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清市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與當前壓抑末世氛圍格格不入的喧囂活力。
街道兩旁,鮮紅的彩帶與金色的流蘇交織纏繞在路燈與建築邊緣,
在灰蒙蒙的天光下依然折射出喜慶的光澤。
主要乾道上,矗立著精心搭建的臨時牌樓,紅綢裝點,
上麵懸掛著巨大的雙喜字燈籠,一派傳統婚慶的熱鬨景象。
沿街商鋪的櫥窗上也貼滿了喜字。
這種近乎鋪張的籌備,源頭並非來自李涅的指令。
恰恰相反,正因為他對此事未置一詞,全權交由王心雅處理,
下麵的人才愈發感到壓力與的欲望。
在幾次小心翼翼的試探中,他們從王心雅那裡得到了一個信號:
這場儀式,必須要隆重,要轟動。
當然,這不能完全歸咎於執行者的揣摩上意。
當你詢問一個女孩對婚禮的憧憬時,很少會得到簡單走個過場的答案。
更何況,王心雅內心清楚,
儘管名義上這隻是訂婚宴,但在靈異事件頻發,世界日益崩壞的當下,
未來是否還有機會舉辦一場正式的婚禮,完全是個未知數。
李涅這人肯定也並不在意這些形式方麵的事情,
因此,對王心雅而言,
這場訂婚宴,幾乎等同於她此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正式的儀式。
她已經完全將它當作自己真正的婚禮來操辦。
甚至連婚紗,都拉著李涅,讓他硬生生擠出了半天時間,親自挑選,定製。
那是一套優雅的露肩款式,
精致的蕾絲從肩頭蔓延至腰際,裙擺鋪陳開細膩的刺繡,在光線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於是,大清市便有了眼下這番景象。
整個城市都在為這場特殊的忙碌,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怪異而分裂的氣息,
一方麵是張燈結彩的喜慶氛圍,另一方麵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臉上難以掩飾的惶恐與麻木。
不明真相的民眾在私下打聽,得到的回複往往語焉不詳,
隻說是某位大領導要結婚,細節一概不透。
這種神秘感,反而在各種猜測中發酵,
給這場注定不平凡的儀式更添了幾分撲朔迷離。
而與外界喧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家彆墅客廳裡的低壓氛圍。
李涅剛剛放下衛星電話,
聽筒裡張海濤局長的彙報聲似乎還在耳邊回響。
他麵無表情地打開麵前的筆記本電腦,點開一個剛剛接收到的加密壓縮文件。
密碼驗證通過,大量關於“五四村”的資料瞬間鋪滿了屏幕。
張海濤在電話裡說得很清楚,
動用了目前能調動的所有信息渠道,
包括戶籍檔案,地方誌,衛星地圖比對,
甚至追溯了過去五十多年的行政區劃變遷記錄,
將所有曾經或現在名為“五四”的村落信息都彙總於此。
數量不下百個,遍布全國各地。
然而,沒有。
沒有李涅記憶中,在那短暫占卜畫麵裡驚鴻一瞥的,
村口那塊飽經風霜,深刻著紅色“五四村”三個大字的青灰色巨石。
李涅移動鼠標,目光冰冷地掃過屏幕上快速滾動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丘陵、平原、水鄉、山地……各種地貌的村落景觀一一閃過,
文獻記載著它們的曆史,甚至是一些流傳的鄉野怪談。
他的瀏覽速度極快,幾乎是一目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