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十七年,二月。建安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五支風格迥異的艦隊依次駛入港灣:炎漢王的烈焰鳳凰旗、商漢王的玄鳥翔雲旗、南漢王的碧波蛟龍旗、明漢王的雪原蒼狼旗,與唐漢王的日月山河旗在晴空下交相輝映。
曹植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在碼頭迎候。五王世子首次齊聚唐漢,這是自天啟十八年諸王出海以來,海外漢邦最重要的盛會。
"子建兄,彆來無恙!"炎漢王世子劉湛第一個下船,執手行禮時難掩激動。他年約二十五六,眉目間已具雄主氣度。
曹植笑著還禮:"一彆經年,賢弟風采更勝往昔。聽說炎漢在南方群島又開新港?"
"托陛下洪福,已在香料群島建立三處商站。"劉湛答道,隨即壓低聲音,"不過此番前來,實有要事相商。"
緊接著,在那片波光粼粼的海岸邊,三位年輕的王世子相繼踏上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首先是商漢的王世子周胤,他身著一襲青色長袍,顯得英姿颯爽,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與好奇。
緊隨其後的是南漢的王世子孫和,他身著金邊的紫袍,顯得尊貴而神秘,他的步伐沉穩,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堅實的土地上。
最後,明漢的王世子趙廣,他身披銀甲,英氣逼人,他的目光堅定,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輝煌。
這三位年輕的世子雖然來自不同的漢邦,但他們的身上都流露出一種共同的氣質——那是海外開拓者特有的堅毅與睿智。
他們的眉宇間,不僅有著對權力的自信,更有著對未來的深思熟慮。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未知挑戰的勇氣,也有對新世界秩序的憧憬。
為了慶祝他們的到來,一場盛大的接風宴在新建的“五鳳樓”舉行。這座五角形的宏偉建築高聳入雲,其獨特的造型象征著五大漢邦的團結與力量。
每一道角樓都懸掛著各自王旗,紅色的商漢王旗、金色的南漢王旗、銀色的明漢王旗,以及另外兩個漢邦的旗幟,在海風中獵獵作響,彰顯著各自邦國的榮耀與尊嚴。
“五鳳樓”內部裝飾華麗,金碧輝煌,巨大的宴會廳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珍饈美味。宴席上,各國的使節和貴族們歡聚一堂,舉杯共飲,慶祝這曆史性的時刻。
樂師們奏起了歡快的樂曲,舞女們翩翩起舞,整個宴會洋溢著喜慶和祥和的氣氛。
在這樣的氛圍中,三位王世子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熱烈歡迎和尊重。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接風宴,更是五大漢邦之間友好合作與共同發展的開始。
曹植作為東道主,開宗明義:"諸位賢侄,今日之會,不為敘舊,而為共商大計。據可靠情報,羅馬奧勒良已平定東方戰事,正在整頓水師。最遲明年,必將大舉西來。”
話音剛落,周胤立即接話:"曹世叔所言極是。父王在商洲親眼所見,羅馬人在直布羅陀集結了至少三百艘戰艦。”
年輕的趙廣拍案而起:"那就戰!我們五邦聯手,水師戰艦超過五百艘,還怕他們不成?"
孫和卻顯得更為沉穩:“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長效機製。我提議成立"五邦盟會",統一協調外交和軍事。”
經過三天激烈討論,《五邦聯合憲章》草案出爐:
設立常任理事邦,每邦一席;建立聯合艦隊,共同防禦;統一關稅,內部貿易免稅;設立聯合學院,共享知識技術。
但最關鍵的問題出現了:盟會首任主席由誰擔任?
"按理說,我炎漢立國最早,疆域最廣。"劉湛當仁不讓。
周胤卻道:"商洲直麵羅馬兵鋒,情報最為關鍵。"
趙廣更是直言:"明洲地處要衝,當為盟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