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星塵戰甲列裝,單兵戰力躍巔峰
月球基地的訓練場上,百名太空軍士兵身著銀白色戰甲,正進行實戰演練。戰甲表麵的鱗片在陽光下流轉著金屬光澤,背部的微型推進器噴出淡藍色氣流,讓士兵們在失重環境中如遊魚般靈活穿梭——這是吳昊團隊與澤爾人聯合研發的“星塵戰甲”,今天正式列裝太空軍,標誌著人類單兵作戰能力邁入星際時代。
“星塵戰甲融合了澤爾文明的生物機械技術和地球的材料科學。”吳昊向李將軍介紹,指著戰甲的頭盔部分,“內置的‘神經接駁係統’能讓士兵用意念操控武器,反應速度比傳統裝備快3倍。剛才的射擊測試中,士兵們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對1000米外的靶標命中率仍保持在98。”
李將軍拿起戰甲的手臂部件,掂量著重量:“這玩意兒看著厚重,沒想到這麼輕。”
“外殼用了‘碳納米管鈦合金’複合材質,重量隻有傳統防彈衣的13,防護力卻能抵擋12.7毫米機槍彈的直射。”吳昊笑著補充,“更關鍵的是它的‘自適應偽裝’功能——能模仿周圍環境的顏色和紋理,在月球表麵或太空背景中幾乎隱形。”
演練進入“極端環境測試”環節。士兵們啟動戰甲的“低溫模式”,走入180c的模擬艙,艙內的液氮噴霧不斷噴射,但戰甲的溫控係統始終將內部溫度維持在25c;切換至“輻射防護模式”後,戰甲外層的鉛合金夾層啟動,可抵禦致命劑量的宇宙射線——這對執行深空任務的士兵來說,是保命的關鍵。
“澤爾人的‘生物修複模塊’才是真本事。”734的觸須指向戰甲的胸口位置,“裡麵的納米機器人能檢測士兵的傷口,自動釋放止血凝膠和再生因子,輕傷30分鐘就能愈合。上次測試時,一名士兵被模擬彈片劃傷,模塊在沒有外部乾預的情況下,15分鐘就止住了血。”
星塵戰甲的武器係統同樣亮眼。左臂集成了微型激光槍,有效射程500米,可擊穿3厘米厚的合金板;右臂的電磁發射器能投射“束縛網”,用高壓電麻痹目標;背部還能掛載單兵導彈,對付小型飛行器綽綽有餘。
“但最讓敵人頭疼的,是它的‘群體協同’功能。”吳昊調出戰術界麵,百名士兵的戰甲突然組成一個巨大的“能量護盾”,將模擬來襲的激光束全部反彈,“通過量子通訊互聯,戰甲群能共享能量和防禦參數,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戰鬥整體。哪怕是單個士兵遇襲,周邊3公裡內的戰甲都能同步支援,相當於每人間接擁有一個‘移動防禦網’。”
列裝儀式上,首批穿戴星塵戰甲的士兵進行了彙報表演:他們從“鸞鳥”號空天平台躍出,靠推進器在空中組成“地球”字樣,隨後精準降落在月球基地的廣場上,動作整齊劃一,引來陣陣掌聲。
李將軍看著那些如銀色戰神般的士兵,感慨道:“以前總說‘好馬配好鞍’,現在有了星塵戰甲,咱們的太空軍才算真正有了‘利刃’。”
吳昊望著訓練場上靈活移動的身影,天蛾的電子音帶著讚許:“模擬推演顯示,裝備星塵戰甲的步兵連,可對抗噬星族一個無人機中隊,戰力提升至少5倍。更重要的是,它讓士兵在星際環境中擁有了生存的底氣——這才是文明延續的根本。”他知道,星塵戰甲的列裝不僅是裝備的升級,更是人類在星際戰場上“以小搏大”的底氣——當每個士兵都成為移動的作戰堡壘,文明的防線就紮得更牢了。
喜歡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18歲:外星智能體助我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