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瑾坐著馬車,慢慢悠悠地晃到了魏國邊陲的一個小城,雲城。
這個小鎮可是不簡單,是衛荀的出生地。
衛荀的“魏學”離不開這裡的影響。
這裡民風淳樸,曆史上也出過幾位大儒。
衛荀從小便跟著家中長輩在這裡求學,寒來暑往,這些東西便刻在了腦子裡。
這些年世道愈發混亂,諸侯混戰,隱隱有逐鹿群雄的意思。
衛荀帶著在家鄉學到的知識,就像伍瑾一樣周遊列國。
但和伍瑾又有所不同,伍瑾是為了見識風土人情,為了自己開心的玩。
而衛荀則是為了入世,為了探索這個世界是否正如書本中所寫的那樣。
儘信書不如無書,衛荀想要見識各諸侯國的民生,豐富自己的治國理論。
18歲周遊列國,25歲回到魏國,一身才華卻不得魏君賞識。
隻能在魏國擇了一處地方傳經講學,為魏國培養人才。
這也是魏國的能人輩出的原因。
不過衛荀卻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才是培養出來了。
但是卻有一大部分流失了出去,他們沒有選擇留在魏國。
而是到了各個諸侯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伍瑾看到這處小鎮便明白了,果真是一處人傑地靈之地。
這座小城,滿是古樸的氣息。
路邊的行人遠沒有其他地方為生活苦惱的焦躁,而是處處都透露著一種書卷氣息。
伍瑾想:可能這與衛家在這雲城免費講習一些尋常道義吧。
但是很意外的是,這個時代,這座城會是這樣的乾淨,就像是有專人清掃的一樣。
伍瑾的馬車就是在這樣乾淨的環境下,慢悠悠地進城了。
坐在馬車裡,透過車窗,伍瑾看到一座超級豪華的大宅子。
這衛荀家在雲城可以說是非常出名的,甚至還有不少人為了來看一眼衛家的老宅,專門在這樣車馬不便的年代來一趟。
就像是現代世界的那些網紅打卡點一樣,總是會出現不少的名人景點,吸引其受眾去打卡欣賞。
在一片灰瓦素牆之中,那高聳的門樓,氣派的石獅子,以及隱約可見的、連綿的飛簷鬥拱。
簡直像是一隻誤入雞群的孔雀,拚命抖擻著與周遭格格不入的華麗。
伍瑾嘴角幾不可察地扯了一下,真的是太顯眼了。
【雖然是很漂亮,但是真的很像是一個顯眼包!】
這衛家,果然是雲城首富,光是這宅邸,就透著一股子有錢!
不過卻沒有尋常富人家庭的銅臭氣,整個透露著深厚的底蘊。
讓人一眼便覺得這家不簡單,並非是暴發戶,而是清流世家。
這要不是伍瑾專門看了衛荀家的相關事跡,那必不可能相信衛家是清白之家。
就人家掛在門口的那盞燈就價值連城,這衛家還就隻是掛在偏門上。
完全不在意是否會有人來偷。
而彆看衛家的一應用具都是價值連城的,但這衛家還真就是清清白白的家庭,一大家族人會讀書的讀書,會做生意的做生意,勁往一處使。
要伍瑾看,這在古代讀書,還真不是一個普通人家供應的起的。
更何況還是供著這麼多的讀書人,而衛家還真就出了這麼多的人才。
就連與這魏國同音的“衛”姓,也與衛家的先祖有關,不然還真不能在這個等級森嚴的年代有這個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