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清晨,哈爾濱的風還帶著料峭的寒意。吳昊穿著一件深藍色的衝鋒衣,背著提前準備好的筆記本和幾支新鋼筆,在約定的校門口等車。
他特意提前了十分鐘,遠遠就看見一輛白色的麵包車停在路邊,車身上貼著“星光支教社”的綠色貼紙。
車邊已經站著幾個人,陳瀟瀟的身影在晨光裡格外顯眼。她換了件米白色的羽絨服,頭發紮成利落的馬尾,手裡提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帆布包,正和一個戴眼鏡的女生說著什麼。聽到腳步聲,她轉過頭來,看到吳昊時明顯愣了一下,隨即露出幾分驚訝的微笑。
“是你?”她的聲音帶著清晨的清亮,“你也報名了這次活動?”
“嗯,”吳昊走到她麵前,儘量讓語氣顯得自然,“之前聽講座時覺得公益挺有意義,剛好看到招募就來了。”他刻意沒提是專門為了她而來,怕這份刻意會打破此刻的平和。
“太好了,我們正缺人呢。”旁邊戴眼鏡的女生笑著插話,她胸前的工作牌上寫著“社長林薇”,“我是林薇,負責支教社的活動統籌。這位是陳瀟瀟,金融係的,我們社的‘活動主力’。”
陳瀟瀟被林薇打趣,臉頰微微泛紅,連忙轉移話題:“吳昊同學是哪個係的?之前沒在社裡見過你。”
“航空航天學院的,大一。”吳昊簡潔地回答,目光落在她手裡的帆布包上,“這裡麵裝的是……”
“給孩子們帶的書和文具,”陳瀟瀟拉開拉鏈讓他看了一眼,裡麵整齊地碼著幾本童話書和一遝彩色卡紙,“還有些手工材料,上次去看他們在學折紙,說缺些彩紙。”
吳昊心裡微動。他昨晚讓“天蛾”檢索過陽光留守兒童之家的基本情況,知道那裡的孩子大多是父母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年齡從六歲到十二歲不等,平時除了課本,很少有課外讀物。他摸了摸自己背包裡的筆記本,那是他特意挑選的帶卡通封麵的款式,原本還擔心會不會太幼稚,現在看來倒是剛好。
“人齊了,我們上車吧。”林薇拍了拍手,招呼著另外兩個陸續趕來的男生。麵包車的空間不算寬敞,吳昊上車時特意選了後排的位置,剛坐下,就見陳瀟瀟抱著帆布包在他旁邊的空位坐了下來。
“不好意思,前麵位置滿了。”她輕聲說,將帆布包小心地放在腿上。
“沒事。”吳昊搖搖頭,眼角的餘光瞥見她包側袋裡露出半截口琴,金屬的琴身在晨光裡閃著微光。
車緩緩駛出市區,道路兩旁的高樓漸漸被低矮的農田取代。
陳瀟瀟看著窗外掠過的景象,忽然輕聲說:“我小時候也在鄉下待過,那時候村裡沒什麼書,唯一的一本童話集被全村的孩子傳著看,翻得書角都卷邊了。”
吳昊側過頭,聽她繼續說:“後來上了高中,每次看到公益組織的支教照片,就總想著要是能早點有人給村裡的孩子帶些書去就好了。所以上了大學,看到支教社的招募就立刻報名了。”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篤定的溫柔,“其實這些孩子不缺聰明勁,就是缺些能讓他們看到更大世界的窗口。”
吳昊想起前世在海城電視台那次晚會上,陳瀟瀟站在台上說“每個孩子都該有做夢的權利,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把夢做得更清晰些”。那時他隻覺得這話遙遠又空泛,此刻聽她親口說出,才明白這份堅持背後藏著怎樣的熱忱。
“天蛾”的提示音在腦海裡悄然響起:“分析目標個體陳瀟瀟行為模式,公益參與度92,共情能力評估為優。建議從‘教育資源分配’‘鄉村兒童心理’等話題切入,可提升社交匹配度。”
吳昊沒有立刻接話,而是看著窗外說:“我老家也是海城的,老城區的學校條件也一般,好多孩子高中沒讀完就跟著家長出去打工了。”這是他真實的經曆,前世他住職工小區就有好幾個是這樣。
陳瀟瀟轉過頭,眼裡閃過一絲訝異:“你也是海城的?”
“嗯,海城老城區的。”
“好巧,我家在海城老城區。”她笑了起來,眉眼彎成好看的弧度,“說不定我們小時候還在同一個菜市場見過呢。”
車裡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林薇和另外兩個男生在聊學校的趣事,吳昊和陳瀟瀟則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海城的街景,從老電影院門口的糖畫攤,到護城河邊上的柳樹,很多共同的記憶讓兩人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
一個小時後,麵包車停在一棟紅色的兩層小樓前,門口掛著“陽光留守兒童之家”的牌子。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已經等在門口,看到車就雀躍地圍了上來,嘴裡喊著“陳姐姐”“林姐姐”。
陳瀟瀟剛下車,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就撲到她懷裡:“瀟瀟姐姐,你上周說要教我們折小星星的,帶彩紙了嗎?”
“帶了,”陳瀟瀟笑著從帆布包裡拿出彩紙,“不僅有彩紙,還有新故事要講呢。”
吳昊看著她被孩子們圍住的樣子,心裡忽然有種莫名的觸動。她低頭和孩子說話時,眼裡的溫柔比在講座上專注的神情更動人,像是有細碎的星光落在裡麵。
林薇拍了拍他的肩膀:“吳昊,你跟我來,咱們負責給孩子們上一節趣味科學課。”她指了指旁邊的教室,“裡麵有黑板和幾張桌子,簡單的實驗器材我們也帶來了。”
吳昊跟著林薇走進教室,裡麵已經坐了十幾個孩子,最小的看起來才六歲,正睜著好奇的大眼睛打量著他。他深吸一口氣,從背包裡拿出筆記本和鋼筆:“大家好,我叫吳昊,今天我們來做幾個有意思的小實驗,好不好?”
孩子們齊聲喊“好”,聲音裡滿是期待。吳昊看著他們發亮的眼睛,忽然覺得“天蛾”推薦的這個社交節點,或許不隻是為了靠近某個人,更是讓他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一種除了逆襲和奮鬥之外,同樣值得奔赴的溫暖。
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水的魔力”四個字,剛拿起粉筆,就看到陳瀟瀟抱著彩紙站在教室門口,衝他比了個加油的手勢。陽光透過窗戶落在她臉上,那抹笑容乾淨又明亮,讓吳昊的心跳漏了一拍,手裡的粉筆差點掉在地上。
他定了定神,對著孩子們露出一個自信的微笑:“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實驗,怎麼讓一張紙托住一杯水……”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