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功高震主_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5章 功高震主(1 / 1)

白溝河大捷的詳細戰報,如同插上了翅膀,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飛馳傳入東京汴梁。當那份記錄著斬首數萬級、俘獲無算、繳獲輜重如山、遼軍主帥耶律隆慶僅以身免、狼狽北竄的捷報,被內侍用激動到顫抖的聲音在垂拱殿內朗聲宣讀時,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種近乎窒息的寂靜,隨即,便是山呼海嘯般的“萬歲”之聲!

官家趙恒宋真宗)手持捷報,反複觀瞧,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耶律隆慶!遼國的皇太弟,挾雷霆萬鈞之勢南侵,竟落得如此下場!這可是自太祖太宗以來,對遼作戰都未曾有過的輝煌勝利!足以洗刷高梁河、岐溝關的恥辱!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太廟告捷、萬民稱頌的場景。

“好!好!好!”趙恒連說三個好字,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奮與紅光,“楊卿真乃朕之肱骨,國之柱石!此戰,揚我國威,雪我國恥!傳旨,著翰林院即刻草擬告捷天下文書,將此曠世奇功,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一時間,滿朝文武,無論此前立場如何,無不紛紛出列,稱頌天子聖明,讚譽楊延昭及北疆將士忠勇無雙。寇準更是意氣風發,聲音洪亮,力主對楊延昭及有功將士進行超格封賞,以彰其功,以勵後來。

然而,在這片看似眾口一詞的頌揚聲中,參知政事王欽若,以及部分與勳貴、舊將關係密切的官員,雖然嘴上同樣說著恭賀的話,眼神深處卻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陰霾與忌憚。

王欽若悄悄觀察著龍椅上興奮難耐的官家,心中冷笑。楊延昭此功,太大了!大到已經超出了臣子應有的本分,大到足以讓任何一位君王感到不安。他敏銳地捕捉到,在官家那難以自抑的喜悅之下,那一閃而過的、對於“功高震主”本能的警惕。

果然,最初的狂喜過後,當具體商議封賞事宜時,趙恒的熱情似乎稍稍冷卻了一些。他聽著寇準等人提出的,加封楊延昭為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相),使其入主中樞的建議,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王欽若。

“王卿,你以為如何?”

王欽若手持玉笏,出班躬身,語氣一如既往的恭敬平和:“陛下,楊太保力挽狂瀾,保全社稷,此乃不世之功,封賞自是應當,寇相所言,亦是老成謀國之言。”他先肯定了一句,隨即話鋒微妙一轉,“然,臣竊以為,賞功亦需有度,需合乎祖宗法度,更需慮及……長遠。”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寇準等人,緩緩道:“楊太保如今已官至檢校太保、節度使、知大州,總攬河北西路軍政,威權已然極重。若再入主樞密,位列使相,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陛下,非是臣疑忌功臣,實是前唐藩鎮之禍,殷鑒不遠啊。且楊太保久在邊陲,於朝政或有不熟,驟然位列宰輔,恐非其福,亦非朝廷之福。”

他句句未提楊延昭有異心,卻句句都在撩撥皇帝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對武人掌權、尾大不掉的深深忌憚。

“再者,”王欽若繼續道,“北疆雖暫獲大捷,然遼人凶頑,未必甘心失敗,邊患未已。楊太保深諳邊事,威震北虜,正當繼續坐鎮北疆,為國藩屏。若將其調入中樞,萬一北疆有變,何人可當耶律休哥、耶律隆慶之流?”

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既表達了“為楊延昭著想”,又強調了“北疆離不開他”,實則核心就一個意思:不能讓楊延昭的權勢和聲望再進一步了,必須把他按在邊境!

寇準氣得臉色鐵青,當即出列反駁:“王參政此言差矣!賞罰不明,何以激勵將士?楊延昭立此擎天保駕之功,若不得重賞,豈不讓天下忠臣良將寒心?至於藩鎮之慮,更是無稽之談!楊氏滿門忠烈,楊業老令公血染陳家穀,其子延玉戰歿,如此忠良,豈是安史之流可比?”

雙方在朝堂上激烈爭辯起來。支持重賞楊延昭者,多以寇準為首,強調功績與激勵;而隱隱支持王欽若觀點者,則更多從“祖宗家法”、“政治平衡”角度出發,雖不明言,但意思不言自明。

端坐龍椅的趙恒,看著下方爭論的臣子,臉上的喜色漸漸被一種複雜的權衡所取代。作為皇帝,他既渴望有這樣的良將為自己開疆拓土、保衛社稷,又本能地擔憂臣子功高蓋主、權柄過重。楊延昭此戰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和在北疆軍民中如日中天的威望,確實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王欽若的話,雖然私心頗重,但也確實說中了他內心深處的隱憂。

最終,趙恒做出了決定。

“眾卿所言,皆有道理。”他擺了擺手,止住了爭論,“楊延昭之功,確乎曠古爍今,不重賞不足以酬其勞,不足以慰將士之心,更不足以彰顯朝廷恩德。”

他頓了頓,宣布了封賞:“擢升楊延昭為檢校太尉、依前充天雄軍節度使、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賜丹書鐵券,圖形淩煙閣。其母、妻皆加封誥命。陣亡之楊延玉等,追贈加封。其餘有功將士,由樞密院、兵部從優議功,儘快頒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檢校太尉,已是武臣極品榮譽銜;節度使依舊;加食邑實封是實實在在的經濟賞賜;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圖形淩煙閣更是人臣所能得到的至高榮譽。這份封賞,在榮譽和物質上,可謂達到了極致,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然而,最關鍵的是,楊延昭的實職,依舊是“知定州”,總攬河北西路防務,並未如寇準等人所願,調入中樞,授予樞密使之類的朝堂要職。

“至於北疆防務,”趙恒繼續道,“仍委楊卿全權處置。然,為分擔楊卿重任,亦為曆練將才,著殿前副都指揮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王超,為定州路都部署,協助楊卿處理軍務。另,火器監造一事,關係重大,著工部侍郎林特,總領其事,北疆各工坊,皆需聽從林特調度,納入官製。”

王超,乃是太宗潛邸舊人,資曆深厚,與皇室關係密切;林特,更是王欽若的心腹乾將。派此二人前往北疆,名為“協助”,實為“分權”與“監督”的意圖,已是昭然若揭。

寇準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還想再爭,卻被趙恒以不容置疑的眼神製止。

“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聖旨很快明發天下。

當這份充滿了極致榮耀與無形製衡的詔書抵達定州時,宣旨太監滿麵堆笑,宣讀完冗長的封賞名單,將代表無上榮光的丹書鐵券和淩煙閣圖形誥命恭敬地交給楊延昭時,周圍所有的文武屬官、軍中將領無不激動萬分,紛紛向楊延昭道賀。

“太尉功蓋當世,實至名歸!”

“恭喜太尉!”

楊延昭麵色平靜,甚至帶著恰到好處的感激與惶恐,恭敬地叩首謝恩,接過那沉甸甸的鐵券和誥命。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處,卻是一片冰封的冷靜。檢校太尉、丹書鐵券、圖形淩煙閣……這些看似光耀萬丈的榮譽,在他眼中,卻遠比不上一紙調他入中樞的任命來得實在。那至少代表著某種程度的信任和托付。

而王超的到來,林特總領火器監造……這幾乎是將“猜忌”二字,明晃晃地寫在了旨意之中。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楊延昭,叩謝陛下天恩!必當竭誠儘瘁,守土安邊,以報陛下!”他抬起頭,聲音洪亮,表情肅穆,無可挑剔。

儀式結束後,回到後堂,楊延昭屏退了左右。楊延嗣、楊延光、焦讚、楊洪等核心將領都在,眾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六哥!朝廷這是什麼意思?”楊延嗣性子最急,憤憤道,“給了這麼多虛名,卻派王超、林特來掣肘?這分明是信不過我們!”

“七弟,慎言!”楊延光歎了口氣,臉上帶著深深的憂慮,“功高震主,古來如此。朝廷……終究是放心不下我們楊家。”

焦讚悶聲道:“太尉,那火器工坊,難道真要全部交給那個林特?”

楊延昭沉默地看著桌上那卷黃綾聖旨,以及旁邊那冰冷沉重的丹書鐵券,良久,才緩緩開口,聲音平靜無波:“陛下封賞,恩重如山,我等感激涕零。王都部署乃沙場前輩,林侍郎乃朝廷重臣,他們前來,正是陛下體恤我等辛苦,派來相助的。我等自當傾力配合,共保北疆安寧。”

他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至於火器工坊,既然朝廷有命,自當遵從。楊洪,將一應賬目、物料、工匠名冊,準備齊全,移交林侍郎。核心工藝……既然‘尚不穩定’,便由我們這邊經驗最豐富的老師傅,繼續‘鑽研改進’,確保萬無一失後,再行呈報。在此期間,林侍郎若有疑問,你需‘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眾人聞言,頓時明白了楊延昭的用意。陽奉陰違,虛與委蛇,保住核心,這是無奈之下的自保之策。

“末將明白。”楊洪重重點頭。

楊延昭走到窗前,望著定州城繁華的街景,目光卻仿佛穿透了時空,看到了汴梁城那座深邃的皇宮。他知道,來自戰場上的明槍易躲,但來自朝堂的暗箭,卻防不勝防。白溝河的勝利,為他贏得了無上榮光,也為他招致了更深的忌憚。

功高震主,如履薄冰。未來的路,恐怕要比麵對耶律休哥和耶律隆慶時,更加凶險難行。但他彆無選擇,隻能在這榮耀與猜忌的夾縫中,繼續前行,為了這片他誓死守護的土地,也為了身邊這些追隨他的將士。

喜歡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真沒想被女神們環繞啊 遠征軍之我在緬甸打遊擊 羅布泊終焉 尋仙逍遙傳 越空統世之戰 未婚妻逃婚,我反手娶了千億女總裁! 小不點人生 詭異入侵:我靠提示贏得女詭芳心 道門混子:我能殺你兩次 灰燼行者,雇傭兵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