奡ao,通“傲”。傲慢。《尚書·益稷》:“無若丹朱奡。”若:像。丹朱:人名。)
我們來詳細解讀《尚書·益稷》中“無若丹朱奡”這個典故。
這句簡短的話,蘊含著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核心——對統治者品德與才能的深刻警示。
原文與出處
·出處:《尚書·虞書·益稷》
·原文:
帝曰:「無若丹朱傲,惟慢遊是好,傲虐是作。罔晝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於家,用殄厥世。」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作品與背景介紹
1.《尚書》簡介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官方史料彙編,核心內容是君臣的言論和文告,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它旨在向後世君主傳達治國的根本原則與曆史的經驗教訓。
2.《益稷》篇背景
《益稷》記載的是大禹與舜帝的一次重要對話。當時大禹治水成功,舜帝在朝堂上嘉獎他,並與他討論治國之道。大禹在陳述自己的功績和治國理念時,非常謙遜,並借此機會向舜帝進言,勸誡他要警惕那些不當的行為。正是在這個語境下,他引用了丹朱和“奡”的例子作為反麵教材。
分句詳解與翻譯
·帝曰:這裡的“帝”指舜帝。但根據上下文,這段話其實是大禹在轉述舜帝曾經對他的教導。
·無若丹朱奡:
·無:通“毋”,不要。
·若:像。
·丹朱:傳說中堯帝的兒子。因其不肖,堯沒有傳位給他,而是禪讓給了舜。
·奡:音ao。曆史上對此有兩種主流解釋:
1.人名說:指寒浞的兒子,名叫“奡”或“澆”,是夏代初期一個以勇力著稱的篡位者。他以力大無窮和殘暴聞名,曾“蕩舟”即能陸地行舟,或善於水戰),後來被少康所殺。
2.形容詞說:同“傲”,意為傲慢。在這種解釋下,此句應斷句為“無若丹朱傲”,意思是“不要像丹朱那樣傲慢”。
綜合來看,更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是:“丹朱奡”指的是兩個反麵典型——丹朱和奡。大禹是在說:“不要學丹朱和奡那樣。”
·惟慢遊是好,傲虐是作:
·惟……是……:古漢語賓語前置的固定結構,表示“隻喜歡……”、“隻做……”。
·慢遊:懈怠、放縱、遊樂。
·好:喜好。
·傲虐:傲慢暴虐。
·作:做,行。
·翻譯:他們)隻喜歡懶惰放縱,隻做那些傲慢殘暴的事情。
·罔晝夜頟頟,罔水行舟:
·罔:無,不論。
·頟頟:音ee,形容不知疲倦、胡作非為的樣子。
·罔水行舟:在沒有水的地方行船。這是形容他們荒唐、違背常理、濫用武力的行為。
·翻譯:不分白天黑夜地胡作非為,甚至在沒有水的地方也要行船比喻行為荒謬,窮兵黷武)。