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充電樁訂單遇波折,芯片短缺破局難
簽下海城能源集團500台充電樁的意向協議後,昊陽科技上下都像上了發條的鐘,連行政專員李娜都主動幫著核對物料清單。王鵬帶著采購組的人泡在供應商的電話裡,邵易陽則跑遍了哈爾濱的電子市場,可三天下來,兩人帶回的消息卻像一盆冷水,澆滅了團隊剛燃起的熱乎氣。
“昊哥,深圳那邊回話了,專用芯片沒現貨,最快也得等40天,還是加價30的價格。”王鵬把通話記錄拍在桌上,聲音透著疲憊,“他們說這芯片是荷蘭進口的,全球都缺貨,前段時間大鷹帝國的新能源公司訂走了一大批,我們排不上隊。”
邵易陽也一臉沮喪:“我跑了五家電子市場,國產芯片倒是有,可性能差太遠了——人家進口芯片能支持同時充兩台車,還能精準控製電流,國產的充一台就發熱,數據采集也不準,裝到充電樁上就是個定時炸彈。”
辦公室裡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周明拿著芯片參數表算了半天,抬頭道:“要不……我們簡化功能?把雙充改成單充,去掉動態電流控製,先湊夠500台交差?”
“不行。”吳昊想都沒想就否決了,“簡化功能就是降低標準,國企的訂單一旦出問題,不僅砸了招牌,以後再想合作就難了。”他點開“天蛾”調出的芯片技術文檔,眉頭越皺越緊——這枚型號為st890的專用芯片,是充電樁智能控製模塊的核心,負責電流調節、數據傳輸和故障預警,國產化替代確實難度極大。
【3級天蛾啟動逆向分析:st890芯片核心功能為“雙路電流自適應分配”與“多協議數據轉換”,其架構基於arrtex4內核,可通過國產gd32f450芯片進行功能複刻,需修改30的驅動程序,研發周期約25天。】
“有辦法了。”吳昊忽然抬頭,指著屏幕上的國產芯片型號,“用gd32f450替代,周明,你帶技術組修改驅動程序,把雙路充電的邏輯拆開,用軟件算法彌補硬件性能差距;王鵬,立刻下單訂1000片gd32f450,讓廠家直發哈爾濱,加急!”
周明愣住了:“昊哥,這芯片我知道,性能比st890差一截,真能行?”
“行不行得試了才知道。”吳昊把“天蛾”提供的驅動程序修改方案推給他,“天蛾……我是說我查過資料,有人用這款芯片做過類似的適配,隻要軟件優化到位,至少能滿足基本功能。你們先做5台樣機測試,三天內給我結果。”
接下來的三天,技術部成了不眠不休的戰場。周明帶著三個程序員泡在代碼裡,咖啡杯堆成了小山;邵易陽則聯係工廠,把新芯片的引腳定義發給pcb板廠家,加急打樣;吳昊每天淩晨都去技術部盯進度,“天蛾”實時掃描代碼漏洞,提出優化建議——比如將電流調節的響應時間從100毫秒放寬到200毫秒,用犧牲一點精度的方式降低芯片負載。
第三天傍晚,第一台搭載國產芯片的充電樁樣機在辦公室門口組裝完成。王鵬找來一輛新能源出租車做測試,當充電槍插進接口,屏幕上跳出“開始充電”的提示時,技術部爆發出一陣歡呼。
“電流穩定在30a,符合標準!”周明盯著監測儀,聲音都在發顫,“雙路同時充也沒問題,就是發熱比進口芯片高5度,不過在安全範圍內。”
吳昊卻沒放鬆:“連續充8小時,測試穩定性;再模擬零下20度的低溫環境,看看會不會死機。”
測試結果在淩晨出來——連續充電12小時無異常,低溫環境下僅啟動速度慢了3秒,完全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周明揉著通紅的眼睛笑了:“昊哥,成了!這國產芯片真能頂用!”
就在這時,王鵬的手機響了,是海城能源集團的助理打來的:“吳總在嗎?張總問你們的芯片問題解決沒,要是實在不行,他們可能要考慮其他供應商了。”
吳昊接過電話,語氣沉穩:“請告訴張總,我們已經解決了芯片問題,明天上午帶樣機去貴集團測試,保證不耽誤工期。”
掛了電話,他看著窗外泛起的魚肚白,心裡清楚,這隻是暫時渡過難關。國產芯片的性能短板始終是隱患,想要真正擺脫依賴,還得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天蛾提示:長期依賴外部供應鏈存在地緣政治風險,建議啟動“自主芯片研發計劃”,依托現有技術積累,3年內可實現專用芯片國產化量產。】
“周明,”吳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等這500台訂單完成,技術部分一半人出來,我們搞個新項目——研發自己的充電樁專用芯片。”
周明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疲憊一掃而空:“真的?昊哥,我早就想搞這個了!保證完成任務!”
辦公室裡,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樣機上,充電指示燈閃爍著綠色的光芒,像是在預示著這場破局之戰的曙光。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