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韌在洞悉韓遂的計劃以後。他不放心關羽他們,讓張帆寺廟邊上留下一隊特種兵。
他給他們的命令是,在關鍵時刻救出關羽就行,其他人無所謂。這一次是張帆親自帶隊。
因為他的人大部分都派出去了,救出關羽這個事情是一個技術活,必須隨機應變。
畢竟他們隻有七八十個人,麵對超過萬數的大軍,正麵救人有點不太現實,他得想其他的辦法。
所以才有了射箭送信的事情。這次劉備有難倒是真的,張帆也是剛剛收到消息。
曹操派夏侯惇為將,以剛剛投誠的楊阜為軍師。帶領三萬大軍,去圍剿伏牛山。他們剛剛出發。
張帆讓人給關羽送信過去。雖然關羽士兵不多,但他們如果趕去的話,對於伏牛山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反正他的消息已經上報給主公,具體的事情由主公去考慮。他把通知關羽的事情也一並告訴了王韌。
趕到戰場的馬超,在驚訝之後更加佩服王韌的手段,200人俘虜了人。這個比例也太大了。
還好,他帶著人來了。王韌已經讓馬山收編了西涼軍騎兵,因為他非常缺少戰馬。
而看到馬超大部隊趕到以後,韓遂的士兵更不敢亂動。剩下的步兵,王韌交給了馬超去處理。而楊秋和侯選,也十分乾脆地投靠了王韌。
王韌又把韓遂的西涼騎兵一分為二,3000人給了趙雲,2000人給了馬山,讓兩人分彆帶領,他又讓楊秋做了趙雲的副手,候選做馬山的副手。
王韌已經接到了夏侯惇進攻伏牛山的消息。他第一反應是,似乎不應該讓劉備返回伏牛山,這無疑讓他去送死。那麼他必須趕去救援。
即使劉備比他早走一段時間,但他絕對能趕得上。隻是他並不想這麼做。
對於張帆通知關羽和張飛等人,王韌覺得張帆做得非常對。隻要關羽他們趕上劉備,那麼劉備就不一定去伏牛山。
這就要看劉備對其手下的感情是真是假了。如果他中途轉道,不再趕去伏牛山,那麼此生他再無崛起的任何希望。
王韌想到此處,決定親自趕去伏牛山那邊。他順道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讓諸葛亮也去伏牛山一聚。
這裡,馬超感謝了王韌的相救之恩,並表示隻要王韌有事需要他馬超,不管相隔多遠,隻要收到消息,他定立即趕赴。
王韌對此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說。對於馬超,他十分了解。絕對不是一個輕易歸順之人,這跟呂布有點相似。
特彆是他明知道自己的父親在朝廷任職,還依然起兵反抗曹操。根本不顧及其父母的死活,反而要認韓遂為父。
基於這點,王韌就很看不起他。儘管馬超武功十分高強,但王韌也不缺這樣的將領。如果他自己一心歸順,那便收下,不歸順,也無所謂。
讓他再折騰兩年,等到沒有兵將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況且王韌還有後手。
韓遂目前已經昏迷不醒,王仁對韓遂也沒有多大的恨意。隻是覺得此人心機太深,無人不坑而已。
這一次,他俘虜了韓遂的幾個將領,又得到了閻行的投靠。不僅救出劉備,還發現了一個天才的情報人員,唐秀。
王韌覺得此行收獲不小。而這次營救劉備的行動,也徹底收獲了關羽和張飛的心。他已經知道二人留信的事情,本來他也沒打算責罰二人。
因為從曆史上看,三人的感情確實非常深。沒想到,這兩人即使救出了劉備,卻也不打算再跟隨劉備,依然認他為主公。
所以王韌心下非常高興,打算回去以後,立馬封他們兩個人為雜號將軍,準許他們每人帶領5000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