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不可能!”一位負責材料物理分析的日本女教授失聲驚呼,她指著自己屏幕上扭曲的能量響應圖譜。
“編號a7構件,核心應力節點區域!掃描顯示其原子核外電子雲呈現……呈現非定域性關聯!這超出了我們已知的所有量子模型!它…它似乎能自發地、短暫地‘借用’相鄰空間的量子態來維持自身穩定!”
幾乎同時,另一個小組的儀器爆發出尖銳的警報聲。
負責能量特征分析的團隊臉色煞白:“報告!編號b4、c11、a3構件檢測到異常能量共振!其頻率……其頻率對應著我們理論模型中預測的額外緊致維度的振動基頻!這些構件內部,有物質結構嵌入了更高維的空間膜!”
指揮中心瞬間炸開了鍋!
“維度相變金屬?!這簡直是神話!”一位德高望重的凝聚態物理泰鬥,手中的咖啡杯“啪”地掉在地上,粉碎的瓷片如同他此刻崩塌的認知。
“我們連探測高維空間都做不到,他們居然能把物質‘鍛造’進去?!”俄國核物理專家抓著自己所剩無幾的頭發,聲音帶著崩潰的邊緣。
玄女冰冷的聲音如同重錘,為這場認知災難蓋棺定論:
“綜合掃描數據與量子場論模擬確認:108塊構件中,核心的36塊包括全部12塊a級樞紐),其核心結構或關鍵節點,並非由單純的cu79構成。其材料本質是一種基於cu79晶格框架,但在特定能量場下能發生‘維度相變’的高維複合金屬。它們能在三維空間呈現穩定態,但其部分物理屬性如引力相互作用強度、能量傳導效率、信息熵容量)由其嵌入的高維結構決定。簡而言之,它們是部分存在於我們無法感知和操控的更高維度中的物質。”
這個消息,比單純的“無法理解”更令人絕望!
這意味著,人類不僅對組裝邏輯一頭霧水,甚至連構成這“救命裝置”近三分之一的關鍵部件,其存在的物理基礎都超出了人類科學的認知範疇!
他們麵對的,不僅是精密的儀器,更是一部分物理法則本身都不同的“異界之物”!
那個德國係統工程師之前的比喻“盲人摸象”都顯得太過樂觀了——現在的情況是,他們不僅瞎,還被強行塞進了一個由扭曲物理規則構成的迷宮,要摸的“象”有一大半根本不在這個空間裡!
“這…這還怎麼組裝?”尼爾·羅素的聲音帶著一絲哭腔,“我們連碰觸它們真正的‘實體’都做不到!”
絕望的氛圍如同實質的冰牆,幾乎要將整個指揮中心凍結。倒計時無情地跳動著:14小時……13小時……
“冷靜!”
司星墟的聲音如同破冰的利刃,強行壓下現場的恐慌。他看向玄女,眼神銳利如鷹,“玄女!忽略我們無法理解的‘為什麼’!隻關注‘怎麼辦’!
基於現有掃描數據,包括這些…‘高維金屬’表現出的維度投影特性、能量場響應模式以及在懸浮矩陣中與其他構件的引力及能量耦合參數,結合梵唱指令頻譜,建立純粹基於可觀測現象的組裝操作模型!
我們不需要理解它的本質,我們隻需要知道,在三維空間裡,用我們能施加的能量場和指令,如何讓它們‘動’起來,‘連’起來,最終達到平衡黑洞引力的效果!”
司星墟的思路,如同在絕境中劈開了一條生路。科學家們瞬間抓住了重點: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
他們不再糾結於那令人崩潰的高維本質,而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構件在三維空間可觀測行為的分析建模上。
玄女直接調用國際超算中心全部的算力滿負荷運轉。她將那些高維金屬構件視為一個擁有特殊“輸入輸出”特性的“黑箱”。
為其輸入特定的能量場頻率、強度、方向)和梵唱指令片段,觀察其在三維空間的位置移動、能量輻射變化、與其他構件的引力耦合度變化等“輸出”。
通過海量的模擬和關聯性分析,試圖建立一套僅基於外部可操控變量和可觀測結果的“操作手冊”。
…………
在倒計時進入最後10小時的關鍵時刻,玄女結合了所有小組聚焦於“可觀測行為”的成果,形成了可行的組裝方案:
1、核心樞紐的特殊性:12塊a級樞紐全部由高維複合金屬構成。它們不僅是引力調節的核心,更是連接三維操作與高維效應的“轉譯器”。
組裝它們時,所需的能量場強度和頻譜精度要求極高,且必須嚴格同步播放梵唱指令中的特定“樞紐密鑰”片段。這些密鑰片段似乎能“安撫”或“引導”其內部的高維結構在三維投影中穩定下來,並產生所需的引力場。
2、能量耦合的升級:對於涉及高維金屬構件的連接無論是樞紐之間,還是樞紐與普通構件),物理接觸或簡單能量束可能無效。
方案要求使用多頻段疊加的強諧振能量場,模擬高維金屬在掃描中表現出的“偏好”共振頻率,誘導其在三維空間產生“偽連接點”,實現能量和引力場的耦合。這如同用特定的“聲音”去哄騙一個看不見的野獸,讓它按照你的意願移動。
3、風險劇增:操作高維金屬構件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巨大風險。能量場稍有不匹配,或指令密鑰播放偏差,可能導致其高維結構在三維空間產生不可預測的畸變——輕則能量爆發損毀設備,重則可能引發局部空間的微尺度引力塌陷或維度褶皺,產生小範圍但致命的時空異常。風險組將這部分風險標為深紅色,列為最高警戒。
4、動態平衡的依賴:最終裝置的動態平衡運行,高度依賴這些高維金屬樞紐的穩定工作。它們如同在風暴中維持巨輪平衡的陀螺儀。
但其內部的高維物理過程人類無法監控。一旦運行中出現超出模型預測的異常高維結構失穩),裝置可能在瞬間崩潰,導致災難性後果。這是方案中最大的不可控變量。
喜歡有始請大家收藏:()有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