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玉壺頒金,流離浙東(1130-1132)_曆史奇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奇人傳 > 第1205章 玉壺頒金,流離浙東(1130-1132)

第1205章 玉壺頒金,流離浙東(1130-1132)(1 / 1)

第五章玉壺頒金,流離浙東11301132)

紹興元年1131)的春雨連綿不絕,李清照暫居在紹興府的一處賃宅中,對著滿箱受潮的碑帖發愁。忽然舊仆趙忠冒雨闖入,麵色慘白:“夫人!臨安傳來消息,有人...有人誣告老爺生前曾將禦賜玉壺獻予金人!”

李清照手中的除黴艾草應聲落地。那柄羊脂玉壺是徽宗皇帝親賜趙家的殊榮,趙明誠生前連賞玩都舍不得,如今竟成了通敵的罪證。她顫抖著打開密室,看見玉壺安然躺在紫檀匣中,壺身刻著趙明誠親筆所銘“金石同壽”——這四個字此刻竟顯得如此諷刺。

“備車!去行在所!”她當機立斷。此時宋高宗正漂流在海上躲避金兵,追蹤禦駕意味著要帶著最後六車文物穿越戰火。老仆跪地苦勸:“夫人三思!這一路盜匪橫行...”李清照已將《金石錄》手稿纏在腰間:“明誠的清白比性命要緊。”

逃亡之路比想象中更艱險。某夜宿在曹娥江畔的荒村,她聽見守夜人哼唱《木蘭辭》,忽然想起靖康元年與趙明誠在青州整理古樂府的情景。那時他說:“若逢亂世,我輩當效法班昭續寫《漢書》。”而今她確實在續寫,寫的卻是如此慘痛的一筆。

行至嵊縣境內,他們改走水路。烏篷船行至剡溪深處,李清照將最重要的書畫藏在枕艙。夜半時分,她恍惚夢見趙明誠在船頭煮茶,忽聞異響驚醒,隻見船板已被鑿開大洞,江水混著墨香湧來——盜賊用調虎離山之計,趁眾人堵漏時盜走兩簍書畫。

“停車!停船!”她嘶喊著撲向船沿,但見月下波光粼粼,哪裡還有賊人蹤影?那是他們夫婦耗費二十年心血收集的珍品:張旭草書《肚痛帖》摹本、吳道子《天王送子圖》粉本,還有趙明誠臨終前還在校勘的《周宣王石鼓文》拓片。

此後三日,李清照沿著剡溪徒步尋找。鞋履磨破,她就解下羅裙裹足;饑渴難耐,便掬溪水止渴。某個黃昏,她在樵夫家中歇腳,忽見灶膛裡飄出半張焦黃的紙——竟是米芾的《蜀素帖》殘頁!紙角“元章”落款處還留著趙明誠的朱批“此筆如刀”。

她捧著殘帖失聲痛哭。老樵夫惴惴道:“前日撿來引火,夫人若要,灶膛裡還有...”李清照不顧灼燙伸手入灶,十指燙出水泡才搶出幾片殘紙。當晚在破廟中,她借著月光拚湊殘片,忽然笑出聲來——那是當年在汴京,米芾與他們打賭輸了,當場揮毫寫下的戲作。

墨跡猶在,人琴已亡。她提筆在殘帖邊緣寫道:“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寫至“相從”二字,一滴淚暈開了墨跡,恰如當年在青州潑茶染濕的稿紙。

紹興二年1132)抵達杭州時,李清照隻剩三車文物。寄居在西湖邊的客舍裡,她開始整理《金石錄後序》。某個梅雨初歇的午後,她打開趙明誠親手裝幀的《漢司空袁敞碑》,忽見夾頁中飄落一瓣乾枯海棠——那是新婚時她從汴京李府摘下的。

“忽開卷見此人,恍若昨日...”她喃喃著寫下這句,筆尖在紙上停留良久。窗外賣花聲悠遠,仿佛穿過二十年時光,將她帶回建中靖國元年的春日。那時趙明誠捧著這瓣海棠說:“我要把它收進《金石錄》,讓後人知道,金石之緣也有花香。”

三千字的後序寫了整整三個月。每夜燭淚堆積如小山,她常寫著寫著忽然起身,對著虛空發問:“明誠,此處該用‘彝’還是‘尊’?”直到某夜夢見丈夫指著稿本說:“這裡該添上鎮江救帖的漁夫姓名。”醒來後她痛哭失聲——原來她早已習慣與幽靈商榷文章。

完稿那日正值重陽。她獨自帶著文稿來到孤山,在林逋墓前焚香祝禱。煙霧繚繞中,她輕聲念誦:“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念至此處,山間忽然刮起怪風,將稿紙吹向放鶴亭。她追著飛舞的稿紙奔跑,恍如追逐著廿年前在歸來堂與丈夫爭搶書稿的時光。

這篇血淚寫就的後序很快在文人間傳抄。陸遊的父親陸宰讀到“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時,竟擲卷長歎:“此非趙夫人一己之悲,乃吾輩千古之痛!”而李清照已無心理會這些評價,她正在為另一場官司奔波——有人覬覦她剩餘的文物,竟誣告她“私藏禁書”。

某個雪夜,她從府衙歸來,見客舍窗欞被撬,最後兩箱拓本不翼而飛。這一次她沒有哭,隻是靜靜撿起散落的包裝紙,在上麵補記失竊文物清單。筆鋒冷靜得可怕,仿佛在記錄與己無關的舊事。隻有寫到《趙氏神妙帖》時,她添了一行小注:“建炎元年沉江救帖,十指皆裂;今又失之,豈非天意?”

紹興三年的元日,杭州城張燈結彩。李清照在陋室中整理殘存遺物,忽然發現《金石錄》稿本裡夾著張泛黃的棋譜——那是政和年間與趙明誠在青州下的最後一局棋。背麵有他病中添寫的八字:“弈雖小道,金石其心”。

她撫摸著這行字,想起南渡路上丟失的文物,想起為證清白耗儘的年華,忽然頓悟:真正不朽的從來不是那些器物本身,而是鐫刻在金石文字裡的精神。就像此刻,她雖隻剩孤身一人,卻依然在續寫著《金石錄》的未竟篇章。

窗外爆竹聲聲,她研墨重抄《金石錄後序》。當寫到“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時,筆勢陡然開闊,仿佛要將半生顛沛都化作墨痕。這一刻,她不再是文物散佚的傷懷人,而是文明傳承的守夜人——縱然山河破碎,斯文不滅。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