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後爹_汴京生活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17 後爹(2 / 2)

乍暗乍亮,盧閏閏下意識眯了下眼睛。

等她睜開眼,麵前就多了兩位不怎麼認得的女性親戚,拉著她的手說她如今長得真高,又問她認不認得人?

盧閏閏完全不怯,她大大方方地笑著,說眼熟。

她甚至能反客為主,拉著人打量,誇人家比之前見著更有氣色了,又說這衣裳是哪的料子,真好看雲雲。

隻要盧閏閏想,她一張嘴就能把人哄得不知南北,笑得花枝亂顫,高興得不行。

與她相比,今兒宴席的主要人物譚聞相就顯得可憐了些。

他倒是眾星捧月了,但一群人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問著,一會兒又故意問點促狹的話逗弄他,弄得他手足無措,急得一腦門汗,胖乎乎的臉頰肉通紅,話也說不出來了,支支吾吾地,局促極了。

他隔著一群人的間隙,瞥見談笑風生的盧閏閏,這下是真佩服了。

她是怎麼能這麼自在的?

他不知道,這個是天生的,一般人學不來。

*

因著人漸漸多了,女眷們就進屋,男客坐在院子裡。好在院子裡一個一人長的大木樁子,邊角被打磨過,看著像是把木樁橫劈兩半後的樣子,不用愁沒地坐。

就是不知當初是怎麼把這木樁子搬進來的。

盧閏閏坐在陰涼的正堂裡,邊磕炒鬆子,邊瞎想。

正堂裡的女眷們正說的熱火朝天,蓋因有個人講起了另一個親戚家裡的事,說是媒人來說過親了,兩家父母都滿意得很,隻等著男女相看了。誰知相看那日,男家父母出門前尋術士算了命,道男子今年能過省試,於是當時見麵就反悔了。

男家沒往那小娘子頭上插簪子,回到家裡後,著人送了兩匹布。

盧閏閏聽得聚精會神,她穿來許多年,對宋朝的習俗也算有了解。

宋代婚娶並非刻板印象裡的完全盲婚啞嫁,這是正常的婚嫁流程之一,新人有一點自主選擇權,婚前可以在園林、湖畔畫舫等地方兩家相見,男家相中了將簪子插入女方發髻中,這叫“插簪”,若不相中,回家贈兩匹布,表示歉意,謂之“壓驚”。

止步於這一步,屬於正常範疇,不叫退婚。

果不其然,眾人既沒有譴責男方,也不曾詬病女方,隻說差點運道。還有人道,若是不算那命就好了,女方豈非能嫁與進士,來日做官娘子?

也有人說如今定不下更好,考中進士後悔婚的,也不少見,如今兩家都是清清白白,誰也沒落下個壞名聲,倒是不失為一樁好事。

眾人七嘴八舌地談論,忽而有人說到盧閏閏身上,問起譚賢娘可開始為她相看沒有?

旁的小娘子聽見自己的婚事在人前輩談論,怕是得羞紅了臉,躲進阿娘的懷裡。

盧閏閏沒有,她坦蕩且傲然道:“我是隻招贅的!”

譚家外婆坐在折背樣上,親昵地攬住盧閏閏的腰,抬頭舉手點了點她的鼻子,笑道:“不知羞,快躲進去,哪能在人前說這些?”

她說歸說,語氣卻很輕鬆。

眾人多是市井門戶,還有拋頭露麵做買賣的呢,私底下沒有那麼多講究。

譚二舅母也幫腔,“我這外甥女兒人伶俐,生得也出挑,家裡又有那麼大的宅子住著,闔該是要招贅的!誰去了她家,那也是享福不是?”

眾人皆笑了。

譚賢娘放下茶碗,淡笑說不急。

一個個又不是沒眼色的,人家都說不急了,哪還有追著問的道理。

這事也就過去了。

又開始說起彆的事來。

*

說說笑笑間,很快就到了吃宴席的時候。

有男客幫著把院子裡的桌子架起來,譚二舅母和譚家外婆擺了碗筷,看著倒是像模像樣,就是日頭毒了些。

隔著堵牆都能聽見譚二舅母在罵譚二舅父,她嗓門實在大了些。

罵他不知早打算,現下去尋遮陽的棚子跟繩,得尋到什麼時候?等口渴了才想起來挖井!這麼多親戚隻等著叫人看笑話。

好在最後還是將遮陽的棚子綁上去了,是鄰裡看不過去主動借的,還幫著一塊綁好。

這時候,叫的索喚也來了。

索喚一般不會隻接一家,往往是好幾家一塊,有的都點的同一家酒樓,有的不是,他提著兩個半人高的大食盒,趕得滿頭滿臉都是汗。

裝菜肴跟酒水的碗碟酒壺都是酒樓的,等用完了第二日送回去便可。

在這些事上,汴京的酒樓顯得很大氣。哪怕是隻吃過三四回飯的客人,酒樓也敢把銀製的碗碟酒杯借出去給客人撐場麵,絲毫不怕他們不還。

眼看客漸漸到齊,可有一位極緊要的客人,遲遲未至,可把譚二舅父急得不行,站在門前墊腳往遠處瞧。

好在人趕在開席前到了。

“盧賢弟啊,怎麼才來?”譚二舅父一擦臉上的汗,抓起他的手便要引他入座。

而盧舉身後還跟著幾個搬東西的腳夫,他站著沒走,叫腳夫將東西放下,“這是我送的一點賀禮。他便是相兒吧?真是眉眼靈秀聰慧。”

譚二舅父見送了賀禮,忙推辭。

盧舉則道:“一點薄禮而已,取個好意頭。將來這孩子必定如這文竹一般清白正直,有絕不折節的君子品行。”

二人說的正歡,屋裡坐的盧閏閏悄然豎起耳朵聽。

她一直注意著外頭,盧舉一到她就察覺了。

聽見他送了幾盆文竹作為賀禮,盧閏閏抿了抿唇,臉上沒什麼表情,心裡隻覺得一般,無功無過的禮。

瞧不出與旁人有什麼不同。

然而緊接著卻又聽見,他讓仆人放下一筐筍,解釋說這是他今晨去郊外現挖的,故而才到得遲了些。

盧閏閏耳朵微動,她還以為後爹是個附庸風雅的人,沒想到還挺不同?

待聽到盧舉和譚二舅父說吃筍最好是現挖了在竹林裡,邊賞竹邊吃,滋味最佳的時候,她麵上顯露出兩分訝異。

行啊,這位後爹在吃上是行家啊!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