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庶領了王韌的命令,星夜兼程趕到了零陵。他先去見了馬良,遞交了王倫的書信以後,又給馬良引薦了彭凱和肖登兩將。
他才去會同魏延點起兵馬往貴陽去了。零陵郡現在已經有兵馬多人。
這一次去攻打桂陽,魏延同徐庶商量以後,便帶了8000人馬,留了8000在零陵。
在路上,徐庶把劉牧和關伷兩將,介紹給了魏延。三人相識以後,相互切磋,竟然不相上下。
魏延高傲的性子,此時也收斂了大半。他發現在王韌的帳下,他是高不成低不就,就連武功都屬於一般了。
魏延知道徐庶這個人,曾經在劉備那裡,定計取樊城,大敗曹仁,很是厲害,所以他便虛心請教徐庶兵法策略,以及如何攻打貴陽。
徐庶也沒有想到魏延竟如此謙虛,他心下也挺高興。謀臣良將,相處和諧,是戰爭中獲取勝利的基礎。
他便耐心地給三人講述,攻打桂陽的具體計劃。他們最終沿著九嶷山山腳,進入了桂陽郡。
在九嶷山中,魏延還消滅了一處山匪,繳獲了幾萬擔糧食。這一下,他們不用再等泉陵運送糧草到這邊,行軍速度快了很多。
進入桂陽以後,徐庶便打出了荊州牧的旗號。沿途各縣基本上是望風而降,南平、臨武都歸順了他們。
很快,他們便到了郡治郴縣。目前桂陽太守是趙範。雖然朝廷任命關羽為桂陽太守。但關羽還沒有前來上任,趙範還在崗。
趙範聽說王韌派兵前來以後,急忙聚眾商量對策。
趙範的手下有兩個將領,一個叫陳應,一個叫鮑隆。兩人都是山中獵戶,有些本事,被趙範招來做了帶兵將領。
趙範對兩人說道:“我們根本抵擋不住州牧府的大軍。我們本來就是州牧的屬下,我想打開城門迎接州牧府的大軍,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陳應說道:“我們不戰而降,會讓他們看不起。我跟鮑將軍先出麵對陣一番。如果敗了,再投降不遲。”
趙範無奈,隻得同意了。兩人隨即帶了3000人馬,出城迎敵。
這邊魏延提刀出陣,他用刀指著陳應說道:“我主王成剛,乃是朝廷欽命的荊州牧。我們今日前來演兵安民,你竟然帶兵出城,是想要造反嗎?”
陳應一點都不懼魏延。他說道:“我們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守土有責。我隻知效忠朝廷,為何要歸順王韌呢?”
魏延大怒,舉刀拍馬便奔著陳應殺了過去,陳應舉起鋼叉相迎。兩人打了不到10個回合,陳應就落了下風。
他知道自己打不過魏延,撥馬便走。魏延打馬便追。
陳應會使飛叉,隻見他一揮手,一柄鋼叉就向著魏延腦袋紮了過來。
魏延早已打聽過陳應的本事,也早有準備。他用手接住飛叉以後,又扔了回去,直刺陳應,陳應側身躲過。
卻不料,魏延馬快,已經到了近前。魏延翻轉刀背,一下子便把陳應拍到了馬下。鮑隆剛要前來接應,邊上劉牧舉槍殺了過來。
鮑隆看見陳應被俘,不敢應戰,回頭就往城裡跑。
徐庶把手一揮,大軍一齊湧上,一直追趕到城下。被城上亂箭射回。
這裡魏延把陳應帶回大營以後,押到徐庶麵前。
徐庶說道:“桂陽乃是荊州一郡。郡吏俱歸州牧管理。你們為何還要抵抗?現在不殺你,你回去告訴趙範,速速開門投降。否則,城破之後,定斬不饒。”
說罷,讓士兵給陳應鬆了綁,他急忙謝了徐庶不殺之恩,狼狽地跑回城裡去了。
陳應回到城中,對趙範說了徐庶所言之事。趙範怒道:“我原來是要歸順州牧的。你們兩人要戰,才到了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