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無線傳能破線縛,鐵甲無羈任馳驅
秘密基地的實驗場裡,一盞盞ed燈沿著地麵的金屬導軌依次亮起,像串起的星子。導軌儘頭,“開拓者二號”機器人正圍著一個直徑半米的圓盤遊走,機械臂靈活地抓取、堆放著鋼球——它身上沒有任何線纜,卻始終電力充盈,連屏幕上的電量條都穩如磐石。
“傳輸距離10米,功率300瓦,效率87!”負責能源係統的工程師舉著檢測儀歡呼,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這比咱們上次測的又提了9個百分點!普通無線充電器在這距離早就歇菜了!”
吳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諧振頻率曲線,“天蛾”的數據流正實時優化參數:“磁共振耦合係數已穩定在0.91,建議將發射線圈材質換成納米晶合金,可再提升3效率。”
“照做。”吳昊話音剛落,李師傅已經拿著工具拆開了發射圓盤的外殼。當新線圈通電的瞬間,機器人突然加速衝向20米外的障礙物,在即將撞上的前一秒穩穩急停,電量不僅沒降,反而因諧振增益回升了2。
“神了!”李師傅直拍大腿,“這要是用到戰場上,機器人哪還用背著電池跑?揣個接收模塊就能追著敵人打!”
吳昊卻另有打算。他讓團隊拆了機器人的接收模塊,降級後裝到昊琪新能源的最新款充電樁裡。三天後,一輛電動汽車停在3米外的車位上,中控屏顯示“正在無線快充”,半小時後電量從20飆至90——比有線快充還快了15分鐘。
“這個可以先民用。”吳昊指著測試報告對邵易陽道,“申請專利,下周就在海城cbd設三個試點。”
消息一出,昊琪新能源的股價當天就跳漲7。更妙的是,之前仗著技術壟斷坐地起價的進口充電模塊供應商,第二天就帶著降價函上門,語氣恭敬得像是換了個人:“吳總,咱們之前談的價格,還能再商量……”
王鵬拿著降價函笑得見牙不見眼:“還是你這招高!用民用技術敲山震虎,直接斷了他們拿捏咱們的念想。”
吳昊沒接話,正看著“開拓者二號”在實驗場裡做越障測試。它時而攀爬斜坡,時而鑽過矮洞,無線供電模塊像塊隱形的能量源,讓這台鋼鐵造物掙脫了線纜的束縛,動作靈活得不像機器。
“天蛾,”他在心裡問,“氫燃料電池的資料能解鎖了嗎?”
“需完成極端環境下的無線供電測試——20c低溫、暴雨工況,持續48小時無中斷。”數據流彈出燃料電池的三維圖,“兩種技術互補,才能應對複雜戰場環境。”
夜幕降臨時,實驗場的探照燈亮了起來。“開拓者二號”仍在不知疲倦地穿梭,無線能量場在它周身形成一圈淡淡的光暈。吳昊站在控製台前,看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完美數據,突然覺得,人類對能源的想象,或許早就該掙脫那根有形的線纜了——而這些在黑暗中運轉的鋼鐵,正悄悄推開新世界的門。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