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份新技能【空間織網者】在經過對陣法蘭克福那場憋屈比賽的分析洗禮和教練考校後,似乎被徹底激活了。
在日常的分組對抗和戰術演練中,嚴淵眼中的球場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感。
曾經需要靠經驗和快速思考才能在腦海中模糊勾勒出的隊友與對手跑位網,現在幾乎是實時動態地在他視野裡鋪展開來。
那些無形的連線,比如隊友之間的傳球可能路線、對手防線移動時拉扯出的空間、以及雙方攻守轉換時暴露出的縫隙,
在嚴淵眼中都變成了一種可視化的信息流。
這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
他的決策更快,更準了。
在一次簡短的半場攻防裡,
鮑曼手拋球給到阿米裡,阿米裡剛接球轉身,準備尋找前方的出球點。
幾乎在同一瞬間,嚴淵已經動了起來!
他的大腦瞬間完成了對整個比賽場景的閱讀:左邊後衛的位置被對方前鋒稍微牽製住,中路兩名隊友似乎都被盯防著,但右路……
對方左邊衛站位稍稍內收,而隊友烏特一個突然的假跑橫向帶開了貼身的中衛。
同時,阿米裡身前,一個不算大的空當正快速形成!
嚴淵的身體比思緒更快!
他甚至沒有喊叫,隻是用一個極快的折返跑從肋部斜插向那個空隙!
阿米裡本打算分給左路,但眼角餘光捕捉到嚴淵鬼魅般的啟動和精準指向空當的路線,
沒有絲毫猶豫,腳腕一抖,一記恰到好處的直塞精準送到了嚴淵前插的路線上!
這個球傳得太舒服了!
嚴淵沒停球,甚至不用調整步點,迎著來球順勢一趟,瞬間就突破了對方的第一道封鎖線,直接麵對中後衛!
一次流暢到讓人窒息的快攻雛形就這麼簡簡單單打出來了。
格納布裡忍不住拍了下大腿:“這球跑得太賊了!阿米裡!嚴!你們倆提前溝通好了???”
這樣的默契場景在訓練中越來越多地出現。
嚴淵不再僅僅局限於完成自己小範圍的傳接配合,他開始越來越多地扮演“連接點”和“路線規劃者”的角色。
他似乎在引導著球更高效、更致命地流動。
有些傳球線路,前鋒烏特接到時都會有一絲意外:
“嗯?嚴,你是蒙的嗎?你怎麼知道我這裡空了?”
“不是蒙的,你知道的,我是機器人,我的係統最近又更新了。”嚴淵用自己的那個“機器人”梗來回答,又逗樂了夥計們。
主力的門將鮑曼在一次訓練後,抹著汗對隊長福格特說:
“這小子最近是吃錯藥了還是升級了?以前他是快,是靈光一現,現在……感覺他看球場的角度跟裝了雷達似的?”
福格特也點頭:“可不?球到他腳下處理得快了不少,傳得也更刁鑽了。”
納格爾斯曼站在場邊,雙手插在訓練服口袋裡,不動聲色地觀察著。
他看到了嚴淵在對抗中更自信的出球,看到了他用一腳不經意的傳遞突然撕開了看似穩固的防守站位,看到了他對無球跑動的時機和線路把握得越發精準。
那個關於“網”的比喻,似乎正被他這個愛徒在腳下一點點具象化。
嚴淵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每一次啟動、每一次觸球、每一次抬頭觀察,那“空間織網者”的視野都在悄然運轉。
他不再是幾場前僅憑係統技能和身體本能衝刺的他。
他開始像一個真正的建築師,試圖在激烈的對抗中,用傳球和跑動去構造出最有效率的進攻藍圖。
訓練結束後的複盤室裡,嚴淵依舊積極。
對著比賽錄像,他不僅能指出既有的戰術問題,而且能清晰地、帶著那種“網格”視角去分析某個時間段內空間是如何生成又消亡的,或者某個進球或失球背後,是整個攻防體係在空間爭奪上的得失成敗。
他的理解變得比之前更加理性且具有邏輯了,自己本身的比賽閱讀天賦再加上技能的輔助,讓他如虎添翼。
一次關於防守體係的複盤,嚴淵指著屏幕暫停的畫麵分析對方一次成功的肋部滲透:
“看這裡,他們在右路持球吸引了我們左邊衛內收協防,同時他們後腰斜插這個區域…
沒有及時橫向封堵這條線路的起點…結果球很輕鬆就打透了……”
他的分析可是一句廢話都沒有,直接點出了空間被利用的核心節點。
聽著他用如此清晰、帶著立體感的語言分析戰術細節,納格爾斯曼背對著屏幕,嘴角那抹笑意都加深了些許。
不得不承認,他作為教練的一部分成就感,就是眼前這個天賦極高的小子帶來的。
培養一個天才的成就感,和奪冠的成就感一樣讓人享受。
一個球員的技術可以打磨,經驗可以積累,但戰術理解能力和球場空間感的這種頓悟,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
對美因茨的比賽日馬上到來。
喜歡從巴黎棄子到三獅隊魂請大家收藏:()從巴黎棄子到三獅隊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