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音樂”的崛起速度過快,尤其是那位神秘的匿名作曲家“k”及其作品,在獲得市場狂熱追捧的同時,也觸動了一些傳統音樂勢力的敏感神經。
他們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一個毫無根基、僅憑幾首“口水歌”就攪動風雲的匿名者,竟能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
首當其衝的,是南韓樂壇頗具聲望的資深音樂人、詞曲作家兼電台主持人——尹鐘信。
他年近五十,在南韓娛樂圈摸爬滾打近三十年,創作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抒情歌曲,以其深厚的音樂功底和略帶感傷、注重“情感表達”的創作風格著稱,在業界被視為“傳統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向來以直言不諱、堅守“音樂藝術性”自居,對當下流行的電子化、節奏化的kpop風潮頗有微詞。
在一次他主持的高端音樂訪談電台節目《音樂夜話》的直播中,當話題不可避免地談到近期席卷音源榜的《badgirgoodgir》和《bubbepop!》時,尹鐘信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輕蔑和憂慮。
“不可否認,這兩首歌的流行度很高,旋律和節奏的設計非常‘聰明’,精準地抓住了當下年輕人的耳朵。”
他的聲音通過電波傳遍全國,語氣帶著一種前輩審視後輩的居高臨下,“但是,如果我們拋開商業數據,回歸音樂本身來探討……我認為,這類作品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也像是在刻意製造懸念,直播間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它們,缺乏靈魂。”尹鐘信擲地有聲地說出了這句評判,“是的,缺乏靈魂。我仔細分析了它們的結構,編曲技巧很嫻熟,甚至可以說很前衛,hook句的設計也極具傳播性。
但聽完之後,你記住了什麼?除了重複的旋律和節奏,還有什麼能觸動你內心深處的共鳴嗎?沒有。
它們就像是精密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化產品,華麗,高效,能滿足一時的感官刺激,但卻冰冷,沒有溫度,沒有創作者注入的真情實感,更談不上任何藝術上的追求和探索。”
他的言辭越來越尖銳:“匿名?嗬嗬,或許正是因為缺乏真正的藝術自信,才不敢以真麵目示人吧?
靠著資本的力量,用這種‘快餐式’的音樂擠壓真正用心創作的音樂人的空間,這是一種極其短視和危險的行為!
長此以往,我們南韓的音樂生態將會變得多麼浮躁和貧瘠?這是對音樂的褻瀆!”
這番言論,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直播節目中轟然引爆!雖然尹鐘信沒有直接點名“k”和“昊天音樂”,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指誰!
節目播出後,輿論一片嘩然!支持尹鐘信的傳統樂迷和部分音樂評論人紛紛附和,認為他說出了“皇帝的新裝”真相,抨擊“流量至上”對音樂藝術的侵蝕。
而“k”的歌迷和年輕聽眾則奮力反擊,認為尹鐘信是“老古董”、“眼紅”、“跟不上時代”。網絡上的罵戰瞬間升級,將“昊天音樂”和匿名的“k”推向了風口浪尖。
“昊天集團”頂樓辦公室內,劉天昊正和金浩宇、李珍娜以及“昊天音樂”新上任的音樂總監金明哲一位四十歲左右、戴著黑框眼鏡、神情嚴謹的男人)一起觀看這段節目的錄像回放。
金浩宇氣得臉色發青:“哥!這個尹鐘信太過分了!倚老賣老!他分明是看我們風頭太盛,故意找茬!什麼缺乏靈魂?市場反響和大眾喜愛就是最好的證明!我看他是酸葡萄心理!”
李珍娜也麵露憂色:“會長,尹鐘信在業界資曆很深,他的這番話影響力不小,很多媒體都在跟進報道,對我們和‘k’先生的聲譽造成了不小的負麵影響。”
音樂總監金明哲則相對冷靜,他推了推眼鏡,分析道:“會長,尹鐘信的觀點代表了一部分傳統音樂人的普遍焦慮。
從純音樂性角度講,他的批評並非完全空穴來風。我們的作品確實更側重於流行性和傳播效率。但‘缺乏靈魂’這種主觀評判,很難用客觀標準去反駁。”
劉天昊自始至終安靜地看著屏幕,臉上沒有任何怒意,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玩味弧度。直到錄像結束,他才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說得對,也不對。”
眾人一愣,看向他。
“我們的作品,目標明確,就是追求極致的流行和傳播,服務於市場和藝人發展。這是商業邏輯,無可厚非。”
劉天昊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的城市,“不對的是,他犯了兩個錯誤。第一,他低估了精準捕捉時代情緒、製造流行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靈魂’和才華。第二,也是最重要的……”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眼神銳利如刀:“他以為,我們隻會做這種‘流水線產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金浩宇眼睛一亮:“哥,您的意思是?”
“他不是質疑‘k’的創作靈魂嗎?”劉天昊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那就讓他親眼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靈魂’,以及,‘k’的實力邊界,到底在哪裡。”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絕對的自信和挑釁的意味。
“浩宇,以‘昊天音樂’和匿名作曲家‘k’的名義,給我聯係尹鐘信,不,直接通過各大媒體,向尹鐘信前輩發出公開挑戰!”
“公開挑戰?”金浩宇和金明哲都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