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河西故土,將星初現_曆史奇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奇人傳 > 第1101章 河西故土,將星初現

第1101章 河西故土,將星初現(1 / 2)

第一章河西故土,將星初現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河西之地剛經曆了一場嚴冬的洗禮,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的鄉野仍覆著一層薄雪。狄家村東頭那間茅草覆頂的土坯房裡,一聲嬰孩的啼哭劃破了黎明。這個在寒風中降生的男嬰,被父親狄望取名為“青”——取“青出於藍”之意,寄托著這個貧寒農家對下一代最樸素的期盼。

狄青的出生並未在鄉間引起多少波瀾。狄家雖與唐代名相狄仁傑有著血脈牽連,但至狄青祖父狄宏一代,家道早已中落,淪為依附地主生存的佃戶。狄宏年輕時曾是鄉裡有名的獵戶,據傳景德年間,有猛虎襲村,傷數人性命,鄉民惶恐不敢夜出。狄宏獨攜祖傳硬弓,埋伏三日,終在月夜一箭射穿虎目,為民除害。此事在鄉間傳為美談,狄宏也因此被推為鄉兵教頭,教導青年射藝。

然而勇武並未能改變狄家的境遇。狄宏晚年傷病纏身,無法再從事重體力勞作,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狄青的父親狄望繼承了父親的勇力,卻未能繼承其射藝天賦,隻是個老實本分的莊稼人,租種著本地張姓地主三十畝薄田,年景好時勉強糊口,遇上天災則難免饑饉。

狄青五歲那年,汾州大旱,田地產出不足往年的三成。張家地主依舊逼租,狄望無力繳納,被打得遍體鱗傷。年幼的狄青躲在母親身後,眼睜睜看著家中所剩無幾的糧食被儘數奪走,父親蜷縮在炕上呻吟。那是他第一次體會到貧窮帶來的屈辱與無力。

“娘,為什麼我們家這麼窮?”夜裡,狄青蜷在母親懷中,小聲問道。

母親輕輕撫摸著他的頭,沒有回答。但第二天,她卻從陪嫁的木匣中取出一枚已經發黑的銅錢,用紅線串了,掛在狄青頸上。

“青兒,這是你高祖追隨狄公仁傑征戰時留下的壓勝錢。狄公當年位極人臣,卻始終心係百姓。你身上流著狄氏的血,不論貧富,都不可失了誌氣。”

狄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將那枚銅錢緊緊攥在手心。

狄家村口有棵老槐樹,據說是狄仁傑年少時親手所植,如今已需三人合抱。每到夏日,裡正狄誠便會召集村中孩童,在樹下講述先賢故事。狄青最愛聽的是狄仁傑斷案如神、輔國安邦的傳奇。

“狄公年輕時在太原府為法曹,明察秋毫,一月內連破七樁懸案,被百姓稱為‘神探’。”狄誠須發皆白,聲音卻洪亮,“後來官至宰相,武則天陛下曾讚他‘北鬥之南,一人而已’。意思是普天之下,無人能及。”

小狄青坐在最前麵,眼睛一眨不眨。當聽到狄仁傑不畏權貴、力諫女皇還政於李唐皇室時,他不禁攥緊了拳頭。

“裡正爺爺,狄公那麼大的官,為什麼我們卻這麼窮?”一個孩子天真地問道。

狄誠歎了口氣:“狄公為官清廉,去世後家無餘財。其後人因‘黃巢之亂’南遷,我們這一支留在北地,曆經戰亂,才漸漸沒落。但你們要記住,人的價值不在金銀,而在品格與作為。”

這番話在狄青心中種下了種子。回家後,他撿來木炭,在自家土牆上畫起了聽來的行軍陣圖——狄仁傑征討突厥時的“長蛇陣”,蜿蜒曲折,首尾相顧。

“青兒,你畫的是什麼?”鄰居家的牛娃好奇地問。

“這是兵陣!”狄青興致勃勃地解釋,“你看,這裡是前鋒,這裡是後備,敵人從這裡攻,我們就從這裡包抄...”

牛娃聽得雲裡霧裡,搖搖頭跑了。狄青卻不氣餒,每日都在牆上畫不同的陣型,用石子代表士兵,演練攻防。

一日,鄉塾先生周文舉訪友歸來,路過狄家破敗的土牆,不經意間瞥見牆上的圖畫,頓時駐足。隻見牆上不僅有陣型圖,還標注了簡單的攻守符號,雖稚嫩,卻暗合兵法要義。

“這是何人所畫?”周文舉驚訝地問正在院內劈柴的狄望。

狄望抬頭,見是鄉塾先生,連忙行禮:“犬子胡鬨之作,汙了先生慧眼。”

這時,狄青抱著柴火從後院走出,見父親與一儒雅長者站在自己塗畫的牆前,不由緊張地站住。

周文舉打量這個衣衫襤褸卻目光炯炯的孩子,柔聲問道:“這些陣圖,是你畫的?”

狄青點點頭,小聲回答:“是聽裡正爺爺講的故事裡學的。”

“可知這些陣法如何使用?”

狄青眼睛一亮,撿起幾塊石子,在土地上擺弄起來:“這是雁行陣,適合包抄;這是魚鱗陣,利於攻堅...裡正爺爺說,狄公征突厥時,曾用變陣大破敵軍。”

周文舉越聽越驚,這孩子不僅記憶力超群,對兵法的理解更是遠超同齡人,甚至有些見解,不似懵懂幼童所能及。

“你可願入鄉塾讀書?”周文舉心生愛才之念。

狄青眼中頓時綻放出光彩,但當他看向父親窘迫的神情時,那光芒又迅速黯淡下去。

“多謝先生美意,”狄望苦澀地說,“隻是家中實在無力支付束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文舉沉吟片刻:“若是為此,我可免去束修,隻盼此子不負天賦。”

狄望激動得就要跪下,被周文舉急忙扶住。站在一旁的狄青,更是歡喜得說不出話來。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這貧寒之家開玩笑。就在狄青即將入塾的前夜,父親狄望舊傷複發,咳血不止。請醫買藥,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債務。作為長子,七歲的狄青不得不放棄讀書的機會,隨母親下田勞作。

周文舉得知後,親自登門,表示仍願收狄青為徒。狄望臥在病榻上,虛弱地搖頭:“先生厚愛,狄家感激不儘。但為人子者,當以孝為先;為人兄者,當以悌為重。青兒下麵還有弟妹,他若讀書,家中便少一勞力,弟妹何以存活?”

狄青站在門外,聽著父親與先生的對話,默默擦去眼角的淚水。當晚,他將那枚壓勝錢埋在老槐樹下,發誓終有一日要出人頭地,重振門楣。

無法入塾,狄青並未放棄學習。他常在勞作間隙,跑到鄉塾窗外偷聽。周文舉發覺後,不但不驅趕,反而故意提高音量,有時還會“無意”間掉落幾頁手抄書稿。狄青如獲至寶,深夜就著灶火的微光,貪婪地閱讀著那些殘破的書頁。

《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這些兵家典籍為他打開了新的天地。沒有紙筆,他就在沙地上練字;沒有棋子,他就用石子、木棍代替,推演陣法。

春去秋來,狄青十歲這年,河西一帶馬匪猖獗,時常騷擾鄉裡。裡正狄誠組織鄉兵自衛,每日操練。狄青年紀尚小,不能參加,卻每日站在場邊觀看,將操練陣型默記於心。


最新小说: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 開局極樂功法,女帝跪求放過! 從村支書到仕途巔峰 問道錄:趨吉避凶謀長生 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 我在大乾靠係統偷偷無敵 頓悟快樂,無限頓悟更快樂 重生成親夜換嫁後,將軍的白月光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