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許都城門外。
晨光熹微中,周晏已整裝待發。他先是去了尚書台,與荀彧進行了最後一次細致的對接。巨大的“數據看板”上,北伐各路大軍的糧秣消耗、民夫調配、器械補充等數據一目了然。荀彧指著幾條略顯波動的運輸線,眉頭微蹙:“子寧,河北戰事推進迅猛,但後勤壓力亦與日俱增。尤其是近來,通往中路軍的部分糧道,屢遭不明匪寇襲擾,雖損失不大,卻遲滯了輸送,長此以往,恐會影響軍心士氣。”
周晏凝視著看板上那幾個被特殊標記、代表“受阻”的符號,點了點頭,語氣沉穩:“文若兄放心,此事我已知曉,正為此趕回前線。後勤乃大軍命脈,絕不容有失,我必儘快解決此患,確保糧道暢通無阻。”
荀彧看著他年輕卻已隱現威嚴的麵龐,以及那份由內而外散發的篤定,心中稍安,隻是仍不忘叮囑:“萬事小心,切莫……過於行險。”他話語未儘,但關切之意已明。
周晏咧嘴一笑,恢複了三分往日憊懶模樣,拍了拍荀彧的手臂:“曉得啦,文若兄你就把心放回肚子裡,看好咱們的家底,前方有我!”說完,不再多言,轉身利落地翻身上馬。典韋與高順如同兩尊沉默的鐵塔,早已率領一隊精銳親衛候在左右。
馬蹄聲響起,隊伍向著北方,再次奔赴那片硝煙未散的戰場。周晏端坐馬上,最後回望了一眼那座在晨曦中逐漸蘇醒的城池,目光掠過自家府邸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看到尚在熟睡中的蔡琰、羽靈、貂蟬和玲綺。那份沉甸甸的牽掛與責任,化作了他眼中更為堅定的光芒。
一路無話,快馬加鞭,周晏很快便回到了曹操位於黎陽的中軍大營。尚未入帳,便感受到一股凝重的氛圍。果然,剛與曹操、郭嘉、賈詡等人見麵,話題便迅速聚焦到了糧道受襲之事上。
曹操麵色不虞,指著地圖上太行山脈南麓一片區域:“據報,是張燕的黑山軍殘部,依托山勢,神出鬼沒,專挑我運糧隊下手。此人滑不留手,剿之費力,如同拳頭打跳蚤,實在惱人!”
郭嘉裹著厚裘,開口道:“丞相,黑山軍盤踞多年,根植於民,熟悉地形,強攻清剿,耗時耗力,且易使其狗急跳牆,與我軍死磕,得不償失。嘉以為,剿不如撫。張燕所求,無非是一安身立命之所,與其讓他在山中為患,不如嘗試招安,許其官職,劃撥地域安置其部眾及家眷,化害為利,亦可彰顯丞相胸襟,吸引河北其他觀望勢力來投。”
此計一出,帳內眾人紛紛點頭,顯然都認為這是眼下最具性價比的策略。
周晏沉吟片刻,目光在地圖上山勢險要處流轉,忽然抬頭,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奉孝所言極是。既然如此,我便親自走一趟黑山,去會會這張燕。”
“不可!”
“子寧慎言!”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響起一片反對之聲。連一向古井無波的賈詡都微微蹙眉,開口道:“都督,張燕乃積年悍匪,其部下多亡命之徒,聚義廳內更是龍潭虎穴。您身係北伐全局,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若有不測,後果不堪設想。招安之事,遣一能言善辯之士足矣。”
曹操也斷然搖頭:“文和所言甚是。子寧,你的心意老夫明白,但此事無需你親自冒險。”
周晏卻似乎早有準備,他環視眾人,嘴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弧度,那笑容裡帶著幾分屬於他周子寧特有的自信與……混不吝:“諸位,正因我身份足夠,才更該我去。”
他屈指分析,條理清晰:“第一,我乃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代表孟德與朝廷前去招安,分量足夠,承諾可信,能給予張燕最高的尊重與安全感,此非尋常使者可比。”
“第二,”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帳內諸將,最終落回曹操臉上,語氣平淡卻自有一股睥睨之氣,“我周晏雖不喜自誇,但我的‘戰績’擺在那裡,張燕不會不知道。我親自前去,既是示之以誠,亦是示之以威!讓他明白,選擇歸順,可得生路與前途;若敢妄動,便要掂量掂量,能否承受得起與我周晏、與整個曹軍為敵的後果!”
他微微前傾身體,目光灼灼:“除了我,還有誰,能同時將這份‘誠意’與‘威懾’帶到張燕麵前,並且讓他深信不疑?”
帳內一時寂靜。周晏的話語擲地有聲,他那份基於實力與功績的自信,以及深入險境的膽魄,讓眾人一時難以反駁。確實,若論身份之重、戰績之赫、以及那份敢於行險的決斷,在場無人能出其右。
賈詡沉默片刻,終是緩緩道:“都督思慮周詳,然……仍需萬分謹慎。”這已是變相的認可。
曹操盯著周晏看了許久,仿佛要將他從裡到外看個通透,最終,他重重一拍案台,聲音洪亮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好!就依子寧!典韋、高順!”
“末將在!”二將踏前一步,聲如洪鐘。
“你二人率親衛精銳,貼身護衛子寧,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諾!”
喜歡三國:無冕之相請大家收藏:()三國:無冕之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