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十七年,六月。
就在五王會盟的盛況仍被百姓津津樂道之時,一支傷痕累累的唐漢快船駛入建安港。
船身布滿焦黑的灼痕,主桅折斷,水手個個帶傷。他們是駐守蛇島前沿哨站的巡邏分隊。
"王爺!"帶隊校尉跪倒在政務堂,聲音嘶啞,"五日前,三艘羅馬偵察艦突襲我巡邏隊。他們...他們用的是新式武器!"
曹植屏退左右,隻留世子和核心重臣。
校尉詳細描述了那場遭遇戰:羅馬戰艦在弩炮射程外就發起攻擊,投擲出的不再是巨石,而是一種能猛烈燃燒的粘稠液體,遇水不滅,粘附船體。
"是希臘火。"周循麵色凝重,"商洲的密報提到過,羅馬人從東方獲得了這種配方。沒想到這麼快就投入實戰。"
曹植立即召集群臣。年輕的曹苗率先發言:"父王,這是羅馬的試探。他們想看看我們的反應,也在測試新武器的效果。"
"世子所言極是。"劉曄讚同,"但我們不能示弱。必須立即做出強硬回應。"
曹植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眾人:“羅馬人想試探,我們就讓他們看個明白。苗兒,這次由你全權處理。"
這是曹苗第一次獨當一麵。他連夜製定方案,次日清晨便率領十艘新式"鎮遠級”戰艦出港。
臨行前,曹植親自為兒子整理戰袍:"記住,此戰不在殲敵多少,而在展示我唐漢的決心與實力。打得要狠,但要留有餘地。"
曹苗帶領著艦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事發海域。在經過五天的緊張航行後,他們抵達了距離蛇島三百裡的廣闊洋麵。
在那裡,一場決定性的遭遇戰即將展開。曹苗的艦隊與羅馬的偵察艦隊不期而遇,雙方的戰艦在海麵上對峙,氣氛緊張。
羅馬艦隊由三艘戰艦組成,它們是羅馬海軍中的精銳力量,每艘戰艦都裝備精良,船員訓練有素。
然而,曹苗並不畏懼,他深知自己艦隊的實力和準備。麵對羅馬艦隊的威脅,曹苗下達了命令,他的艦隊迅速擺開了一種被稱為新月陣型的戰術布局。這種陣型旨在將敵艦包圍在中間,使其難以逃脫,同時又可以集中火力攻擊。
曹苗鎮定自若地指揮著,他下令讓自己的艦隊保持冷靜,等待羅馬艦隊先發動攻擊。他的決策基於對局勢的精準判斷和對敵人的深刻了解。
果然,羅馬艦隊在距離八百步時就開始了他們的攻勢。他們發射了希臘火——一種可怕的燃燒武器,曾在多次海戰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然而,曹苗的艦隊並非毫無準備。他們早已針對希臘火的威脅進行了特彆的訓練和裝備。當羅馬艦隊的希臘火呼嘯而來時,唐漢戰艦上的水手們迅速而有序地拉起了特製的濕牛皮篷布,這些篷布經過特殊處理,能夠有效地阻擋火焰的蔓延。
同時,他們還向海麵撒下了大量的石灰,這種東西在接觸到希臘火時,能夠產生反應,進一步阻隔粘稠的火焰,使其無法在甲板上蔓延。
通過這些精心準備的防禦措施,曹苗的艦隊成功地抵禦了羅馬艦隊的首次攻擊。希臘火雖然凶猛,但在唐漢戰艦的水手們熟練的操作下,其破壞力被大大降低。
"現在,輪到我們了。"曹苗果斷地下達命令,"破陣弩,瞄準敵艦桅杆。"
隨著他的命令,改良後的破陣弩展現出了驚人的射程和威力。這些重型弩箭在空中呼嘯而過,帶著不可阻擋的力量,瞬間將一艘羅馬戰艦的主桅杆射斷。
桅杆的斷裂發出了巨大的聲響,伴隨著木屑和繩索的飛濺,那艘戰艦失去了控製,開始在海麵上搖擺不定。另外兩艘羅馬戰艦見此情形,意識到形勢不妙,試圖轉向逃離這片危險的海域。
"想走?"曹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連珠弩,覆蓋射擊。"
數十架連珠弩在曹苗的命令下同時發射,箭雨如蝗蟲過境一般密集,鋪天蓋地地向羅馬戰艦襲去。這些箭矢精準地落在敵艦的甲板上,清空了所有敢於露頭的羅馬士兵。
然而,曹苗遵照父命,刻意避開了敵艦的致命部位,沒有讓箭矢射向那些可能造成致命傷害的地方。
戰鬥結束後,曹苗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命令手下的人將落水的羅馬士兵救起,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治療,然後將這些士兵和他們受損的戰艦一並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