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星墟凝視著那片重歸虛無、卻已被標記的空間,聲音低沉而清晰:“玄女,最高優先級。整合目前采集到的所有數據流——引力梯度、量子退相乾模式、時空曲率褶皺,以及萬象鍥交互反饋的所有高頻振動譜。我要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玄女的響應幾乎沒有延遲,但平穩的合成音中似乎注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指令確認。數據流整合中……啟動跨維度信息特征比對算法。”
全息主屏幕上,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數據洪流開始交彙,被拆解成最基礎的數學語言,又與數據庫中海量的文明遺跡數據進行瘋狂比對。進程條飛速滑動。
幾秒鐘的沉默被拉得無比漫長。
突然,比對進程戛然而止。屏幕中央彈出一個巨大的、不斷自我旋轉的複雜幾何結構,其形態超越了三維直覺,仿佛一個多維空間的投影,猶如一塊不斷變形的綢緞一樣,散發著幽藍色的微光。
“識彆到匹配項。”玄女的聲音響起,其音調出現了一絲極其細微但確鑿無疑的抬升,那是她在處理顛覆性信息時的特征。
“檢測到顯著的高維信息拓撲特征。該特征與數據庫深層歸檔中標記為‘幽天’的文明遺跡碎片所蘊含的數學語言,匹配度達到99.97。結論:確認該異常造物為幽天文明的高維技術產物。”
房間裡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玄女的彙報仍在繼續,冷靜地列舉著這造物的可測量特性:“初步物理分析:該造物表現出極強的、非局域性量子糾纏特性。其信息儲存密度超越現有任何理論模型上限,初步估算其微觀結構可在普朗克尺度下編碼宇宙級信息量。其生成機製與能量物質轉化模型完全相悖,徹底超出本機理解範疇。最終成分判定:其為一種經由未知強相互作用力‘編織’或‘編程’而成的結構化暗物質。”
“結構化暗物質……”司星墟重複著這個詞,目光從屏幕上的“綢緞”移向那片被標記的虛無,眼中閃爍著恍然大悟與極致震撼交織的光芒。
“完美到極致的反物質能量操控,匪夷所思的物理常數改寫……我明白了。幽天文明根本不是什麼簡單的能源大師……”
他頓了頓,找到了最貼切的比喻:“他們是反物質領域的藝術家。不,甚至是……神隻。那場爆炸也不是什麼事故或攻擊,而是一場……創作。”
他的聲音因自己的推論而帶著一絲顫抖,“反物質爆炸瞬間產生的龐大能量,被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技術絕對精確地操控著。其目的並非毀滅,而是在那個瞬間,於爆炸中心的絕對奇點內,強行扭曲了局域的物理常數,創造出一個短暫存在的、違背宇宙常規的‘能量織機’。”
他猛地看向那片空間:“眼前這個東西,這個高維暗物質造物,就是那台‘織機’在當時編織出的‘綢緞。它是那場終極能量藝術表演後,留下的唯一‘作品’,也是能量缺口的最終去向。”
“邏輯鏈成立。”玄女確認道,“正在將‘反物質能量織機’假說、‘局部物理常數改寫’事件與‘高維暗物質造物生成’進行因果關聯……構建統一場論模型,嘗試解釋該過程……”
全息屏上,一個複雜的動態模型開始生成。它以那場完美的球形爆炸為起點,可視化地展現出如何利用極致操控的反物質湮滅能量,瞬間“撬動”了微觀維度的物理規則,像一隻無形的手般將不可見的暗物質粒子“撚”成絲,“織”就了一片承載著幽天文明技術與意誌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暗物質綢緞”。
模型運行著,但其核心區域依舊是一片巨大的、打著問號的混沌——幽天文明究竟用了怎樣的“數學公式”來實現這一切,依舊是一個深不可測的謎。
司星墟看著那不斷嘗試又不斷失敗的建模過程,緩緩吐出一口氣。他們觸摸到了真相的邊緣,但這邊緣之外,是更令人敬畏的、屬於神級文明的深邃黑暗。
“我們找到的,不止是一個物體,”他低聲對隊員們說,更像是在對自己說,“我們找到的,是幽天文明留下的一張……名片的碎片。”
……
全息屏幕上,無數複雜的數學模型飛速流轉、碰撞、又自我瓦解。能量曲線、概率雲圖、維度拓撲結構交替閃現,如同一場無聲的智力風暴。玄女調動著前所未有的算力,試圖將破碎的線索編織成一個連貫的敘事。
終於,在不斷試錯與迭代後,屏幕中央的動態模擬逐漸穩定下來,形成了一個雖然仍有大量未知參數、但邏輯鏈條已能自洽的理論模型。
模型可視化演示開始
1.起源:深空脈衝
模型的起點,是一道來自奧爾特雲之外、源自幽天文明遺跡的特殊量子脈衝。這道脈衝以人類無法理解的方式穿越廣袤空間,精準命中日內瓦的能量中樞。
2.第一階段:創造“織機”
脈衝的第一個作用,如同一個絕對精準的引爆指令,瞬間破壞了日內瓦反物質熔爐的約束場,引發反物質湮滅爆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這爆炸的能量並沒有無序擴散。脈衝本身蘊含的超高維信息結構,在爆炸發生的普朗克時間內,強行約束並引導了能量釋放的模式,這意味著幽天文明可以完美操控反物質。
龐大的能量被用於一個不可思議的目的:短暫地、局部地改寫爆炸核心區域的物理常數,創造出一個瞬間存在的“物理規則奇點”。在這個奇點內,常規物質被徹底清空,形成一個絕對純淨的、能量無限的“真空織造場”——“能量織機”。
3.第二階段:編織“綢緞”
脈衝的第二個作用同步啟動。它如同一根穿過了高維空間的針,利用“織機”提供的無限能量,開始從宇宙的暗物質背景海中,抽取並“編織”暗物質粒子。
這個過程並非簡單的物質聚合,而是按照脈衝中攜帶的、屬於幽天文明的特定信息程序,將暗物質編織成具有複雜結構性的拓撲薄膜——“暗物質綢緞”。
玄女的聲音響起:“初步推論,該‘暗物質綢緞’並非簡單物質,而是幽天文明的高維技術造物。它本質上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具有自主量子信息處理能力的‘智慧結構體’或‘法則執行終端’。”
4.第三階段:審判執行
“綢緞”編織完成後,懸浮於虛空中的它開始自主運行其內置的“審判”程序。
它開始持續釋放出兩種獨特的量子脈衝信號。
第一種是低頻脈衝:該脈衝的作用範圍極廣,覆蓋整個星球。其作用機製疑似與人類大腦中某種尚未被科學認知的量子層麵活動發生相互作用。
玄女繼續解釋:“低頻脈衝的功能為‘掃描與識彆’。其作用目標並非大腦的化學或電信號,而是更深層的、可能與宇宙量子背景存在糾纏關係的‘潛意識流’。它能精準映射出個體潛意識中的意念,特彆是被壓抑的‘惡念’。具體機製未知,這些推論基於假設人類意識中存在我們未曾發現的量子相乾性。”
第二種是高頻脈衝:該脈衝僅在識彆到特定強度的“惡念”後,針對性地發射。
玄女繼續:“高頻脈衝的功能為‘激發與坍縮’。它與被低頻脈衝‘標記’的意識量子態發生強共振,如同一個外部觀測者,強製該‘惡念’的量子概率雲發生定向坍縮。”
坍縮的結果,就是利用“綢緞”本身的可編程暗物質,按照其內置的“形態生成程序”,將抽象的、概率性的“惡念”轉化為具象的、穩定的暗物質克隆體——“暗影”。
“我明白了!”本傑明猛地一拍手,眼中閃爍著豁然開朗的光芒,聲音因激動而略微提高:“如果完全按照這個模型來理解,那麼整個過程的哲學隱喻就完全對應上了!”
他轉向眾人,仿佛一位解讀古老經文的學者:“那個低頻脈衝,它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眾多宗教經典中描繪的‘洞察之眼’。它無所不察,能洞悉眾生內心最深、最隱秘的角落,無論是善是惡,在其麵前皆無從遁形。”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個比喻深入人心,然後繼續道:“而那個高頻脈衝,它就是‘神’用以執行意誌的手段。它並非直接懲罰‘想法’,而是……正如經文所述……‘實現你的惡,以證明你的罪’。它讓那潛藏的、未被實踐的惡念,化為具體的、可見的實體,讓你無從抵賴,必須直麵自己內心黑暗所可能造就的現實。”
本傑明的解讀,為冰冷的技術模型注入了一層令人毛骨悚然的哲學與神學色彩。幽天文明的這套自動化係統,其運行邏輯竟與人類古老傳說中的“最終審判”如此相似,仿佛它們早已洞穿了某種宇宙級的道德法則。
現場一片寂靜,隻剩下服務器運行的微弱嗡鳴。屏幕上的模型靜靜旋轉,每一個光點、每一條曲線,都代表著一個足以顛覆人類認知的、來自高等文明的冰冷真理。
他們不僅破解了“暗影”產生的物理機製,更窺見了一個試圖對整個文明進行道德審判的、龐大而古老的係統的一角。
喜歡有始請大家收藏:()有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