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後的夜晚,霍芬海姆的訓練基地早已安靜下來,隻有零星幾盞燈還亮著。
嚴淵回到宿舍後,隨手將背包丟在沙發上,從冰箱裡取出一瓶礦泉水,仰頭灌了幾口。
汗水早已乾透,但肌肉的疲憊感仍然清晰可辨。
他打開筆記本電腦,熟練地調出比賽錄像,戴上耳機,開始複盤今天的表現。
這是他12歲在伯明翰青訓時就養成的習慣,無論比賽結果如何,無論自己表現多好或多差,賽後第一件事永遠是複盤。
那時的教練曾告訴他:“賽後12小時內必須複盤比賽,因為12小時內的記憶是最清晰的,複盤效果最好。”
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裡。
這也是嚴淵後來能被巴黎聖日耳曼青訓選上的原因,這個習慣當時隻有他堅持了下來,給他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球商提升了。
屏幕上的畫麵定格在他那個驚世駭俗的小腿挑球過人。
他放慢鏡頭,反複看了幾遍,眉頭微微皺起。
動作確實漂亮,但風險也很高,如果對麵的維利科維奇當時反應再快一點,或者自己小腿的觸球力度稍有偏差,這個球很可能直接飛出邊線,甚至被斷下打反擊。
他輕輕搖頭,在筆記本上寫下:
“過人動作觀賞性高,但實用性需優化,減少高風險動作。”
接著,他又回放了格納布裡的進球。
那一腳橫傳確實精準,但他注意到,自己其實可以更早出球,如果當時直接低平球傳向禁區,而不是多帶一步吸引防守,格納布裡可能會有更大的射門角度。
這球他當時在場上就覺得傳的不是很好,但得虧隊友給力。
他寫下:“傳球時機可更果斷,減少不必要的盤帶。”
半個多小時後,複盤完所有關鍵鏡頭後,他合上電腦,閉上眼睛,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係統,查看身體狀態。”
他體內的係統界麵自動彈出,一行行隻有他才能看到的數據浮現在麵前的視野中:
【身體狀態評估】
整體疲勞度:中等
右腿股四頭肌輕微疲勞預計恢複時間:12小時)
左腳踝輕微緊繃輕度疲勞)
體能儲備:67一般)
嚴淵微微點頭。
今天的比賽強度不小,他打滿全場了,但賽後的身體狀態比他預想的要好。
他點開係統商城,瀏覽著恢複類商品,順帶著查看了積分餘額,他目前有4126積分,這是訓練和比賽攢下來的。
係統界麵顯示:
【恢複訓練選項】
初級定製恢複訓練800積分次):針對輕微疲勞或小傷,提供專屬基礎恢複方案,加速肌肉修複,預防潛在傷病。
中級定製恢複訓練5000積分次):適用於肌肉撕裂或關節炎症,身體機能老化過快等,製訂專屬方案,恢複速度比初級快50。
高級定製恢複訓練積分次):專為大傷後設計,如韌帶斷裂,骨折,跟腱斷裂等等,製訂專屬方案,能最大限度修複受損組織至受傷前98%。
嚴淵選擇了初級恢複訓練。
800積分不多不少,他目前積攢的足夠用了。
確認購買後,係統再次檢查了他的身體,過了一會後,一套詳細的恢複計劃立刻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1.冰敷+輕微拉伸15分鐘):重點放鬆右腿股四頭肌。
2.低強度水中慢跑20分鐘):利用水的浮力減輕關節壓力。
3.筋膜槍深層按摩10分鐘):針對左踝緊繃區域。
4.蛋白質補充+電解質飲品:加速肌肉修複。(需要補充的克重稍後會有提示)
這係統是真的完善,不隻有定製方案,甚至連賽後營養補充都能給你精確到克重。
嚴淵看著積分欄裡剩餘的3000多積分,他忍不住又點開了那個他一直夢寐以求的技能——“綠茵鋼鐵之軀”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