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噴吐出的濃煙仿佛烏雲,低低壓在海麵上。
最大載重達三百噸的“鎮遠”級寶船如同移動的堡壘,居於船隊中央。
這是帝國“天下布武”計劃中,遠征明洲、唐洲的聯合艦隊。今日,便是誓師啟航之日。
碼頭上,人聲鼎沸,卻又秩序井然。十萬戶精選的誌願者移民,扶老攜幼,背負著行囊與對未來的憧憬,在官吏的引導下,依次登船。
他們帶去了稻種、桑苗、典籍、工匠工具,以及一切能夠複刻一個微縮神州的生產資料。
空氣中彌漫著離彆的傷感,但更多的是一種開拓未知的豪情。
艦隊統帥甘晟甘寧之子)與周循,身著筆挺的海軍將官禮服,立於旗艦“斬浪”號的艦橋上,目光銳利地掃視著龐大的船隊。副帥王濬、陸遜則分乘他艦,負責協調護航與航行序列。
陸軍方麵,負責唐洲方向的曹仁、夏侯惇、許褚等將領,與明洲方向的史柱、張任、劉敏等,已在各自的運兵船上安頓好部屬。
文官如鐘繇、劉曄隨唐洲)、蔣琬、馬良隨明洲)等人,亦在艙中整理文書,籌劃登陸後的治理方略。
港口高台之上,一場簡樸而莊重的儀式正在舉行。年輕的明漢王世子趙廣,一身戎裝,雖年僅二十,但眉宇間已具英氣,沉穩有度。
他並未多言,隻是接過使者奉上的、代表王權與使命的玄色節杖,向著神都方向,亦是代表其父趙雲,深深一揖。
他沒有發表激昂的演說,隻是轉身,麵對即將同舟共濟的將士與移民,舉起節杖,朗聲道:“陛下宏圖,開拓萬裡波濤。明洲新土,待我輩披荊斬棘!登船——!”
聲音清越,穿透喧囂,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登船——!”
號令層層傳下,回蕩在港灣。絞盤轉動,沉重的鐵錨破水而出,發出嘩啦啦的巨響。蒸汽輪機開始轟鳴,巨大的明輪或螺旋槳攪動著海水。
趙廣最後望了一眼身後漸行漸遠的神州海岸線,轉身步入“斬浪”號的指揮艙。
艙內,國相徐越、軍師成公英,以及楊修、黃權等人早已等候,一幅初步繪製的、標注著風向洋流的巨大海圖在桌案上鋪開。
“世子,根據前期探索船隊帶回的信息,我們預計將沿‘黑潮’東行,直抵明洲西海岸。
登陸點初步選定在此處。”成公英手指點向海圖上一處彎曲的海岸線,“此地三麵環山,有良港,地勢險要,可命名為‘新常山’,以慰趙將軍思鄉之情,亦寓我漢軍常勝之意。”
趙廣凝視著那片未知的領域,點了點頭:“便依軍師之言。傳令各船,保持隊形,全速前進!”
汽笛長鳴,如同巨獸的咆哮。龐大的艦隊劈開萬頃碧波,迎著初春略帶寒意的海風,駛向煙波浩渺的太平洋深處。白色的航跡在船尾拖出長長的痕跡,仿佛一條連接舊土與新域的紐帶。
船隊航行並非一帆風順。數日的平靜之後,他們便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風暴。
黑色的雲牆如同末日的預兆一般壓頂而來,遮蔽了天空,使得原本明亮的白晝變得如同黑夜一般陰沉。
狂風呼嘯,仿佛是大自然憤怒的咆哮,卷起數丈高的巨浪,這些巨浪如同山巒般砸向船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即便是龐大的鐵甲艦,在自然的偉力麵前也顯得如此渺小,它們在狂風巨浪中顛簸搖晃,仿佛隨時都有可能被吞噬。
“穩住舵輪!各船收緊距離,注意避讓!”甘晟的聲音透過傳聲筒,在風雨中依舊沉穩有力。他站在艦橋上,目光堅定,儘管狂風暴雨不斷衝擊著他的身軀,但他依然屹立不倒,指揮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