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遭遇地頭蛇競爭,困難重重
長春大學城的秋陽剛把梧桐葉曬得發脆,琪程科技門店前的玻璃幕牆上,突然被人潑了一灘墨汁。黑色的汙漬順著牆縫蜿蜒而下,像一道醜陋的傷疤,把“磁共振無線充電”的宣傳海報糊得麵目全非。店員小周攥著抹布衝出來時,隻瞥見街角一輛無牌麵包車的尾燈閃了一下,很快消失在車流裡。
“昊哥,這已經是這周第三次了。”小周在電話裡帶著哭腔,“昨天有人在店門口撒鐵釘,今天又潑墨,是不是故意找茬?”
吳昊捏著手機站在沈陽分店的裝修現場,聽筒裡傳來的聲音讓他眉頭擰成了疙瘩。三天前沈陽中街的圍擋剛立起來,就有自稱“物業”的人來收雙倍管理費;大連星海廣場的體驗店更誇張,開業第一天就有幾個紋著花臂的壯漢來“參觀”,手在uv定製打印機上重重拍了三下:“這機器挺貴吧?可得看緊點。”
這些小動作背後,都藏著同一個名字:長春的“老李通訊”、沈陽的“訊捷連鎖”、大連的“海濱數碼”,當地盤踞多年的“地頭蛇”商家,終於亮出了獠牙。
最先發難的是長春的老李。此人在大學城做了十年配件生意,靠著和各校後勤處的關係,壟斷了大半校園超市的供貨。琪程科技開業第三天,他就在隔壁租了個門麵,掛出“全場八折”的橫幅,同款手機殼比琪程便宜十五塊。更陰的是,他讓店員在學生群裡散布謠言:“琪程的無線手機充有輻射,隔壁班王同學用了三天,手機電池鼓包了。”
高詩琪帶著檢測報告去學生宿舍辟謠時,撞見老李的兒子正往琪程的海報上貼“劣質產品”的貼紙。“我們有國家質檢中心的報告。”高詩琪把文件拍在對方麵前,那小子卻嗤笑一聲:“學生信報告還是信我?我爸讚助了校籃球隊,隊長都幫我們說話。”
沈陽的“訊捷連鎖”手段更隱蔽。他們仗著在商場有三個專櫃,直接跟物業施壓,不讓琪程的促銷員進商場發傳單。邵易陽發現,自家在某點評平台的評分一夜之間從4.8掉到3.2,全是匿名差評,說“充電時手機發燙”“客服態度差”。他半夜蹲在訊捷的專櫃外,果然拍到店員拿著十幾部手機刷差評的畫麵。
最棘手的是大連。“海濱數碼”的老板是本地人,靠著給旅遊團回扣,壟斷了景區周邊的配件生意。琪程的“旅遊紀念款”定製火了之後,他們就雇人在店門口拉客,謊稱“琪程的打印機壞了,我們家能做一模一樣的”。有次邵易陽去倉庫提貨,發現貨車輪胎被人放了氣,司機蹲在路邊罵罵咧咧:“肯定是海濱那幫人乾的,他們早放話了,外來的彆想在這兒站穩。”
這天傍晚,三個城市的壞消息像雪片似的飛來:長春店的客流量掉了三成,沈陽的線上訂單被差評攪得退單率飆升,大連的uv定製打印機突然出了故障,維修師傅說“像是被人動了手腳”。
吳昊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哈爾濱的夜色漫過樓頂。手機裡,團隊成員們的消息還在不斷彈出:高詩琪說老李又在搞“買一送三”的傾銷,邵易陽發現訊捷在商場電梯口搶設展架,王鵬正盯著維修師傅拆打印機,眉頭擰成了疙瘩。
桌角的地圖上,三個城市的標記被紅筆圈了又圈,旁邊密密麻麻寫著應對方案,卻都被吳昊劃了叉。他知道,這些地頭蛇紮根多年,靠的不隻是價格戰,更是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硬碰硬隻會頭破血流,得找個巧勁。
“天蛾,幫我分析一下這三家的軟肋。”吳昊對著空氣說。
屏幕上立刻彈出數據:長春老李的進貨渠道是二手批發商,產品合格率僅72;沈陽訊捷的售後評分常年墊底,投訴集中在“維修拖延”;大連海濱的定製業務用的是劣質油墨,圖案三個月就會掉色。
吳昊的指尖在屏幕上敲出節奏,眼裡漸漸有了光。他撥通高詩琪的電話:“明天帶質檢報告去學校後勤處,順便給學生會送十台試用機……”掛了電話又打給邵易陽:“把他們刷差評的證據整理好,找平台投訴,再做個‘售後24小時響應’的活動……”最後給王鵬發了條語音:“讓維修師傅錄個拆機視頻,重點拍被改動的零件,咱們開場直播揭露貓膩。”
夜色漸深,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吳昊在地圖上三個城市的標記旁,各畫了個箭頭,指向同一個詞:“破局”。他知道,這場仗難打,但地頭蛇再凶,也擋不住真正有實力的新芽破土;畢竟,市場最終認的不是關係,是產品和人心。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