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夫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其玄羲和;東方曰蒼天,其玄女魃;東北曰變天,其玄精衛;北方曰玄天,其玄娥皇;西北曰幽天,其玄嫘祖;西方曰顥天,其玄瑤姬;西南曰朱天,其玄素女;南方曰炎天,其玄旱魃;東南曰陽天,其玄宓妃……。”
“這……”
司星墟看著這些內容,與《呂氏春秋·有始覽》相互重合印證。可惜!終究還是不完整的,有很多關鍵的部分無法再恢複。
不過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很難得了,九天文明這種事情太過離奇遙遠。
“玥兒,這次多虧了你。二裡頭恐怕要有重大發現,玄女正好派上用場。”
“我等你的好消息。”
外麵響起一陣劇烈的轟鳴聲,一架小型的空間穿梭機停在了園區中間的廣場上。這是天樞局特意從空天軍借來的。這種穿梭機可以垂直起降,不需要專用的機場,速度極快,非常方便。
告彆了時昭玥,司星墟登上了穿梭機,裡麵已經有了三個乘客,而且彼此都認識,都是gc的特級研究員。
宗教考古學家的英國人本傑明·戴維斯,古生物考古學家中國人王宇宙以及擅長科技考古的德國機械天才尼爾.羅素。c總部對這次的發現非常重視,甚至已經引起了聯合國的關注。
一路上相互之間隻是彼此打了個招呼,簡單地聊了兩句,並沒有過多的交流,因為對於當前的情況都不是很清楚,像他們這種搞學問的,從來不會沒有根據地誇誇其談。
……
洛陽偃師二裡頭。
即使離著很遠,就已經看到了下方一個巨大的淡藍色穹頂,如同蛋殼一樣籠罩在大地之上,方圓能有10公裡那麼大。不時有無人機在上麵徘徊巡邏。
微波粒子屏障!
在屏障的四周分布著數十部堡壘機器人,每一部機器人都攜帶著小型的核聚變裝置。就是這些機器人釋放出可控的超強微波使空氣電離形成的粒子化離子層,彼此銜接形成了巨大的穹頂。
這種技術無論在軍事還是民用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用途,比如星際飛行器上的能量護盾,火星探險隊在沙暴中使用的屏障帳篷。
顯然是有人一直在等著他們的到來,屏障的頂端自動裂開了一個縫隙,飛機就從這個縫隙降落了下去,直接來到了最中央的核心位置。
幾個工作人員迎接了上來,帶頭的是一個年輕的研究員,名叫王曉,對於這同時出現的四個特級研究員,非常恭敬,熟練地介紹目前了解到的情況。
整個二裡頭附近方圓10公裡的所有人員以及生物都已經被疏散了,目前留在這裡的,隻有安保人員以及相關的職能部門代表,剩下的全是天樞局的同事。
司星墟注意到,在最中央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卡車,上麵拖著一個巨大的設備,差不多有兩層樓那麼高。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動μ子掃描儀,能夠探測到地下10k的深度。
“掃描結果怎麼樣?需要這麼大的範圍嗎?”司星墟問道。
“這還是采取的保守措施。根據目前掃描到的結果,下邊情況很複雜。”
“怎麼個複雜情況?”王宇宙問道。
“按理說我們這台設備,隻要是實物被掃描到,都應該有所回饋,可是下麵的大範圍區域,卻仿佛是空白的一樣,沒有任何回饋,μ子射線根本無法識彆。”
尼爾·羅素:“把所有掃描到的結果呈現出來。”
王曉在手持設備上按了幾下,幾人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屏。
隻見屏幕上漆黑一片,時不時有一些白點,那是地下的一些障礙物,比如石塊兒的反射。
最顯眼的就是在一些區域,呈現出的是紅色,這就是王曉剛才介紹時說的,沒有任何反饋的區域,無法判斷那些區域是什麼。
司星墟:“沒有反饋就是一種反饋,把這些紅色的區域單獨顯現出來。”
王曉照做了。
“調轉90度,把最大的那個區域調到最上邊。”
眾人盯著調整後的投影,然後看看司星墟,等著他解答。
四星區用手指著其中的一塊區域,道:“如果把這些區域按等比例進行劃分的話,把最下麵那一個最小的區域作為基本單元,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
眾人的目光再次回到投影屏幕上。
“都是整數,從1到9。”
“沒錯,如果把它們換算成數字,那麼這張圖就是洛書。”
眾人都恍然大悟。左三右七,戴九履一,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五居中央。這些幾乎每個中國的孩子都會的數學常識,竟然出現在了考古現場。
眾人再次陷入了沉思,創造這些東西的古人到底想要傳達什麼意思?
“地上的裂縫有沒有掃描圖像?投出來!”司星墟看向王曉。
“有的。”
王曉說著便把裂縫的掃描圖同樣投到了另一個屏幕上。
司星墟點了點頭,道:“果然如此,這個就是河圖。”然後又對王曉說:“把這個圖調轉45度,然後把兩張圖重合在一起。”
在場的都是考古學界的專家,經司星墟這麼一說,頓時都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河圖落書重疊在一起,研究過古中國文化的人基本上都這樣做過。
外圈呈方形,內圈呈圓形。象征著時空的統一,外圈洛書描述空間分布,內旋河圖反映時間演化,二者合一體現天地萬物生成的規律。
這個結構也被視為宇宙運行規律的簡化模型,蘊含了古人對天體運行與物質生成的理解。
喜歡有始請大家收藏:()有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