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明確:製造一枚穩定的、不會湮滅的“鑰匙”冰晶,並將其放入凹槽。但如何製造?使用“歸墟使者”號上有限的、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和能量嗎?不,司星墟瞬間否定了這個想法。
“用我們自己的技術或材料幾乎不可能。”他的目光銳利,仿佛穿透船體落在外麵的汞海,“娥皇向我們展示了編碼,又在這個由純粹金屬氫構成的地方留下了鎖孔。她的意圖很可能是要我們直接利用這裡現成的、近乎無限的‘材料’——這片金屬氫海洋本身,按照她的‘圖紙’,就地鑄造這把‘鑰匙’。”
這個想法大膽至極,卻也符合玄天文明那超越常規的科技邏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女,”司星墟命令道,“以我們模擬獲得的編碼為核心,結合‘昭玥算法’,製定一個方案:利用我們的場盾發生器作為‘刻刀’,引導周圍的金屬氫,按照穩定冰晶的結構進行現場編程和重組。我們要做的不是‘建造’,而是‘編輯’這片海洋的一小部分。”
“明白。方案生成中……”玄女的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轉,“方案可行性基於以下推論:該意識海洋的金屬氫本身即為可編程介質。我方場盾發生器可模擬編碼中特定的能量引導模式,對局部金屬氫的量子態進行‘雕刻’。”
時間隻剩下19小時。計劃瘋狂,但他們彆無選擇。
“全員準備,開始執行‘鑄鑰’計劃!”
“鑄鑰”計劃實施,“歸墟使者”靜靜地懸停在洞穴入口外。
一、定位與塑形:首先,ai玄女精確計算出了穩定冰晶所需的質量和體積。隨後,“歸墟使者”號的主場盾被調整為一種奇特的“挖掘與束縛”模式,如同一個無形的模具,輕柔地“推開”周圍大範圍的汞海,在艦體前方塑造出一個與目標冰晶外形完全一致的負空間輪廓。
二、編碼注入與量子雕刻:緊接著,場盾發生器開始以極高的頻率和精度,將那段來自娥皇的、經過“昭玥算法”優化以確保穩定的核心編碼,轉化為複雜的能量脈衝,持續注入這片被隔離出來的金屬氫空間。
“這不是加熱或冷卻,”尼爾·羅素緊盯著數據解釋道,“這是直接改寫這片金屬氫的量子態,玄女正在用能量場作為‘針’,以編碼為‘線’,‘刺繡’出冰晶內部的複雜結構——包括那個至關重要的、永恒平衡的量子鎖定場!”
三、物質募集與結構生長:隨著編碼的持續注入,周圍汞海的金屬氫仿佛受到了召喚,不再是無序的流體,而是如同有了生命般,自發地、有序地向著那個負空間輪廓彙聚,並精準地填充到能量場“雕刻”出的量子藍圖中。過程看起來不像建造,更像是一顆晶體在溶液中按照特定的dna序列自主生長。
“監控顯示:金屬氫正在發生相變重組,超導特性被強化,目標區域密度正在急劇升高……量子糾纏場開始自發形成……”玄女實時彙報著進程。
四、反物質“注入”:最關鍵的步驟。穩定冰晶並非不需要反物質,而是需要其處於絕對平衡態。玄女操控場盾,在冰晶核心預留的、被極度強化的量子陷阱中,直接利用強大的能量場從真空中誘導產生正電子電子對,並瞬間將正電子反物質)捕獲、約束,而將電子導離消散。這並非從外部注入,而是在預定位置“無中生有”地創造並囚禁反物質。
五、最終穩定化:當最後一點結構被“編碼”完成,場盾發生器發出了最後一道強烈的能量脈衝,如同錘擊鍛造最後的淬火,瞬間“激活”了整個結構。所有編碼指令被固化,內部的量子鎖定場達到完美平衡。
整個過程持續了數小時,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技術美感與風險。最終,場盾緩緩撤去。
一枚人類前所未見的高維造物,靜靜地懸浮在原本空無一物的汞海中。
它並非閃耀奪目,而是呈現出一種絕對的黑暗,仿佛一個立體的、將所有光線都吞噬殆儘的事件視界,看得久了甚至讓人產生靈魂都要被吸走的眩暈感。那是其內部時空被強大能量場極度扭曲的表現。
隻有在某個極其特定的角度,才能隱約看到其深邃黑暗的表麵之下,有比最深的宇宙還要幽暗的紺碧色紋路在緩慢流轉,那並非反射的光,而是其內部被禁錮的能量和穩定存在的反物質所泄露出的微弱痕跡。
它周圍的空間看起來是明顯“凹陷”的,產生持續的、令人不安的扭曲感。
它沒有溫度,既不吸熱也不放熱,任何靠近它的熱輻射都仿佛被其周圍的時空畸變所偏折、吞噬,使它成為一個熱力學意義上的絕對孤島。
觸摸它不會有任何觸感,因為在其表麵納米級之外,其產生的強大時空畸變就足以推開任何試圖接觸它的粒子。
這是一枚利用玄天文明自身環境和科技,由人類之手“編輯”而出的穩定態反物質冰晶。一枚真正屬於人類的、用於開啟未知之門的“鑰匙”。
它靜靜地懸浮著,等待著被投入那萬米之下的宿命凹槽。而颶風過境的倒計時,隻剩下最後不到5小時。
喜歡有始請大家收藏:()有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