖。
於是,悲劇每天都在上演。
死亡的方式千奇百怪,
脫水乾涸的屍體、麵容扭曲的窒息者、撕裂成兩半的半邊屍體……
冰冷的死亡數字在城市陰影下飛速累積,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他們倒在了追尋力量的路上,成為了靈異時代第一批不自量力的祭品。
然而,正如概率學那冷酷的法則,
在足夠龐大的基數下,極小概率事件也必然會發生。
在華國這片擁有巨量人口的土地上,
總會有那麼極少數人,在觸發厲鬼殺人規律的那一刻,
因為某種未知的契合,或是純粹的運氣,僥幸未死,
反而與襲擊他們的靈異產生了詭異的聯係,成為了新的馭鬼者。
成功的案例或許隻有死亡案例的幾千甚至上萬分之一,
但絕對數量,正在以一種令人不安的速度增加。
畢竟,這個社會,從來不缺少願意拿命去賭一個“未來”的亡命之徒。
力量的突然獲得,尤其是以縮短壽命,時刻承受厲鬼侵蝕為代價換來的力量,
往往帶來的並非責任與守護,而是欲望的失控與秩序的崩塌。
這些新生的馭鬼者,成分複雜。
其中不乏心智尚未成熟,突然獲得力量便忘乎所以的年輕人;
也有一直被生活壓榨,驟然翻身便急於補償的底層民眾;
更有本就心術不正,獲得力量後更是肆無忌憚的惡徒。
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殘酷前提下,
儘管各個城市的官方機構都開出了極為豐厚的待遇,
高額津貼、特殊地位、優先物資配給等等,試圖招攬他們為己所用,
但除了少數本性良善或追求穩定的人選擇加入之外,
更多的新晉馭鬼者,想的卻是如何在“有限的”餘生裡,儘情享受以前從未享受過的一切。
於是,混亂如同瘟疫般,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可抑製地爆發了。
搶劫銀行?
以前需要周密計劃,現在或許隻需要一個詭異的眼神或一個觸摸。
報複仇家?
法律和警察的威懾在靈異力量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縱情享樂?
金錢,美色,支配他人的快感……以前可望不可即的東西,現在似乎唾手可得。
法律與道德的枷鎖,在瀕死之人與靈異之力麵前,變得脆弱不堪。
大清市,同樣無法幸免。
警察局長張海濤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看著手下剛剛遞上來的緊急報告。
市中心一家金店被洗劫一空,店內的保安和幾名店員離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