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玄女戰機傳感器適配,多域數據融成鏈
軍工研究院的試飛場上,一架銀灰色的玄女空天戰機正停在跑道儘頭,機翼下的掛架空空如也——今天它不掛載武器,而是要測試一項更關鍵的設備:昊琪新能源研發的“多域融合感知模塊”。
吳昊站在控製中心,看著屏幕上戰機的三維模型,指尖在控製台輕輕敲擊:“天蛾,確認蜂鳥無人機集群與戰機傳感器的同步頻率,誤差不能超過0.1秒。”
“已完成頻率校準,數據傳輸延遲穩定在0.08秒。”意識中,蜂鳥集群的探測數據與戰機自帶的雷達、紅外傳感器數據正在快速融合,形成一張覆蓋方圓500公裡的立體感知網。
這是玄女戰機的“神經中樞”升級項目。傳統戰機的傳感器就像“單眼視物”,隻能捕捉單一維度的信息,而吳昊團隊研發的模塊,能將蜂鳥無人機的光學偵察、衛星的地形測繪、地麵雷達的電磁監測等多源數據“擰成一股繩”,讓戰機像有了“複眼”,能同時看清空中、地麵、電磁空間的所有動態。
“啟動測試程序!”王主任一聲令下,玄女戰機引擎轟鳴,拔地而起直衝雲霄。與此同時,一百架蜂鳥無人機從地麵發射,像一群銀色的雨燕,在戰機周圍形成半徑10公裡的警戒圈。
屏幕上的數據開始瘋狂跳動:蜂鳥傳回的實時畫麵裡,地麵上模擬的“敵方導彈車”剛啟動,就被紅外鏡頭鎖定;戰機的相控陣雷達捕捉到300公裡外的“隱身目標”;甚至連大氣層外掠過的一顆報廢衛星,都被電磁傳感器記錄下了運行軌跡。
“不可思議!”控製中心的工程師們驚呼起來。原本需要人工篩選、比對的海量數據,此刻在融合模塊的處理下,自動標注出威脅等級——紅色代表“緊急攔截”,黃色代表“持續跟蹤”,綠色代表“無威脅”,整個過程隻用了2.3秒。
更驚人的是“動態補盲”能力。當一架蜂鳥無人機被“敵方乾擾”失去信號時,周圍的三架立刻調整航線,填補它留下的探測盲區,數據鏈沒有出現絲毫卡頓。王主任指著屏幕上的威脅評估報告,激動得聲音發顫:“這比原來的係統效率提升了300!以前要五個人才能處理的信息,現在一個人就能搞定!”
吳昊調出更極端的測試場景:“模擬衛星信號中斷,啟用蜂鳥中繼模式。”
指令下達後,戰機與地麵的通信瞬間切換。最外側的蜂鳥無人機組成“空中通信塔”,用量子加密信號將數據層層傳遞,確保戰機在失去衛星支持的情況下,依舊能與指揮中心保持聯係。
“這才是真正的全域作戰能力!”王主任用力拍著吳昊的肩膀,“有了這模塊,玄女戰機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耳聰目明’,再也不怕被敵人斷網、乾擾了!”
試飛結束後,玄女戰機平穩著陸。吳昊看著屏幕上的融合數據報告,上麵顯示威脅識彆準確率達到99.7,比軍方的要求高出4.7個百分點。
“下一步,我們會把這套模塊用到鸞鳥空天載機平台上。”王主任遞過來一份新的合作協議,“到時候,無人機集群、空天戰機、載機平台形成數據閉環,那才是真正的天網!”
吳昊接過協議,目光落在窗外的藍天。天蛾的電子音在意識中響起:“多域融合模塊性能達標,可啟動下一階段——與承影機器人的戰術協同測試。”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當數據鏈像神經網絡般連接起所有作戰單元,真正的“全域作戰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而他和天蛾,正站在這場變革的最前沿。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