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偶爾會對營寨的布局、巡邏的路線提出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建議”。這些人,正是徐庶派出的少量軍事“顧問”。
他們以商隊護衛或地理學者的身份為掩護,深入敵營,為約拿塔的軍隊提供戰略上的指導。
這些軍事“顧問”的作用雖然有限,但他們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的。在他們的建議下,約拿塔的軍隊在防禦和偵察方麵,似乎比以前更有章法了一些。
他們幫助改進了營寨的布局,使得防禦更加堅固;他們優化了巡邏路線,使得偵察更加高效。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卻在無形中提高了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這使得伊紮納更加忌憚北方的乾預,不敢傾儘全力進攻。他深知,一旦自己全力出擊,可能會給北方的勢力以可乘之機,從而導致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因此,他不得不在進攻與防禦之間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南疆,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下,維持著一種脆弱的和平。雖然戰爭的陰雲依然籠罩著這片土地,但至少暫時,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脆弱的平衡。
然而,誰也不知道這種平衡能持續多久,也許隻需要一個小小的火花,就足以再次點燃這片戰火。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西洋,也傳來了令人矚目的重大消息。甘寧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親自踏上一段重要的外交之旅。他的目的地是內陸深處的“加納”王國,一個在當時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
甘寧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與加納王國的統治者進行一次最高級彆的會盟,以期在政治和軍事上達成某種形式的聯盟,從而增強雙方的勢力。
為了確保這次外交任務的成功,甘寧精心挑選了一支規模適中但裝備精良的衛隊。
這支衛隊不僅在軍事上訓練有素,而且在外交禮儀上也經過了嚴格的培訓,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展現出“新洛陽”的威嚴與風度。
甘寧還準備了豐富的禮物,包括大量的絲綢、精美的瓷器、珍貴的玉器,以及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刀劍和鎧甲。這些禮物不僅體現了“新洛陽”的富饒和工藝水平,也代表了甘寧對這次會盟的重視和誠意。
甘寧和他的隊伍沿著大河逆流而上,開始了這段充滿挑戰的旅程。他們穿越了茂密的森林,翻越了險峻的山脈,經過了無數的村莊和城鎮。
一路上,甘寧的隊伍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好奇圍觀,他們的到來也給這些邊遠地區帶來了難得一見的繁華景象。經過多日的艱苦跋涉,他們終於抵達了加納王國的都城。
這座都城雄偉壯觀,可能位於今天的庫姆比薩利赫附近,是加納王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當甘寧的隊伍進入都城時,受到了加納王國的熱烈歡迎。街道兩旁站滿了歡迎的人群,他們對來自遠方的貴客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尊重。
甘寧和加納王國的統治者在都城的宮殿中進行了正式的會晤。在會盟中,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最終達成了多項共識。
這次會盟不僅加強了“新洛陽”與“加納”王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為雙方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納國王在巨大的土坯王宮內接見了甘寧。會盟充滿了異域風情與彼此的試探。加納國王對漢人的禮物和甘寧不卑不亢的氣度印象深刻。甘寧則闡述了帝國希望和平通商、互利共贏的意願。
經過數日的談判,雙方達成了一些基礎性的貿易協議:
漢人承認加納王國對其領土和資源的統治權。
加納王國允許漢商在指定市場主要在沿海和河邊)進行貿易,並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
漢人以絲綢、瓷器、金屬器皿交換加納的黃金、象牙、奴隸和胡椒。
雙方承諾保護對方商隊在其控製區內的安全。
甘寧並未提出駐軍或更過分的要求,他知道,對於加納這樣一個組織嚴密的強國,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是當前最現實也最有利的選擇。
這次成功的會盟,為帝國西洋戰略打開了至關重要的黃金貿易通道,意義非凡。
當甘寧在西洋與加納盟約,陳到在紅海立鎮的消息相繼傳回時,劉備與徐庶看著地圖,心中湧起一個更宏大的構想。
“元直,你看,”劉備手指點向“海西鎮”和“新洛陽”,“若能開辟一條從海西鎮橫穿沙漠,連接尼羅河,再通過帝國驛道或未來可能的運河隱約想法)連接紅海與地中海……那麼,來自西洋加納的黃金、香料,便可直接通過這條路線運往帝國本土,其價值將無可估量!”
徐庶眼中也閃爍著光芒:“大王所言,乃貫通東西之偉略!雖前路漫漫,然海西鎮已成關鍵一子。我國之地位,將因此愈發重要!”
炎漢王國,這個位於三大洲交彙點的新興力量,正以其穩健而精妙的布局,一步步將自己打造成連接帝國東西、溝通南北大陸的樞紐。
王國接下來將被賦予何等重任呢?
喜歡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